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濯风医案(二)

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愈精神分裂症一例

王某,男,52岁。

初诊∶1991511日。

主诉及病史(家属代述)两个月前牵牛下地劳动,不慎将牛丢失。惊恐悔恨交织于胸,百思不解,渐而出现烦惊不寐,继而幻听幻视,甚则登高弃衣,力气过人。曾服大量镇静剂未能奏效。

诊查身体瘦弱,面色苍黄晦暗。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弦。

辨证癫证。肝郁化火。

治法和解少阳,重镇安神。

处方柴胡9g太子参15g半夏12g枯草头10g龙骨30g牡蛎30g甘松10g磁石30g黄芩9g茯苓30g川芎10g炙甘草6g栀子9g

二诊∶1991525日。药后已能入睡,心烦躁扰减轻。加朱砂1.5g(研末冲服)。

三诊∶199161日。脉沉弦,神渐安。原方药再进。服药两周,病人神志清爽,睡眠、饮食正常。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语】肝病多怒,胆病多惊。患者素体瘦弱,胆气虚怯,又逢凶涉险,使惊气入心,忧思积虑使肝郁化火。木火合邪内扰脏腑;使三焦水火不济,脏腑气,机失调,志意丧失。三焦为病治从少阳,故投小柴胡汤调节气机,推陈致新;佐以龙骨、牡蛎、磁石镇胆气之怯而止烦惊;二者相伍使胆府清利、肝气调达、水火既济、脏腑气机和顺。

四、芍药汤加减治愈结肠炎一例

房某,男,37岁。

初诊∶1991622日。

主诉及病史于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利脓血,日行七八次,无发热,伴腹痛、里急后重等症。曾服用多种肠道抗生素不效,病情时轻时重,缠绵难愈。后于某家医院诊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现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日行七八次)。

辨证休息痢。湿热蕴结肠胃,气机不宣,酿为脓血。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和血。

处方当归30g白芍30g黄连9g木香10g秦皮10g莱菔子10g甘草3g

二诊∶1991629日。药后诸症减轻,便次减少。加黄芩9g、黄柏10g

三诊腹痛、里急后重和便下脓血已除。正常大便日行一次。停服汤药,改服异功散善后。

【按语】本证属一种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多与自体免疫反应及精神因素有关。部分属中医学休息痢范畴,可因内伤七情而发病。本证患者因脏腑不和、湿热蕴结于肠、肠胃气机不宣,酿为脓血而发病。故拟清热化湿、调气和血为大法。本方药简而量重,以当归行血,使血行便脓血自愈;木香合莱菔子行气导滞,使气行滞通,里急后重自除;白芍柔肝,缓急止腹痛,于土中泻木,使脾健肝胆之邪不敢再犯;黄连合秦皮清热化湿,解毒止痢,为治痢之专品。诸药合用,使湿热清、气血和,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自除。

五、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愈意性外耳道炎一例

吴某,男,31岁。

初诊∶199183日。

主诉及病史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胀痛,无瘙痒及流水,自服消炎药治疗未愈。3天前右耳疼痛加重,有少许分泌物流出,伴听力下降。于某医院诊为"急性外耳道炎"。给肌肉注射青霉素,效果不明显。现症右耳闷胀而痛,耳腔糜烂,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流出,伴心烦躁扰、口苦咽干等症。

诊查外耳道无畸形,鼓膜完整。耳甲腔糜烂,耳道肿胀,触痛明显。化验外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报告有绿脓杆菌及产气肠杆菌生长。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沉弦。

辨证耳。肝胃湿热上炎。

治法泻肝胆湿热,活血消肿止痛。

处方柴胡9g龙胆草10g银花15g连翘15g车前子9g木通9g泽泻30g黄芩9g赤芍15g路路通10g乳香9g没药9g甘草3g

二诊∶199189日。药后耳疼症状基本消退。外耳道稍红肿。继服上方药。

三诊∶1991818日。耳疼消失,听力恢复。查外耳道无红肿,无触痛。停服中药。

【按语】本证发于仲夏之霉湿季节。天地热,人在其中。热之邪夹肝胆之火上炎而致耳内肿痛,耳道糜烂。故以泻肝胃湿热、活血消肿止痛为法。投龙胆泻肝汤加减治之。方中龙胆草泻肝经实火;黄芩清脾胃湿热;泽泻、木通、车前子引火自小便出;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乳香、没药活血消肿止疼;柴胡引药入经发散湿热之邪;路路通清热除湿通络,专治湿热流注之痈疽肿毒。诸药相使,使肝胃湿火得清,耳道肿痛得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百零九、里急后重
第66 讲 辨下利、辨呕吐
[转载]破译“病机十九条”
陈潮祖:湿热下痢,如何组方用药?
龙胆泻肝汤——经方解读(五十五)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耳闷耳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