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鸣高医案(六)

十一、温阳法血、平补肝肾治愈痿证一例

匡某,男,39岁。

初诊19771223日。

主诉及病史∶两腿痿软,行走不稳1年。

早年曾患胸膜炎、败血症、慢性舌炎。近年又屡发咽炎,久治未愈。于1977年初,渐感两腿痿软,行走不稳。伴有溲频、尿痛、滴沥不尽,并一度发生尿潴留。经住某市神经精神病院检查,诊为多发性酸化症。应用激素治疗月余;证情缓解出院。但停药后又复发,证情日益加重,乃由家人搀扶来院就诊。

诊查∶两手震颤,下肢痿软,步履不稳,足不任身;怕冷,溲频。苔净,脉弦。

辨证∶热病伤津,肝肾亏虚,精髓失充,病久阴伤及阳,阳虚血瘀,筋脉失养而成痿证。治法∶温阳活血,平补肝肾。

处方∶生黄芪9g川桂枝5g杭白芍9g桃仁9g红花9g怀牛膝9g木瓜9g桑寄生15g车前子12g(包)双钩藤12g(后下)川楝子9g小茴香2g

二诊∶药后步履改善,手颤得缓。然尿道刺痛,少腹作胀。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数,此为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虚中夹实,原法佐以清利。

处方∶生黄芪9g桃仁9g红花9g紫丹参15g川芎6g桑寄生12g大生地黄川黄柏9g带皮苓12g建泽泻9g车前子9g(包)炙甘草3g9g

三诊∶上药连服30剂,可独自步行来诊,登楼亦无需扶持,惟久行久立仍觉乏力、腰腿酸软。肝肾不足,精虚髓减,兼夹湿热浸淫,筋脉失于濡养。原意再进。

处方∶生黄芪12g川桂枝5g杭白芍9g红花9g桃仁9g大熟地黄12g金毛脊12g怀牛膝15g建泽泻9g川黄柏9g薏苡仁12g

嗣后守方稍作加减,共服中药百余剂,腿力渐复,步履近如常人,生活亦能自理。续予虎潜丸巩固疗效,随访年余,证情稳定,已恢复工作。

【按语】曹老治疗痿证,多从气血肝肾着手。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肝主筋肾藏精主骨。故治法重视补益肝肾,温阳活血。由于本病是慢性疾患,非朝夕可以见,功,故补药剂量不必过大,以适当剂量,汤丸缓图,积以时日,自当取效。如操之过急。腻补碍胃,则欲速而不达。

曹老认为,本例致痿之由,当与屡患热病有关。热伤肺津,渐及肝肾,阴阳并亏,筋脉失濡。但病久因虚致实,瘀滞内阻,湿热下注,故在治疗中既以补益肝肾、养阳活血为基本法则,又根据标证之湿热,佐以清利,最后以丸剂善后,痿证得治。

十二、温通阳、活血通脉法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广泛粘连一例

李某,男,37岁。

初诊1973826日。

主诉及病史∶头痛项强,视力减退6年,加重3个月。

患者于19675月初,冒暴雨、大雪上山救火,劳累后感受寒湿而得病。开始头痛项强,颈胀,目胀且痛,时有呕吐,下肢行动稍感不便,视力逐渐减退。经某医院检查,怀疑颅内占位病变,转北京某医院,经脑电图、超声波及气脑造影,诊断为"颅底蛛网膜炎"。虽经多方治疗,证情反复,时轻时重。至19735月,再次发病,症状更为严重。头痛眩晕,颈部有肿块,肩背沉重如石压,肢麻,行动困难,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物模糊。在上海、南京等医院经脑电图、超声波及神经系统等专科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广泛粘连、蛛网膜炎。于同年826日来我院门诊治疗。

诊查∶项背强直,头且疼痛,肩背沉重宛如石压,肢体肿胀以上半身为甚,如绳捆绑。左目失明,右目视物模糊。左侧上下肢麻木,走路摇摆,经常跌跤。两手下垂时肌肤即变紫红。无语言及意识障碍。怕冷,心慌,眩晕,寐少,食物不香,舌苔淡白腻,脉沉细伏。

辨证∶头为诸阳之会,背为督阳之会,阳位之阳不通,故头痛如裂,背如石压而怕冷;清阳实四肢,阳气不行血脉痹则肢麻腿软;阳气不宣则腠理闭塞,气血壅滞,而见腰以上肿胀。脉证合参,恙由重感寒湿,阳气为阴邪所遏,脉络痹阳,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法∶升发阳气以逐寒湿,流畅气血以通经脉。

处方∶净麻黄4.5g浮萍草6g北细辛2g川桂枝4.5g杜红花4.5g甘菊花9g香白芷4.5g川芎4.5g带皮苓15g杭白芍9g干地龙9g煅磁石20g生甘草3g

二诊∶药后肿胀、肢麻减轻,睡眠较好,其余症状尚无明显改善。脉沉细,苔腻。治守原方出

处方∶川桂枝6g浮萍草6g北细辛2g川芎4.5g杜红花9g桃仁泥9g干地龙9g鹿角片4.5g煅磁石20g龙胆草3g甘菊花9g枸杞子9g生甘草3g

三诊∶上方稍作加减,共服药15剂,怕冷已除,诸症均得改善,肿胀消退,可步行二里路,背部重压感及肢麻基本消失。昨夜上半身作痒,仍觉头项痛,目胀涩,舌苔腻根垢,脉转弦细。阳气渐复,阴凝渐化,仍守原意续进。

处方∶川桂枝6g香白芷4.5g川芎6g全当归9g桃仁泥9g杜红花9g鹿角片4.5g京赤芍9g甘菊花9g枸杞子12g煅磁石20g龙胆草4.5g

原方加减,服药至1010日来诊,症状基本消失。右目视物已清,能书写病历;左目失明,四肢活动恢复正常。饮食、睡眠正常,仅左侧肩部胀痛,脉搏已能鼓指。后带处方回单位调理。1980520日患者来信,回去后不久即上班,现身体健康。

【按语】本例病情复杂,患者病前劳累汗出过多,复冒雨雪,感受寒湿,两次复发都因受凉引起。就诊时虽值夏令,但肢冷脉细如伏,盖头为诸阳之会,背为督脉循行之处,四肢为诸阳之末,阳微阴盛,阳气为阴邪所遏,气血运行瘀滞,乃为患者之基本病理。故治疗时重点使用辛温通阳之品,以振奋阳气而逐阴邪,阳气通达则气,血运行流畅。药用麻黄、浮萍宣发阳气;桂枝、白芷、川芎分别行太阳、阳明、少阳之阳;鹿角温督脉之阳;佐桃、红、归、芍、地龙活血通络,龙胆草以泄肝(资料报道,龙胆草有降颅压作用)。药证相符,数年痼疾得以治愈。《黄帝内经》所谓"治病必求于本"于斯益足信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桃红四物汤在杂病中的加减运用
脉管炎的方子
治疗肩周炎中药方剂
头痛,分部位与症候,咱老百姓均有应对措施
破解血瘀
老中医珍藏的诊病秘籍(摘自微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