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育寿医案(三)

四、凉血清热、化痛摄血法治愈血小板

减少性紫瘢大出血一例

吴某,男,11岁。

初诊1973418日。

主诉及病史∶患儿七八天来,初起发热,接着口鼻出血,量多,病后第二天即住入某医院病房诊治。当时检查,四肢有对称性出血紫癜,全血常规∶血红蛋白68g/L,白细胞计数6.1×/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2,血小板30×/L,出血时间3min,凝血时间5min,血块(24h)无收缩现象,血型"A"。骨髓检查∶取材染色良好,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正常,有轻度左移,见到中毒性颗粒;红系各期均见,但相对性减少,呈消耗性;淋巴系正常;浆细胞约占2%,网状细胞占1%,无明显异常;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一个视野有时可见3个,一张片子见到46个,产生血小板者不见,多为颗粒性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约占巨核细胞总数的1.5%。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感染。以抗生素、激素等静脉滴注,安络血等肌肉注射,输血及强的松、维生素等口服未见改善,遂转来中医治疗。

诊查∶发热七八天,入暮盛,测温38.7℃(口)。口鼻俱衄,量多如涌,牙龈渗血;口舌紫色血泡数个;四肢斑疹较密,有呈片状,有呈疹点,大小不等,或青紫或殷红,压之不退;精神萎疲,面色胱白,食欲不启,便潇色黑,薄黄苔,舌淡红。

辨证∶温热内侵,迫血妄行,溢于脉外。

治法∶凉血清热,化瘀摄血。

处方∶鲜生地黄30g黑栀皮6g赤芍10g丹皮10g玉泉散30g(包煎)连翘15g侧柏叶15g茜草根10g仙鹤草15g茅芦根各30g紫珠草15g3

广角粉2g、参三七3g,共研末分3次化服。

二诊421日。发热稍挫,测温38.3℃(口);鼻衄减,量亦少;口内血泡消,龈舌渗血渐止;斑疹上肢收,下肢稍敛未退;食欲仍不启,精神萎疲;便溏转实,色深黄夹黑;苔薄黄,舌淡红。

原方去黑栀皮、茜草根,加炒黄苓10g、墨旱莲15g3剂。

三诊424日。发热已和,测温36.8℃(口),口鼻出血渐止,四肢斑疹趋收,精神好转,食欲较启,形体消瘦,面少华色,苔薄黄腻渐化。血检∶血红蛋白68g/L,血小板70×/L

处方∶南沙参15g生地黄15g麦冬10g丹皮10g赤芍10g侧柏叶15g仙鹤草15g紫珠草15g白茅花6g(包煎)墨旱莲15g5

广角粉2g、参三七3g,共研末分3次化服。

四诊430日。口舌渗血已止;前日有少量鼻衄,昨今又无;四肢斑疹消失,精神渐振,纳谷已香,便已成形色黄,苔薄微黄,舌质偏红。血检∶血小板120×/L

原方去南沙参、赤芍、麦冬、墨旱莲,加太子参10g、淮山药15g、炙鸡内金5g、红枣10g5剂。

【按语】根据辨证求因,分析病机,此案乃外邪入侵,从阳热化,蕴伏营血,迫血妄行。以犀角地黄合清瘟败毒饮化裁,方中广角、鲜地黄、丹皮、赤芍凉血解毒;山栀、连翘、玉泉、芦根、黄芩清热泻火;佐仙鹤、侧柏、茜草、紫珠草、参三七止血散瘀。二三诊时,热毒得祛,口鼻出血渐止,斑疹消退。四诊时诸窍出血除,四肢斑疹消,脾胃尚未健复,故增太子参、淮山药、鸡内金、红枣以健脾运而痊愈出院。

五、凉血清化、疏和散瘀法治愈过敏性紫癜一例

谈某,女,7岁。

初诊1973313日。

主诉及病史∶患孩旬余来,先下肢出现紫斑,在乡卫生院诊治,紫斑反日益增多。6天前又起发热,周身关节酸痛,眼胞虚肿,不思饮食,脐腹阵痛并下黑便,遂去本市某医院住院诊疗,经化验室血液、二便等检查,诊为过敏性紫癜。用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抗生素、维生素及多种止血西药未见改善,转来中医诊治。

诊查∶发热或起或伏已经旬余,测温37.5℃(口)。紫癜遍布颜面、四肢、臀部,颇为密集,或片状,或疹点,有的殷红,有的青紫,压之不退。眼睑、四肢虚肿。时有呕恶,腹痛阵作,痛势殊剧。大便色黑,犹似稀浆,次数较多。关节酸痛。苔薄腻,舌偏红。

辨证∶湿热壅盛,气滞不畅,肝脾不和,血络损伤。

治法∶凉血清化,疏和散瘀。

处方∶炙生地黄20g炒丹皮10g赤白芍各10g砂仁3g(后下)金铃子10g延胡索10g炒川黄连3g乌梅10g炒地榆15g炒桑枝10g怀牛膝10g仙鹤草30g紫珠草30g5

广角粉2g、参三七3g,共研末分3次化服。

二诊321日。发热和,呕吐止,关节酸痛减,紫斑稍退,证情渐有好转。昨夜突又脐腹剧痛,接着便血,色殷有块,迄今十余次;精神萎疲,苔薄黄腻,舌质偏红。湿热瘀滞,络脉损伤。再拟清化湿热,调气散瘀,敛肠摄血。

处方∶焦术炭10g炒川黄连5g广木香5g生地炭15g赤白芍各10g乌梅10g地榆炭15g炒槐花10g紫珠草30g仙鹤草30g3

广角粉3g、参三七3g,共研末分3次化服。

三诊325日。腹痛已缓,或感隐隐未已;便血止,质稀转潇渐实,色为深黄,偶有夹黑甚少,日行一二次;上肢紫斑已消,臀及下肢紫斑渐退;面虚瘪,肢略肿,精神好转,食欲较启;苔薄腻,舌偏红。原方再服5剂。

四诊48日。紫斑已消,食物香,腹痛止,形瘦萎黄,或有肢酸,易于疲乏,苔薄,舌淡红。尿常规∶阴性。

原方去川黄连、木香、地榆、槐花,加太子参10g、茯苓10g、淮山药10g、红枣10g5剂。后痊愈出院。

【按语】本例系时毒、湿热内外相搏,气滞瘀阻,损伤络脉所致,采用凉血清热解毒、调气散瘀止血法,初诊处方以广角、生地黄、丹皮、赤芍、黄连凉血清解;白芍、金铃、延胡、砂仁调气行滞;三七、地榆、仙鹤草、紫珠草、乌梅散瘀止血;佐桑枝、牛膝利关节。药后诸症改善,尚获效机;后又突发脐腹剧痛,便血颇多,此乃气血瘀滞未散,肠络损伤,血溢而下,即在方中去金铃、延胡、砂仁行气之品。加木香调气∶焦术、槐花以增运脾摄血之力。四诊时,紫斑消。腹痛止,便血除,惟形瘦萎黄,肢软乏力,是脾虚失运之象,故用太子参、准山药、茯苓、红枣以健脾;白芍以柔肝;生地、仙鹤草、紫珠草巩固摄血,从而气行瘀散,血循正常。肝脾得和。健运恢复,而获痊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仙青癜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肌衄(紫斑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
益气补肾凉血消重症紫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