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烂尾的胜利

 接上期玄——什么人的白衣白甲

李世民开始带着部下巡视安市城地形,这不看还好,一看,坏了。李世民的云罗伞盖走到哪里,城头上就有一帮嗓门特别大,看上去特别二的中青年跟着转,向着李世民的方位破口大骂,为了能让李世民听清他们骂的是啥,这帮人都经过了专门的训练,一水儿的大唐雅音,骂的时候节奏分明整齐划一,冲击力十足,想不明白怎么回事,想想中超某些主场的观众声浪就该明白了。这一下李世民被激怒了,他怒了,他手下的大将们就一定得表现的更为愤怒,李世绩第一个站出来说话了:陛下,城破之时,臣请安市男子皆坑之。全部活埋啊,这话一出口就惹祸了,这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安市城里去了,这下好了,什么战场动员都不需要了,安市城男女老幼同仇敌忾,誓与安市城共存亡。不好办了,我反复说过冷兵器时代最吃力不讨好的就是攻城战,兵力施展不开,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意攻坚。现在没有办法,只能强攻了。

这一攻还真是不好打,战况惨烈,实在是不划算。看来还是得诱敌出动。李世民还是老办法,不但营地不设壁垒摆出大意轻敌的样子,同时还搬家,大营从城东搬到城北,来来回回的折腾,感觉乱哄哄,就是让城头上的高句丽守军看到,能冲出来袭击唐军,这样才有可能在野战中取胜。可是不管唐军怎么调动,高句丽守军不为所动,好不容易有一天侦查兵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安市城中不断传出鸡,狗,猪们的惨叫,李世民立刻意识到,这是高句丽人宰猪杀鸡犒劳准备突袭的突击队员。好好好,自己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马上李世民命令三军做针对性的布防,准备大干一场。

高句丽人还真的来了,可惜就来了几百个突击队员完全是小规模的偷袭,被准备充分的唐军三下五除二就给收拾了,这一下城里面的人也就看清了唐军诱敌出动的底牌,干脆踏踏实实的当缩头乌龟,死活不出城了。还得硬攻。看样子只有最有一招了,土工作业。

土工作业说白了就是在安市城外堆土山,堆的比城墙还高的时候,冲进安市城。土工作业是一个非常耗时间的活儿,这座土山整整用工五十万,花了六十天的时间整整两个月,眼看着土山已经超过城墙一丈高了,等到土山跟城墙连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冲进安市城里了,安市城内的高句丽看着越来也近越来越高的土山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在这个方向增加人手而已,眼看着土山就要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土山塌了,整个土山塌倒在了安市城城墙上,直接把城墙给压塌了。本来这对唐兵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趁机冲进城去,可问题是负责土山保卫工作的果毅傅伏爱擅离职守不在土山上,结果守山部队群龙无首,高句丽几百精兵从里面冲出来把唐兵杀散,硬是把这座土山给夺了。然后在土山上挖壕沟,立寨墙,构筑坚固防御工事。

李世民知道土山被夺的消息大怒,直接就把傅伏爱砍了脑袋,然后命令三军不分昼夜猛攻土山,整整三天,硬是拿不下土山。土山现在成了安市城的前沿阵地,这一下唐军彻底没辙了,时间不允许李世民再继续坚持了,寒冷多雨的冬天悄悄的来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李世民到底还是冷静的,没有被自己的怒火影响理智的判断。唐军撤军了,走之前安市城前放满了李世民留下的绫罗绸缎,表彰忠勇可嘉的安市高句丽官兵。没有摸清李世民套路的安市守军没有敢轻举妄动,看着李世民大模大样的走了。对他们来说能够守住安市城这个成绩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冒险出击。安市城这位智勇双全的守将正史中没有留下姓名,倒是朝鲜民歌中说这个人叫“杨万春”,不知道是不是正确权且记录在案吧。

高句丽之战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尽管有摧枯拉朽的开局,有波澜壮阔的中盘,但是最后李世民还是不得不投子认负。还好李世民最终冷静的撤军了,在冬季到来之前退了回去,尽管如此,李世民大军回撤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相当大的麻烦,已经开始的秋雨连绵让回程的很多地方泥泞不堪,很多实在走不过去的地方是把带来的车辆,抛石机,等等都拆了铺在沼泽上才通过的,很多士卒死在了艰苦的行军途中,李世民本人的马屁股上甚至也挂着两捆柴草用来填补道路。你可以想象行军的狼狈程度。

高句丽这一战毕竟打下了辽东,内迁了很多人口,也得到了不少战利品但是跟李世民的战争成本相比,跟李世民的战争目的相比显然这一仗是打输了。征讨高句丽这样的战争用兵时间实在太短,只有几个月,这几个月不解决根本问题就很难取胜。所以只要高句丽拖住时间,往往就能够扭转败局。那么难道真的就没有取胜的机会吗?其实不是,胜机原本是有的。就是李道宗提出的那个大胆计划,精骑五千突袭平壤。拿下平壤,俘获高句丽王族强臣,其他地方也就是传檄而定了。这是一个冒险但可行的方案,其实也是唯一的胜机。后来李世民跟李靖在复盘这场高句丽之战的时候,李靖就曾经说过李道宗的建议是取胜的妙策为什么陛下不采纳。当时李世民打了一个马虎眼,说当时乱哄哄的没注意。“当时匆匆,吾不忆也”。你觉得李世民真的会没注意吗?怎么可能!先不说以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不可能不看出这是一步好棋,就凭李道宗的身份,郡王,皇室宗亲,辽东道行军副总管他的意见怎么可能被忽视,被淹没在七嘴八舌之中,李世民就是在糊弄人,那么到底为什么李世民没有采纳这个方案呢?因为帝王心术从来都是深不可测的。

李世民这一次一定要御驾亲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给李治留下来,高句丽之战的荣光他是一定不会让别人来分享的。他实在不想在军界因为高句丽之战的大胜再出现一个可以跟李靖比肩的人物——李道宗。自己的儿子实在是太弱,这些老将勋臣不是李治能压的住的。他不能让李道宗这样的元老宿将再建奇功,他要压着李道宗,同时扶持新生代人物。唐朝从建立到现在还不到三十年,在此之前东晋以来的几百年历史不论北方还是南方政权更迭往往就是几十年一个轮次,基本套路都是权臣武力夺位,所以为身后百年计,李世民是一定要盯住这几个老将的。帝王心术,慈父之情,确实非常人所能逆料。

贞观十九年的冬天对于从高句丽战场上辛苦归来的李世民来说似乎特别的漫长而寒冷。一路的鞍马劳顿殚精竭虑让这个身体一直非常好的唐太宗病倒了。这场病生的相当凶险,让身边的大臣甚至误判了病情送了性命,同时这场病也让一千多年后的高句丽后人硬是从中分析出了李世民高句丽之战曾经中箭丢了一只眼睛的绯闻。李世民在高句丽之战后身体急转直下,确实不太好了,但他还不能走,他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完成,他至少还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把一个稳定的帝国放心的交给自己懦弱的儿子。这个时候他特别的思念了一位已经故去的老臣,就是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魏征要是还在该多好啊。


下期继续


                       码字快意 打赏随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安市城之战,2万唐军迎战15万高句丽靺鞨联军,斩首2万投降3.68万
李世民大败高句丽,安市城差点被攻下,一唐将擅自离岗功亏一篑
敌人的尊敬易得,自家的认可难求
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不仅没胜,还被射瞎一只眼,这是咋回事?
地图上的战争:李世民亲征辽东高句丽,如何击垮15万大军?
古代守城为何宁愿派兵堵门,而不直接把城门堵死?原因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