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芷青医案(六)

十、二龙一珠汤治愈外伤头痛一例

杨某,女,32岁。

初诊1992122日。

主诉及病史(家属代诉)∶两个月前左侧头部太阳穴处受拳击后,昏厥数分钟。现心烦不宁,失眠,头痛难忍。

诊查∶痛苦貌,神志清楚,头胀痛,两侧太阳穴疼痛如针刺。舌红,舌下脉络瘀紫,脉涩。脑电图检查无殊。

辨证∶气血瘀滞,肝阳上亢。

治法∶重镇潜降,活血化瘀。用验方二龙一珠汤。

处方∶珍珠母30g(先煎)龙骨10g(先煎)龙齿15g(先煎)滁菊12g赤白芍各10g全蝎5g钩藤12g(后下)川芎5g生地黄12g7

二诊129日。头痛减轻,夜寐已安,脉舌如前。原方再进10剂,回乡调养。

三诊219日。近因受精神刺激,神志一度失常,大便秘结六七天未解。舌红苔黄,脉弦数。再予二龙一珠汤加制大黄12g、积壳10g通腑气,郁金、百合益阴清心,上下并治。

四诊226日。服药7剂,腑气已通,瘀热从下而泄,故头痛除,夜寐转安,大便2解。予原方再服7剂,以资巩固。

【按语】头部受到外力震击,脑和脑气受损,扰乱元神之腑;同时头部脉络受损,血液离经渗溢,留瘀阻于清窍,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气机逆乱、神识昏蒙。日久肝阴暗耗,肝阳上亢而发为头痛、眩晕、心烦、失眠诸症。验方二龙一珠汤(见前),方中生地黄、白芍益阴柔肝,钩藤、滁菊平肝潜阳,赤芍、川芎、全蝎活血通络以止痛,龙骨、龙齿、珍珠母重镇宁神,全方共奏益明潜阳、活血通络、宁神镇痛之功,不失为治疗阳亢血瘀型脑外伤后遗症的有效方剂。

十一、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夏日外感一例

章某,女,50岁。

初诊1990811日。

主诉及病史∶素体畏寒,近因酷热纳凉受寒、发热而来就诊。

诊查∶发热恶寒,少汗,咽痒干咳,胸闷纳呆。脉濡、苔黄腻。

辨证∶夏日感寒,内伤于湿。

治法∶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处方∶香薷9g藿香9g厚朴6g茯苓9g苍术9g陈皮4.5g杏仁9g桔梗5g黄芩6g生甘草4.5g3

二诊815日。形寒发热,咽痒咳嗽,脉舌如前。再予解表。

处方∶荆芥5g防风5g前胡6g羌活6g柴胡6g桔梗5g枳壳5g杏仁9g茯苓9g生甘草3g3

三诊818日。二投辛温解表化湿之剂,寒热不解,胸闷不舒,口淡。考虑素体畏寒,细察其舌,苔虽黄腻而舌质偏淡,边有齿痕,乃改用温阳解表法。

处方∶麻黄6g淡附片6g细辛2g桂枝6g茯苓9g杏仁9g薤白6g瓜萎皮6g炙甘草5g3

四诊822日。前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瓜萎薤白桂枝汤,药后得小汗,热解,咳畅,恶寒消失,但胸闷未舒。拟宣痹通阳。

处方∶瓜萎皮9g薤白9g桂枝6g茯苓6g杏仁9g法半夏6g枳壳5g炙甘草5g5

【按语】盛夏外感,两投辛温表散而罔效,为阳虚之体,虽药证相宜,而力所不及之故。继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达表,始小汗出,形寒罢。足证治病应辨证求本,因人立法,不宜片面对症论治。

十二、温阳化饮法治愈眩晕一例

李某,女,45岁。

初诊198675日。

主诉及病史∶有眩晕病史,近日又作。

诊查∶头晕目眩,呕吐清水,耳鸣,闭目畏光,视物旋转。面色胱白,舌淡苔白,脉弦细。

辨证∶脾阳不振,痰浊内阻。

治法∶温阳健脾,蠲饮降逆。

处方∶茯苓12g焦白术6g肉桂3g(分冲)炙甘草5g陈皮5g制半夏9g天麻10g代赭石30g(先煎)生姜17

二诊712日。晕呕均减,但夜寐不安,耳鸣未除。拟原方去代赭石、生姜,加枣仁12g、磁石30g、石菖蒲3g

三诊719日。诸症向愈,脾肾尚虚,再予温运。

处方∶党参20g白术12g干姜5g茯苓12g怀山药12g补骨脂9g藿香6g红枣10个甘草5g7

【按语】眩晕的证治,陆老根据中医"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而立温阳化饮之法。方中寓有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诸方之意,共奏温阳健脾、蠲饮降浊之功。方药对症,三诊向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廖:伤寒论汤证(26—28)
孙朝宗中医世家祖传秘方——痰饮
我的方剂
别小瞧了感冒---经方治感冒
麻黄附子细辛汤
附子汤方的组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