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自己作为方法——作文解读与写作示例:“关注与被关注”的启示意义
【作文题目】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距离被进一步拉近。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他人分享的见解、生活等可以一览无遗;而自己的观点、状态等也很容易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在“关注”与“被关注”的过程中,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深感其苦。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前言】
央草主张写“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作文,反对空话套话不着边际地胡说八道鹦鹉学舌。
作文之难,无非是我手不写我口,不能写,写不出,写出来不像,词不达意。
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不妨把自己作为方法,来审题立意。
又:
写作本文,宜结合统编教材必修下第四单元的内容: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复习一下关于“媒体素养”的内容。
温习《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这篇文章可以用作“媒体素养”类作文的模板。

【本文提要】
1、代入自己
2、想象他人
3、找到典型的生活场景
4、写作示例
5、作文示例动作分解

【正文】
1、代入自己
我们逐句来“代入”。材料一共三句话。

第一句,“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距离被进一步拉近。”——“我”与他人的距离被网络拉近了吗?
【答】有的被拉近了,有的反而远了。
距离被拉近,不是空间距离被拉近,而是“交流的距离”被拉近。
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被空间距离阻隔,“交流的距离”比较远,写一封书信,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对方手中。
“交流的距离”,其实是“交流的效率”,用尽量短的时间来交流信息。最高效率的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信息交换是最充分的。我们不但可以使用语言来交流,我们的神态和身体也会参与其中,暴露我们的内心信息。
网络时代,我们远距离的交流方式越来越接近“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从这一点说,我们交流的距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网络拉近了。
但有的距离,反而远了——邻里之间,空间距离近,古代的邻里之间是互相交流的,今天网络时代的邻里之间,反而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脸熟人不熟。从交流的距离来说,就远了,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对于过去,远了。


第二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他人分享的见解、生活等可以一览无遗;而自己的观点、状态等也很容易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我”对他人一览无疑吗?“我”很容易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吗?
【答】有时,有时,部分,部分。
有时,“我”对他人的部分见解和部分生活可以一览无余;
有时,“我”的部分观点和部分状态容易成为部分人关注的焦点。
之所以要加上“有时”和“部分”,这是“我”在真实生活中的体感,“我”的视野是有限的,“我”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不能看到他人的全部,我不能说自己“一览无遗”——网络总在打脸,我信以为真就天真了。我的观点和状态都只是我想让别人看到的,不是我的全部,只是我的“部分”;我倒是想成为焦点,无奈朋友圈不给力,点赞的总是那么部分人。

第三句,“在“关注”与“被关注”的过程中,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深感其苦。”——“我”是乐在其中,还是深感其苦呢?
【答】好事就乐,坏事就苦。
什么是好事呢?关注我给我点赞,就是好事。
什么是坏事呢?束缚我限制我否定我,就是坏事。

2、想象他人
人同此理,在人性的层面上,他人与“我”有相同之处。我们谈论人和人的距离,谈论关注与被关注,其实是在谈论社交,谈论社交的规范性。
“关注与被关注”的“苦与乐”,略等于,网络社交的情感体验。

我想要的,应该也是他人想要的。
我厌恶的,应该也是他人所厌恶的。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社交原则——网络时代,我们在关注与被关注中,应该怎样尽量做到让每个人都“适意”?怎样尽量做到人人都乐在其中而不是深感其苦?

我们自己只能给出自己的答案,没办法从“人人”的角度,从社会层面给出答案。但我们不妨借鉴先贤的理论。先贤的理论对于“我”来说,也是在“想象他人”,不是“我”的经验,是“他人”的经验。

中国先贤在社会交往上,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依照人伦规范进行社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入则孝,出则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总之,是一套“差序格局”,讲求的是“区别对待”。其最终目的是“乐在其中”,避免“深受其苦”。


西方文明在社会交往上,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说法,是“团体格局”,团体内的个体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差异的。个体组合成团体,团体由个体共同支撑。每个个体都需要尽相同的义务,也享受团体相同的权利。总之,在社会规范上,“一视同仁”。其最终目的也是让人“离苦得乐”。

问题来了,网络时代,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跟从前相比,发生了变化,从前的社会交往规范,也许要变,是那些规范要变?网络时代的社会交往规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3、找到典型的生活场景

我们为何写作文?
——为了让自己成长。
叙事,议论,都是在体现自我的“成长”——我从中获得了新认识。你的作文就是写出这个认识过程。
而自我的成长,跟“疼痛”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我们要写的是什么?
——我们要写的是网络社交中的“痛点”。
你我在网络时代体验的社交“痛点”是啥?
我不知道你的情况,各人的“痛点”可能会不同,我们就各自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吧。
我在网络世界里的“痛点”是:关注我的太少,我关注的太多。
我有社恐症,这不代表我想被人遗忘,我心里是想被人关注的,被肯定,被赞同,被鼓励,被喜欢······
想被人关注的人,自己也得主动去关注别人对吧?不能只想得到不想付出对吧?想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就得关注更多人对吧?人的时间精力就那么多,没办法关注更多的人对吧?更何况,我已经说了,我有社恐症。


4、写作示例
    《“你已被移出群聊”》
          吴玉英
我终于等到了群主在群里发起的抽奖活动——淘宝卖家没骗我,果然群里会不定期发福利。
就算我知道这是卖家锁定关注的一种方法,我愿意,反正要买,卖家主动要送福利,何乐而不为?
点开抽奖链接:中啦!中啦!二等奖!
事后想起来,我当时应该是太过激动,迫不及待地要填写收奖人个人信息,居然没有注意到那是一个广告页面,开通某个收费服务的广告页面。我应该等广告结束或者手动关闭广告页面。当时的我沉浸在中奖的喜悦中,我喜滋滋地提交完个人信息,收到一则短信:恭喜您已开通xx服务,月租费xx元。
事后想起来,我当时应该是太过激动:这商家也太过分了吧?骗人不讲骗德到这种程度?原以为能吃个鸡腿谁知道鸡毛味都没尝到还倒贴一把米!我气急败坏急火攻心义愤填膺地把短信链接发到群里,质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群主的答复是,“你已被移出群聊”。
加群的时候,群主早就发布了群规:禁止发外链,违者踢群。
一旦你被踢,你连讲理的地方都没有,,群主在群里有说一不二的权力。假如你想呆在群里,假如你不想被群主移出群聊,就得遵守群主定下的群规。
明明知道这是不平等的关系,为啥我还要加群关注呢?也许,我心里想的跟群主是一样一样的吧:得到关注,而且是专属的关注。拒绝群成员发外链跟开会时不准看手机是一样的:请你尊重我关注我。
这种被关注的代价,就是你的生活时空被挤压,你不得不时时在线保持跟他人的互动——在某种意义上,你的生活被绑架了,你的私享的时空越来越少。
你被关注的越多,你就越不能拥有自己。
比如网红,拥有最多的关注,也就失去最多的自我。
这么一想,我就释然了。被踢就被踢吧,做个nobody,不在意他人的关注与否,不会失去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我在网上写公号,固然希望关注度越高越好,似乎关注度跟一个叫成功的兄弟是好哥俩。假如不成功,那又怎样?

  杨绛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我套用一下:生活是自己的,与是否加群移群无关。


5、作文示例动作分解
我没有用中学生的身份来替你写作,而是用了自己的真实生活身份,这是为了推销本文的写作主题:把自己作为方法。
对中学生的你而言,你也有加群退群的体验,你还有朋友圈、QQ空间的使用体验体验,就是材料中的“乐”,或“苦”。
群,圈,空间,以及其他社交软件,使用本身就意味着“关注与被关注”。
从“翻车现场”出发,加进联想和想象,最后,“我”有了一个新认识,完成了“成长”——这就是我的写法,也是你可以借鉴的写法。


【附】
课本文章,要反复温习,利用它可以写“媒介素养”类作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考语文半命题作文写作思路示例与范文,考...
有关“低头族”的思考写作提示与示例
遛狗你真的遛对了嘛?以下【这样做真的很伤狗】!
2018浙江温州中考满分作文范文汇总
也谈下水作文
微写作的方法及示例【精选】.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