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之窗 | 秉烛夜读

有这样一个成语叫“秉烛夜读”。意思是,在黑夜里,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令人叹服,然而引起我兴致的是在烛光下读书的意境和心境。周围的暗色调,隐去了高光下的嘈杂和欲望,这一束小小的烛光,比起古人秉烛时,那豌豆般大小的油灯,已是奢侈,况且,它瞬间可以使我的心,变得安静、虔诚、温暖而单纯。

凭着许久的记忆,拉开抽屉,在最里面,我的手摸到了它。那不是母亲留下的蜡烛。但是储存几只蜡烛的习惯,确是和母亲一起生活时建立的。那时的我,也是带着一丝兴奋和忐忑,在黑暗中,去抽屉中摸索蜡烛。此时,它是黑夜里的光明使者,是童年的美好记忆。

借着跳动的烛光,捧起古人曾苦读的书,也许就是《论语》,也许是《中庸》,也许是《孟子》……

今晚,我翻开了《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感叹:“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这句名言还有两种别解。一说,孔子在江边,看着滔滔的江水感慨,这世间的人不顾修身,只为追逐名利,前仆后继,就像这江水一般,挟老死病苦,昼夜不停地奔劳。另一种理解是,追求圣人之道要像河流一样,不舍昼夜地奔流向前,永不停息。

眼前的烛光,因我的气息,忽然跳动起来。它那么弱小,那么不安,那么朝不保夕。它所依赖的外部条件,时时刻刻影响着它的存在。我屏住呼吸,尽量不去打扰到它的快乐,让它尽情地燃烧,燃烧,释放光焰。蜡烛的生命意义就在于燃烧发光,驱走黑暗。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光明和奉献。光虽弱小,也足以照破黑暗,送来光明和温暖。

唐人李商隐有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中,“蜡炬”说的就是蜡烛燃烧后流下的像泪水一样堆垒的残烛。幸运的是,这一句常常被单独引用,脱离开原诗中的悲切、无奈,以及被命运左右的压抑,被赋予了积极昂扬的色彩,用来形容一个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人,不会自哀自怜、抱怨命运不公,而是安贫守拙、恪尽天职。

生命到底是弱小的?还是强大的?是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还是可以循环往复呢?

我的心由夜读的清寂变得有些迷茫了。手里捧着的《论语》,夫子似乎还在河边不停地说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方向在哪里?未来会怎样?

智者说:每个生命内在都有无明和明两种力量。所谓无明,即凡夫现有的懵懂状态。就像身处漆黑的暗夜,什么都看不清,只能随着感觉向外抓取。因为看不清“我是谁”,就会产生错误设定,把身体当作我,把身份当作我,把地位当作我,把情绪和想法当作我……进而产生依赖,害怕失去。把身体当作“我”,就害怕我会随着死亡消失,不知身体只是供自己暂时使用的工具,期限一到就会报废。把情绪当作“我”,遇到逆境就会陷入焦虑、恐惧、仇恨、愤怒,使情绪成为主宰,不知这是将主权拱手相让。

可以说,人生一切烦恼都来自无明,以及对自我的错误认识。所谓明,即众生本具的般若智慧。但在凡夫状态,这个智慧是被遮蔽的,虽有若无。这就需要听闻正法,如理思维,从而点亮心灯,照见身心内外的一切,看清其中究竟有些什么。

关于生命的意义,智者在《人生五大问题》一书中给出了答案:“在于了解并开发自身潜在的高尚品质。惟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完成生命版本的升级,才有能力给所有生命究竟而长久的帮助。”

烛光渐渐暗淡,如生命,有出生也有消亡。

如何搞懂生命的奥秘?如何把握生命的去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像蜡烛一样,无怨无悔地发光发热,利益他人?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能量。

《论语·宪问》中,夫子又言:“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都是在说利他。为什么要利他?怎样利他?

只有自利利他,才能真正把人生过好。智者告诉我们:在付出的当下,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得益。我们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素质的提升,当下就能感受到。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心性,造就良好的心态和品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终极价值的思考,确立人生目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不要小看每个人的生命之光,虽弱小短暂,也永恒而强大。它深藏在我们的心中,等待着。

文案:觉蓉

插画:法影

后期:净菲

文末留言说出

如何像蜡烛一样无怨无悔地发光发热?

分享人生感悟、经验和心得

  长按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那支生命的蜡烛作家选刊
生曰赞歌
孔子论水
懂得舍,实为得
潇洒播诵 |云海岩《生命像一支蜡烛?》(诗三首)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9.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