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虑?烦躁?郁郁寡欢?是因为认知不足!赶快重塑你的知识体系

前言

最近我参加了很多知识圆桌派,也在不同的地方讲了很多的课程。在台下沟通的时候,大家向我咨询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

我总感觉我在某个领域能讲点啥,但是又不知道在哪个领域能讲点啥。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该怎么做?

知识输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就一个问题你可以发表自己的很多观点,但是却很难输出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

比如讨论经济形势,大部分人可以针对一个或几个点去阐述,但如果让你专门站在台上去系统地讲述,可能感觉就无从说起了。因为知识在大脑中基本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

那如何重塑知识体系并高效输出呢?

确定知识输出类型、外脑记录内脑辨析、掌握知识输出公式

PART 1

一、确定知识输出类型

知识输出有逻辑型、经验型和混合型三种。

1、逻辑型输出。是一种演绎法,他是以一种逻辑作为基础,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上,产生出一个又一个知识系统。

比如采铜在《精进》里提出,如何做一个很厉害的人,是需要通过七个维度去提升的。A通过这七个维度推导出B,由A到B的过程就是逻辑。

注意,是七个维度,不是七个方法,但提出七个维度的是逻辑。在每一个维度上又可以演绎出很多的方法。

比如混沌的李善友教授,他的王牌课程就是《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这两门课就是以哲学思想为底层逻辑,从而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知识系统。

逻辑型知识输出需要你自身拥有较强的逻辑性,能发现事情的本质。

2、经验型输出。是一种归纳法,是一种经验总结,是在做一类事务中通过经验教训的总结,发现最优的路径,从而可以让别人少走弯路。

比如一个家庭主妇,她在做家务、照顾小宝宝,做饭等等多项领域里都会有很丰富的经验,就可以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纳总结,分享给他人,让新手父母能够快速得到实用技能。

比如一个不会做饭的人要学习做饭,很多APP都有专门教做饭的,只需要按照上面的教程,一步一步去做就可以,他同样也会告诉你,做这道菜的灵魂关键是什么,一定要注意哪些事项避免失败。

经验型知识输出需要你拥有比较强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3、混合型输出。他是一个“归纳法—逻辑—演绎法”。在这里要注意一点,与经验型输出不同的是,经验型是通过现象归纳出经验,但混合型在这一步里,是需要由现象发现他的底层逻辑,发现其本质。再基于这个逻辑去演绎其他的知识系统。

“再多的马车相加,也永远跑不过一列火车”这是一句经典案例。马车本身好比一类知识,不要在马、车上去拆解,比如换一匹马,优化轮子,减少风阻等去思考,因为那都是在马车这类知识里。想要速度快,逻辑是动力最优。当你懂得了这个逻辑,就可以在逻辑的基础上,想到火车、飞机、火箭等。

混合型知识输出要求你拥有较强的系统化知识体系和较强的逻辑思维。

PART 2

二、那如何重塑知识系统、增加逻辑思维呢?

利用外脑构建存量知识,利用主脑辨析逻辑思维

TIP: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外脑记录知识素材。

因为大脑不擅长记忆,而是更擅长辨析。

行为研究和科学技术美国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心理学家Robert Epstein,他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美元的细节,越详细越好;当学生完成后,他用一张纸把画盖住,拿出一张一美元纸币贴上黑板,让学生再重复一遍。以下就是前后两张画的样子。

你回忆一下,你对10元人民币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你依然无法画出10元10%不到的画面元素(包括你至今还不知道的元素),但是你依然能非常容易并且清晰地能够辨识出10元人民币。

再举个日常的例子,当你跟朋友在逛街,朋友接了一个电话,你听到他说“饭菜在冰箱里,你中午热热吃吧”。其实你的大脑并不是只把这句内容进行记忆,更多的是你在辨析内容,你可能会想:是谁在他家里?中午让对方自己热饭,那中午是要跟我一起吃饭吗?等等,在那一刻,你脑袋里总是会有一些辨析的想法的。

1、利用外脑去无限记录碎片知识

知识是一个碎片化的积累,哪怕你读再多的垂直类系统知识,他在你的脑袋里依然是以碎片化的形态储存,所以对于知识的积累,我们并不是要用大脑去死记硬背很多原理和案例,而是可以利用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这类的工具,作为第二大脑去记录,做到随时可以调取即可。

但是在这里要重点提示:很多人会把金句当成是书籍本身的内容,看书的时候画的都是金句。你可以尝试一下,你把一本书的金句都摘抄出来再去给别人输出的时候,别人并不会很好地理解你的输出。输出金句等于你把所有的结论性观点讲给他人,但是他人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内容。

金句不等于输出的内容,金句本身是对内容的总结。

为什么我们“经典”的读书方法是低效的呢?原因很简单:阅读+画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好好学习》

2、用主脑去关联知识,去辨析逻辑

我们的大脑更多地应该用于去分析和辨识这些知识素材记录,让知识产生关联,不断进行提炼升级,发现这些内容的关联本质。

在看书的过程中,你是否也出现过一种情形:看过的书在另一本书出现类似知识点,知识被重复了一遍,像是形成了一个体系,一张网,联接了起来,感觉是不是奇妙?

这其实就是知识关联。当你有一个观点的时候,这些关联的知识就会如泉涌般往外冒,通过对知识的阐述,能让人更容易理解你的观点。

通过不断地关联知识,再讲知识归纳分类,为发现逻辑做好准备。

在知识的搜集归纳过程中,你会发现,最终一些知识总会有一个根,他就像大树一样,是基于树干,分枝开叉,布满知识的树叶。这些其实都是知识锚、观点、经验,并不是逻辑。土壤才是让这棵树从一粒种子变成一颗大树的逻辑。

当你拥有了土壤,不仅可以种树,还可以种草、种花等等。一个又一个新系统产生,可以继续开枝散叶。

通常某类现象的逻辑只有一个。当你发现一个归纳性的观点还能用另一个观点能去总结他,那他一定不是这个本质逻辑。如果目前还做不到发现本质的逻辑,用总结性的观点也是未尝不可。这就是知识输出段位的高低与含金量的关键所在了。

在这里推荐李善友教授的《第一性原理》这本书,大家有空可以研究一下。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精进》

那应该怎么学才能产生复利效应,让你的知识量呈指数增长呢?那你就要把新学到的知识,放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储量中去,然后和其他知识产生关联。——《认知红利》

PART 3

三、知识输出公式

当你在上面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可以尝试去输出了。无论你是在演讲、还是讲课、还是圆桌派的沟通,都可以用到这一套输出方法。

知识输出公式:现象/问题+观点/逻辑+案例+总结

现象/问题:首先通过一个现象/问题来引出你将要阐述的观点/逻辑,引起大家的兴趣或者共鸣。

观点/逻辑:如果是初级段位,可以在这里直接摆明你的观点、经验;如果是高级段位,可以再由观点、经验再推导出逻辑。不要直接摆逻辑,不然大家很难懂,过程很重要,是帮助大家一步一步理解。

案例:在讲完一个观点/逻辑后,需要用1-3个案例来阐述,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最好有些能帮助大家马上上手去实践的案例,这样会让大家觉得实用性很强。

总结:让对方能够系统化的梳理你的输出内容。可以用金句来总结。

PART 4

最后的话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何重塑知识体系并高效输出呢?

确定知识输出类型:经验型、逻辑型、混合型

外脑记录内脑辨析:大脑不善于记忆,用外脑去记录知识碎片;内脑辨析知识形成网络调用,分析出逻辑

掌握知识输出公式:现象/问题+观点/逻辑+案例+总结

推荐书籍: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方法 | 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掌握这套方法,让你七天读透十本书
教授观点|田轩:用金融知识打开观察事物的全新“脑洞”
读书,是手艺
想快速达成共识,最差的方法是讲道理
不懂这些学习方法,看再多的书也是白搭
【2024届】框架式学习法——手把手教你做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