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实||“三颗种子”在状元故里生根发芽

    文/姚林宝

    摄影/叶呈祥   庄新民、施惠明、

            鲁建一、姚林宝等

    2021年12月4日冬月,我应家乡蒙溪文学社徐建新、沈虹两位老师的所邀,并由自己驾车携夫人和唐老师等几位文友赴琏镇和平村松泉家庭农场,参加善琏镇和平村“耕读传家共致富,古运河畔庆丰收”为主题的2021年丰收节暨蒙溪文学社走进“书读头文宿”读书分享会。

    今年我参加家乡读书会已经是二次了,第一次还是在穿着短袖的金秋季节。此次读书会在形式上、规模上,要比上次活动丰富了许多,除了读书之外,增加了收稻,打稻,扎稻草人,捕鱼,杀猪,杀羊,编竹蓝,编草鞋,做老虎头帽子,踩高跷,写春联,提灯笼,放电影,放烟花,篝火晚会等项目,活动可谓丰富多彩。这些内容赋予了蒙溪文学社读书会的新内涵,也为姚松泉老师“书读头文宿”增添了几许生机与活力。

    读书会在“稻香盈善琏,读书入农家”割稻和收稻中拉开了序幕。活动现场,和平村组织的年轻党员志愿者去割稻。年轻人卷起袖子和裤腿下到田里,有模有样地开始挥动自己手中的镰刀割起了稻子。期间,原善琏镇党委委员、现任和平村村支书陈有德,现任和平村村副支书宇惠芳来到现场,和志愿者一道挥舞起镰刀,割起稻子来,使现场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割完稻谷,年轻人和小学生跟着村民体验缚稻。对于农活我深有体会,在入伍前曾经在农村干过一年多农活,夏季忙“双抢”,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太阳下暴晒,胳膊上脱了一层皮,滋味真不好受。面朝黄土背朝天,其实农民身上蕴藏着识农时、干农活的智慧和力量。
     摄影老师庄新民、摄影文友叶呈祥、鲁建一和我自己举起照相机,将欢庆劳动场面拍摄定格下来。割稻的声音、拍照的声音和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旷田野上立刻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和热热闹闹的景象。

    (一群摄影朋友合影)

    陈有德向我透露:“待村庄集体搬迁之后,立即将上千亩土地整治,旱地变为水稻田,构建集民宿、水稻、蔬菜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村民除了拿到土地基本租金之外,村民、村委会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姚松泉家庭农场管理,享受集体分红,走共同富裕之路。与安徽合肥丰乐种业公司合作,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化种植,强强联合,这任务就交给村里年轻人姚松泉了”。

    据悉,籼粳杂交水稻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的显著特点,经济价值是普通水稻价格的三倍,前途似锦,未来可期。

    种子稻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周遭不允许有其他稻子存在,否则会影响它的质量。种植时要求比较高,先种植雌性水稻,隔段时间之后再种植雄性水稻,目的给雌性水稻充分授粉的机会,其任务完成之后雄性水稻就割掉不要了。因此,种子稻的成本比普通水稻要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博士余泓是种子稻这方面的专家,姚松泉家庭农场一点一滴的成长起来,多亏其妹夫余泓在种子稻产业上的牵线搭桥,平素刘贵富老师赴田间悉心技术指导的结果。

   善琏镇和平村村民委员会是这次活动的主办方,并给予丰收节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割稻惯稻、抽水捕鱼、杀猪宰羊、撰写春联、燃放烟火的场面宏大;烧水沏茶、洗菜做饭、搭建棚子、摆桌上菜等活儿忙碌。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村民的热心帮忙是弄不成的。场面虽然忙碌,但给人感觉是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回忆活动前半个月,蒙溪文学社成员徐建新、沈虹、姚松泉、唐坤田、姚林宝等老师碰头开会商量出活动计划,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和议程,姚松泉老师亲自起草了蒙溪读书会章程。尤其作为读书会具体承办方,姚松泉老师顾不上生意上打理,呕心沥血,全力以赴,既出钱又出力,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姚松泉老师本人获得众文友的好评与点赞。

    据了解,姚老师除了在湖州科峰磁业有限公司担纲任职外,还自己经营水稻原种繁育农场,打造水稻育种技术细化、分化的产业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配套,并同步设立百亩瓜菜育种基地。用地计划:初期600亩,中期增加700亩,远期再增加400亩。愿景产业目标清晰可见。“书读头文宿”是姚老师读书写作、文化沙龙、琴棋书画的场所,也是安放心灵的港湾。晴耕雨读,闲暇之余,读书会友,以文修身,回到“书读头”的日子,真正做个“书毒头”。怪不得屋内的书籍、字画、相片随处可见。“姚状元”系清代翰苑名贤,文坛巨匠,姚老师正在践行“世上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生活信条,经常与家人分享阅读感悟,使家庭生活充满了书香。

    下午,蒙溪文学社读书会在姚老师堂屋里如期举行,共有5项议程:一是姚松泉介绍除了文学社以外的来宾,来自南浔区图书馆李翠馆长和公共艺术科孙琳科长。二是沈虹说说文学蒙溪文学社2022年活动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讨论。三是善琏镇东栅车家兜村支书郁根荣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感想。四是徐建新老师对赵红娟教授所著《晚明望族编刊活动研究——以湖州闵、凌、茅、臧四大家族为中心》一书的分享。五是李翠馆长对蒙溪文学社活动提出建议。期间,原善琏镇党委委员、和平村村支书陈有德和平村联村干部、镇纪委书记王帅到会讲话与大家分享读书体会。聆听几位老师的读书心得,诸文友受益匪浅。

    善琏蒙溪文学社种下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红色种子”;和平村姚松泉家庭农场种下了村民共同“致富种子;众文友共同种下启迪人生“知识种子”。三颗种子将一起在家乡肥沃的土地上沐浴雨露阳光,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浓浓的故乡情,朗朗的读书声。值此,祝愿蒙溪文学社日益兴旺,祝愿松泉家庭农场兴旺发达,祝愿家乡的农民朋友们年年都能喜获丰收,乡村大地也越来越美丽,祝愿“书读头文宿”读书会越办越好,让家乡在共同富裕的田野上,充满诗情画意稻花书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省】第1614次入选:三年级张子瑜《割稻》(点评老师:刘秋英)
费佳芸 | 写点儿东西
割稻
回家割稻、打谷了...
在角峰梯田,重回一把农耕年代
穿越古老的梯田,遇见最原始的割稻场景,还有路边吃草的耕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