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返辋川 诗意的栖居

本文共1917字  剩余阅读时间7分钟

我宁愿永远孤独
也不愿用我的自由思想
去换一个国王的宝座
为自由而战吧,在哪儿都可以
我没有对神的信仰
我的祭坛是山岳、海洋、大地、天空和星光

友人纷纷登车上马,向他道一声“别过”。片刻欢愉,倏忽就如雨散。只剩王维一个人独自坐在辋川别业里。

这幢坐卧“南山陲”的偌大园林,在推杯换盏,把酒吟诗的酣畅之后,寂静落差,酒憨暖意还没来得及冷却,就被松风刮向了山林。林中是明月高悬,清泉流涧。

当村庄重新沉入一片幽深的静谧,他总能感觉到远山发出一种奇妙的声音,在呼唤他的心。那不是一种能够用耳朵听见的声音。它像冥冥中的感应,穿透有形万物,直接作用于灵魂。

他起身向那声音行去。月是独明,人是独行。至竹里馆,兴之所至,竟席地而坐,抚琴长啸。深山老林里,哪有什么听众哦,唯独一轮明月高悬夜空。清幽月光滴落琴弦,溅起空静之音。再看那弹琴的人,眼角眉梢似乎是欢喜。

想必“归卧南山陲”,是诗劝友人,也是诗人自述。

如今已经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哪一年从那个为了霸占两句诗就阴狠杀亲的宋之问处买下辋川别业。《唐国史补》上只说他晚年购得。《册府元龟》中也只有关于他在蓝田南辋口置别业,“引辋水激流于草堂之下,涨深潭于竹中”的记载。

今人推算,他住进辋川别业最晚该在天宝三载,合公元七四四年。那时候他已经43岁了。活到60岁,他就死了。在一生经历了少年得志、仕途通达,和安史之乱、为贼伪官之后,生命中有过沦陷、耻辱、生死一念的痛苦记忆。四十多岁时坐在辋川别业里写诗,诗里只有一片澄明。在留存后世的四百多首诗歌中,写给辋川的这几十首诗成了他一生之中的精品。

辋川,因王维而成为中国文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意象。它作为山居园林的实体,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而作为历代中国文人内心深处的“乌托邦”,它仍然在后世山房、园林,绘画、诗文之中得以绵长悠远地流传。

也因了辋川,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十七年,释放出灿烂的光彩。辋川,是他一生的转折。他的辋川懂士人。“经过对'桃花源’的模拟和改塑,辋川既留存了'桃源’境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又避免了清贫乞食的窘迫困顿。”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相比,倒更接近生活在现世中的平凡人,平常心,因此也更为世人可亲,可近,可学。

上元二年(761年),老迈的诗人索来纸笔,作书向亲友辞行。此行的终点,不是任何一个车马可达的地址,而是驾鹤而去的另一个世界。气息用尽,安然离去。和那些诗歌一起不朽的,还有后人诗意想象中的辋川。后世文人热衷营构园林,园中必定要有山房,因为那是他们可以主宰、可以构建的乌托邦,是他们心灵自由栖息的场所。


想来自古文人半仕半隐,也要讲究一些章法。

儒家的“隐逸”,更像是“隐忍”。君不见孔子有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赞赏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就连用世进取的孟子也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士人的原则之一。他们将隐逸视为“一时的权宜之计”,暂时的回避手段,最终还是要回到人世间去实现生而为人的社会责任。

而道家“贵生”,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庄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大呼“过瘾”。他们致力于解除对个体生命的一切羁绊,然而又不过分强调形式上的离群索居“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儒家入世的目的反而成了道家隐逸的手段。

“隐则为道而立德成名,出则为儒而立功成仕”。对于现代隐士来说,儒道思想相互穿插,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宽泛的选择空间。而醉根山房的出现则提供了一种存在主义式的自由,一种完全追随个体心灵的主动选择,在两种生活之间随心切换的自主权。

醉根山房正是这样一种存在。它并不彻底地从属于哪一方“势力”管辖之内。它超脱于蝇营狗苟的生死疲劳,又不完全属于瑶池蓬莱雾中楼台。它绝世独立在两个世界的临界点,为人们提供一种超然的视角,比完全投身其中更能保持头脑的清醒。身心游弋两重天,冷眼旁观更能识得庐山真面。

在对自然和人的凝思观照中,向心灵的自由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种心灵的生活,一处诗意的栖居。

最后,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别业是宋之问的别业,而辋川却成了王维的辋川。后世只推崇王维的辋川而绝少提及宋之问,“盖物因人彰”而已。“要之,物不足重,而人足重,人重而物遂因人以重”。当物与人在因缘里相遇,人的学识、才情与胸襟才是审美的情趣与诗意所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是物的精神内核,而物则是人的外在符号。

“世人慕园,不在园之本身,而是园中的人,园中人的魅力。”醉根山房的魅力来自于造梦者徐谷青的人格魅力,也来自于每一个参与造梦的建设者。同样,也来自于旅居此间的每一个你。

王维的辋川,是中国千古文人梦中,可触可感、可居可游的桃源。

千年之后,梦醒别处,依旧山房。



玄鸟传播观点:

原创态度,手工精神

致力做中国出版传媒界的“手艺人”

杂志(期刊)制作:定位策划、内容采编、专业摄影、版式设计、

付梓印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与运营规划一站式服务

WEB:www.xuanniao08.com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灯彩街567号华彩国际7幢1503

电话:0571-87204072/13505714941

玄鸟出品自媒体期刊介绍:

《醉根》(季刊)文化提领、助跑5A。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量身打造的自媒体期刊。以根艺、园林、旅游、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为主题,围绕景区发展,挖掘根艺旅游内涵!


查找公众号“玄鸟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资讯 - 园林:文人诗意的栖居地 -
写意山水园林中的文人理想
古典园林生活镜像里的极致风雅
诗意栖居之园的由来——中国古代园林
解析宋代民俗文化的审美特质一
苏州园林,诗意栖居的审美向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