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经疏证》选读之大枣 4丨山海精舍



大枣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澼。久服轻身、长年、不饥、神仙。一名干枣,一名美枣,一名良枣,八月采,暴干。叶覆麻黄能令出汗,生河东平泽。(杀乌头毒。)

枣木赤心有刺,四月生小叶,尖觥光泽,其地须牛马履践令坚实,荒秽则生虫害枣矣。五月开小花白色,微青时大蚕方入簇,以竹枝击其枝间,振去狂花,花繁则不成实,六月结实,色青白,至八月全红则撼而落之,以暴干者为上。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参《齐民要术》《纲目》)

大枣木红生刺,实熟必丹,讵非全禀火德,而味甘性缓臭香,又纯乎属土,以是确为以火生土之物。夫火之生土,岂以凡火遇物辄令灰烬成土类哉!亦良以气相嬗耳,盖枣本联木火之德,成合火土之用者也。夫以味甘性缓臭香之物,苟无火气运用其间,则能滞物而不能动物,惟有火气运用,则以补中,遂能托心腹之邪

以安中,遂能行十二经之气;

以平胃,遂能通九窍之出纳矣。

是何也?寒邪着人,中气不足以逐之,缘少气也(桂枝汤、小茈胡汤之类)。

热邪着人,中气不足以逐之,缘少津液也(黄芩汤、越婢汤之类)。

脉结代,心动悸,十二经之气不足也。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津液不足,而胃气不平,九窍不和也(炙甘草汤、麦虋冬汤)。

推安中之极功,能使气之乱者收,则除大惊矣。

推助十二经之极功,能使经气嬗代者无留滞,则除四肢重矣。

入散剂,以安中养脾平胃;

入补剂,以助经气际邪气,则谓之和百药也,实与甘草之解百药毒殊,又与石蜜之和百药异矣。

或曰:『火土相合则土燥而非生物之土矣。』

   曰:『此则言火土之相烁而非相合也。

日,火之最盛;

地,土之最盛,而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偏系日在北陆,与地对冲时。

其时也,万物畅茂,草木森蔚,可谓土燥不生万物乎!

枣肉厚含津,津液紧帖于肉,不能挤泌而分,非如他物可压而取汁也,不似土之润耶!

即投于火而燔之,则液随火消而成烬,不似溽暑之湿在热中耶!

而其时之气,云龙升降也,风雷激荡也,以愈閟而愈伸,不似枣之质滞腻而性疏通耶!

则《别录》所谓“益气强力,除烦闷、心下悬”者,亦已得其最奥之旨矣。

肠澼者,津液败而流,不紧帖土中也,故亦能治之。

《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用枣者五十八方,其不与姜同用者十一方而已。

大率姜与枣联为和营卫之主剂,

姜以主卫,

枣以主营,

故四十七方中,其

受桂枝汤节制者二十四,

受小茈胡汤节制者六,

所以然者,桂枝、小茈胡俱调和营卫之剂也。

桂枝汤治邪之轩轾于营卫,

小茈胡汤治邪之出入于营卫,

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

非邪之轩轾耶?

曰:『本茈胡证,反下之,茈胡证仍在者,复与茈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非邪之出入耶!

邪之轩轾,彼此轻重之谓也。

邪之出入,则无彼此轻重。

第不能御而阻之,任其欲来则来,欲往则往尔,其可同用姜枣,何也?

营者,荣养也。

   卫者,捍卫也。

荣养者非能御而阻之,欲其御而阻之,不望捍卫者而谁望。

病常自汗出者,视其外似卫盛而营虚,究其实则营和而卫疎,故再进一步,

则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则加生姜矣。』

蒸蒸而振者,浅窥之,似营强而能托,深揣之则卫壮而能振,故再退一步,

则曰:『胁下痞硬,则去大枣矣。』

是何也?

以邪在营卫之间,固欲其出,不欲其入也。

然姜枣之和营卫,姜优而枣劣欤?

则又非矣。

观夫不同姜用之方,若当归四逆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同姜用之方,若炙甘草汤、橘皮竹茹汤皆用枣,较之茈胡桂枝为重,则以能安中故尔。

夫中不安则营乌能和,卫乌能振,且卫之振,正以营和之力,此实用姜枣之界画,枣之安中和营,尚不可见耶?

果如是,则与姜同用之十七方,不受桂茈节制者,遂无与于营卫欤?

此盖有二焉,皆有涉于营卫。

一者营卫之气为邪阻于外,欲开而出之,又恐其散之猛也,则麻黄剂中加用之,以防其太过大青龙、麻黄连轺赤小豆、越婢、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文蛤等方)。

一者营卫之气为邪阻于内,欲补而达之,又恐其补之壅也,则人参剂中加用之,以助其不及生姜泻心、旋覆代赭、吴茱萸、橘皮竹茹、炙甘草等方)。

防之于外者,欲其力匀称,故分数仍桂枝、茈胡之法;

助之于内者,欲其和里之力优,而后外达能锐,故枣重于姜,此实用姜枣之权舆,枣之功能尤于是足见者也。

其它虽痈脓之在腠理,疼痛之在腹内,似诚无与于营卫矣,而欲排而出之,调而达之,则仍不能不藉营卫之通行(排脓、小建中等方),可曰用姜枣者无涉于营卫哉!

然则离姜论枣,当无涉于营卫矣,岂知转有以帖切于营气者。

枣之为木,肌理腻致,体质坚嫩,宜为至静之物矣,乃令节元辰,偏宜斧斤椎击之,非至静偏喜动耶!

其花青白幽洁,繁茂星布,宜为至密之物矣,乃开放盛时,偏宜杖竹振而落之,非至密偏喜疏耶!

故其实皮宽肉厚,味甘性缓气平,俱应乎静,偏能主病之动者。

营之为气亦静矣,然其自中焦受气变赤以来,首于胸中行手太阴,以次而手阳明、足阳明,递至手足厥阴,复转于手太阴,潜行暗转,内徧脏腑,外彻骨节,无一息暂停,可谓与静而喜动有合否?

其不宜盛不宜衰,须恰当其可,倘过盛则壅为痈脓,溢为吐衄,坠为崩漏,甚至结为症瘕,滞为臌胀,可谓与密而喜疏有合否?

津液之为物,周彻上下,徧敷内外,实与营气通连,是故崩漏吐衄,或至盈盆成桶而未止,

人之血不若是之多也,其所以然者,则曳津液皆为血耳。

人之汗出或至衣被透湿,接连时日而未止,

人之津液不若是之多也,其所以然者,则曳血皆为津液耳。

夫枣配姜而论,则治血者也;

离姜而论,则治津液者也,何也?

夫血主于心,

津液汇于腹,

枣固主心腹不正之气者也,

欲其外行,恐其太泄越,则以枣辅散发之物,使循经由轨,潜行暗达,无一往无前之决裂。

欲其内守,恐其太凝滞,则以枣辅补益之品,使展布洒陈,不遗不滥,无壅淤泛滥之积弊,

此枣之所以为枣,与他缓中补益之药不同者也。

虽然枣之为枣,其功遂尽于此哉!

上吐下利,仓皇奔迫,得此则守其津液之外驰(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水饮壅淤,势宜峻逐,得此则抑药性之太过,固元气之遗余(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水不化津,液不泽槁,下气上逆,得此则缓其迫促,调其冲激(苓桂甘枣汤、麦虋冬汤)。

邪气内横,欲越不达,欲泄不利,得此则驯其急躁,消其冲突(黄连汤、黄芩汤)。

其它联补药散药之不和(薯蓣丸)。

通病情治法之相梗(附子粳米汤)。炮附子 粳米 半夏 炙甘草 大枣 

具涵育性情之标韵(甘麦大枣汤)。甘草 小麦 大枣

其功伟矣,即反而溯其所以治营卫津血之故,又岂有他致哉!

小茈胡汤证,若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覆花代赭石汤证,皆心下痞硬而用大枣,何也?

夫《本经》固曰主心腹邪气,不曰主胁下邪气,正可见《本经》字字不苟,仲景丝丝入蔻耳。

且主心腹邪气者,岂谓泛主心腹间邪停气滞哉!

必心腹间因邪气而中不安,脾失养,方是大枣所主。

今三证之痞硬,特于甘草泻心条注云:『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

是岂特于安中养脾有合,不又于平胃气有合耶!

然则痞硬与痞满何别?

小茈胡证多有胁下痞、胁下满,而不去大枣者,又何故?

夫痞满,阳邪也。

痞硬,阴邪也,

是故大黄黄连泻心汤之痞,曰按之濡;

生姜、甘草两泻心汤之痞,曰痞硬。

胸中,阳位也。

胁下,阴位也。

阴邪踞阳位,自必以体阴性动者,辅正以袪邪;

阴邪踞阴位,则当以体阳性静者治之矣

(牡蛎有牡片而无牝片,是为纯阳,而其体质如石,又为阴),

若夫阳邪踞阴位,则犹之乎阴邪踞阳位也。

是故胁下痞、胁下满非以枣治之也,特不如胁下痞硬之忌枣耳,枣之治自在中,《本经》之训可案也。

然则火逆上气,非气之有余耶?

悬饮内痛,非津液之有余耶?

麦虋冬汤、十枣汤偏用大枣何也?

夫气不下归而上逆,津液不宣布而悬结,犹得为有余哉!

惟其不足,故至是耳,且此两者犹有不同处,未可一律论也。

麦虋冬汤是养脾气不足,平胃气上逆,欲使其由营气而流转一身。

十枣汤是用药过峻,恐不特泄去其饮,将尽人之津液胥泄之,故以枣约束营气而存津液也。

物之性岂拘拘于一偏,明者用之,自当任材器使,而不局不滥斯可矣。

《金匮要略》曰:『病有贲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据《本经》大枣主大惊,宜无不可用矣,而不必悉用,何哉?

夫《本经》固言之矣,曰“身中不足,大惊”,不可截去“身中不足”,仅以“大惊”二字概之也。

其有非身中本不足而用枣者,必缘误治,其义只在《伤寒论》,曰:『少阳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是故茈胡加龙骨牡蛎汤,下后证也;

桂枝加桂汤,发汗及烧针后证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发汗后证也。

贲豚汤证则未经误治,故独不用枣,

若夫《千金》风虚惊悸二十三方,用枣十一方,其方有用独活、细辛、羌活、白藓皮、银屑、大黄、石膏、蜀椒、菖蒲、防己、铁精、麻黄者,即不用枣,于此见枣之治惊,

但治实中之虚,虚中之虚,而虚中有实者,则其所不能任。

若实中之实,又所不待言矣。

《本经疏证》选读之桂枝、肉桂 1丨山海精舍

《本经疏证》选读之芍药 2丨山海精舍

《本经疏证》选读之甘草 3丨山海精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 枣(《本经》)
大枣
名方应用4 被忽视千年的伤寒基础方
伤寒学习笔记
经方“姜、甘、枣”二、三联药与“保胃气、存津液”思想
寻常姜枣,不可小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