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 第246条诸家解说

第246条

脉浮⽽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热,其阳则绝。

⾦·成⽆⼰《注解伤寒论》

浮芤相搏,阴阳不谐,胃⽓独治,郁⽽⽣热,消烁津液,其阳为绝。

清·吴谦《医宗⾦鉴》

【注】

脉浮⽽芤,浮为阳盛,芤为阴虚。阳盛则发热,阴虚则汗出,⼆者相抟,则胃⽓⽣热愈盛,胃中津液⽴亡。其阳则绝者,⾔阳亡津液绝也。

【集注】

⽅有执⽈:浮为⽓上⾏,故⽈阳;芤为⾎内损,故⽈阴。胃中⽣热者,阴不⾜以和阳,津液⼲⽽成枯燥也。

张璐⽈:此⾔脾约当下不下,则浮涩转为浮芤,津液竭⽽难下矣。其阳则绝,即阳绝于⾥,亡津液之互辞也。

赵良⽈:胃中阳热亢甚,脾⽆阴⽓以和之,孤阳⽆偶,不⾄燔灼竭绝不⽌⽿。

沈明宗⽈:此辨阳明津竭之脉也。浮为邪⽓强,芤为阴⾎虚,阳邪盛⽽阴⾎虚,为浮芤相抟,胃⽓⽣热,故⽈:其阳则绝。即亡津液之互词也。若见此脉,当养津液,不可便攻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浮者,阳盛⽽不藏也。芤者,阴虚⽽内空也。外实中空,谓之芤。浮芤相合,阳亡阴枯,是以胃⽓⽣热,其阳独绝⽽⽆伦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本条与第245、247条同讲。

太阳之传阳明也,⽈脉⼤,⽈脉数急。此由太阳浮脉,⼀变⽽成内实之脉也。阳明之证,⼤便固硬,然⼤便硬者,要不尽为⼤承⽓证,此不可以不辨也。夫太阳之⽓,由卫⽽达于⽪⽑,为⽔分蒸化之汗。由营⽽达于肌腠,为⾎分泌出之汗。由三焦⽽下出膀胱,为⽔分未经化汗之液。之三者,虽半属⼈体中废料,其中亦含有阴液,与体中阳⽓化合,⾜以排泄外来之风寒。然泄之太过,皆能耗胃中津液,不能溉润⼤肠,⽽⼤肠为之燥结。故三因不同,⽽同归于⼤便之难,均之与正阳阳明潮热谵语者,相去悬绝。故仲师分条辨脉,使来学知所抉择。脉阳微则平,阳实则滑⼤。夫太阳之病,⽆论伤寒中风,服⿇桂汤后,皆当取其微似汗者,病乃随汗⽽解,故脉阳微⽽⾃汗,汗出少者,为⾃和。⾃和者,肌表通彻⽽营卫和也。⾄于脉微⾃汗,汗出太多,则阴液必损。因发汗太多,脉阳实⽽见滑⼤者,亦为阴液受损,故仲师皆谓太过。阴

液外散,则胃中阳热,与阴⽓隔绝⽽成燥实,⼤便因硬,此⼤便之难,由于发泄肺与⽪⽑,汗伤卫⽓,肺阴虚⽽⽔之上源竭也。太阳之病,其脉本浮,夫中风之证,⽪⽑本开,风从⽑孔⽽⼊,直⼊肌腠,肌腠皆孙络密布之区,故其病在营⽽不在卫,即伤寒为病,表解腠理未和者,其病亦在营⽽不在卫,故病有随经⼊⾥,⽽热⼊⾎室者,亦有随阳上出⽽为衄者,亦有发肌理之汗,取资于⾎液之分泌者。设因发肌腠之汗,过伤其⾎液之分泌,或因衄⾎,或因⾎结胞中,⽤抵当汤下后,表病未解,⾎分既伤,其脉必浮芤相抟。⾎液愈少,胃中益⽣燥热,⽽在⾥之阳热,亦与阴⽓隔绝,⽽肠胃燥结,此⼤便之难,由于开泄脾与肌⾁,及衄⾎蓄⾎伤其营⽓,⽽统⾎之藏虚也。

⾜阳明胃⽓,以趺阳为验,浮则为胃⽓上盛,濇则阴液下消。胃热盛于上,⼩便数于下,则见浮濇相抟之脉。胃中津液⽇少,遂成脾约,此⼤便之难,由于胃⽕太盛,太阳⽔⽓以不胜煎迫⽽从肾膀泄也。此三证,⼀由⽔分伤于⽪⽑之多汗。⼀由⾎分伤于肌理之多汗及衄与蓄⾎。⼀由胃⽕太甚,⾃伤未曾化汗之⽔分,⽽胃中亡其津液。仲师特于第三证出脾约⿇仁丸⽅治者,盖以上⼆证,治之得宜,必不致⼤伤⽔分⾎分,不似⾕胜⽔负,必待善后之⽅治也(须知阳绝于⾥,为厥阳独⾏。不独表汗太过,⾎液内亏为阳绝于⾥,即胃⽓独盛,⼩便数⽽胃中不留⽔液者,亦为阳绝于⾥。譬犹狂夫逐妇,恩绝中道者然,故谓之绝。张隐庵乃谓表阳内陷,如绝于⾥⽽不⾏于外者然,所谓以其昏昏,使⼈昏昏也)。

刘渡⾈《刘渡⾈伤寒论讲稿》

本条与第245、247条同讲。

第245到第247条主要讲伤津液。《伤寒论》强调保胃⽓,存津液。胃⽓不保,容易构成三阴证;津液不存,容易构成阳明的燥实证。在太阳篇讲过发汗后出现的⼲姜附⼦汤证、四逆汤证、芍药⽢草附⼦汤证、真武汤证等伤阳⽓的问题。津液受伤容易构成阳明的燥热,阳明本⾝的阴阳不和,脉阳微⽽汗出少者,为⾃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亡津液,⼤便因硬也。脉浮⽽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热,其阳则绝。趺阳脉浮⽽涩,浮则胃⽓强,涩则⼩便数,浮涩相搏,⼤便则难,其脾为约,⿇⼦仁丸主之。这些都是伤阴。阴分不⾜了,阳⽓就有余,⼤便就困难了。治太阳怕伤阳,治阳明怕伤阴、伤津液,就这么个意思。

脉阳微⽽汗出少者,为⾃和也。阳是浮数,脉浮⽽微,是邪⽓不甚;汗出少,是营卫⾃调,表⾥有点⼉⾃和了。汗出的很少,为⾃和。这个就⾃相调和了,有点⼉病要作解的倾向了。因为,脉阳微就是邪⽓不是太甚,⽽汗出少,阴⽓⼜没有⼤伤,所以病邪很微,正⽓也没受到多⼤的损失,这样,营卫、表⾥调和了,病就要好了,这是好现象。脉是浮⽽微,汗出也⽐较少者,为⾃和也。

⾃和的意思,就是病就要欲解了。如果是汗出多者,汗出的太多了,意味着有热,热邪伤了正⽓、伤了津液,就为太过。为太过就是不能够为⾃和。为太过和为⾃和两个对⽐,为⾃和是恰如其分,脉浮⽽⽐较微,汗出也⽐较少,邪也微,正⽓也不受损失,恰到好处,这个病就好了。如果汗出的太多,这个脉应当是微吗?脉也就不微了,下⼀条就说汗出太多就伤了正⽓,所谓太过也。太过不是⼀个平和之象了,阴分、津液就要受伤,可能构成阳明病,构成伤津液的胃燥、肠燥的问题。

有些版本把第245条作为⼀条。阳脉实,因发其汗,汗出多者,亦为太过。阳明脉实跟上边的汗出多者要联系起来看,脉阳微⽽汗出少者,为⾃和。若阳脉实,那要汗出多,因为有浑⾝发热、有表热发其汗也好,像前⼀条汗出多者也好,总之,汗出多者就为太过。什么太过?汗出的太多,伤了津液,这样为阳绝于⾥,亡津液,⼤便因硬也。可以是发⽣阴虚,⾥边的阴分就虚了、津液虚了,那胃的阳就孤绝了。这个绝不当个断绝讲,当个孤绝。阴阳两个本来是共通的,本来是互相调和的,现在,由于汗出太多,阴虚了,汗出的太过了导致阴液虚了,⾥边的阳⽓就盛了。阳⽓⼀盛,阳和阴就孤绝不通了,那么就是阴阳就不能够调和了。津液就不能够调节胃燥了,亡津液,⼤便因硬,这样⼤便就硬了。不要认为汗是出在体表,实实在在的它能使阳绝于⾥。

汗出于表太过,就能够发⽣阳绝于⾥的这样的⼤便硬的问题。为什么?汗出太多,伤了胃的⽔⾕津液,津液⼀少了,胃⽓就多,胃⽓的阳⽓没有调节,它就孤绝了。阳⽓盛孤绝,偏盛偏衰,阴阳不能调和了,因此⼤便就硬了。

咱们讲太阳篇的时候,凡病要发汗,要吐,要下要亡⾎,亡津液,阴阳⾃和者,必⾃愈。现在就体现这个了,如果伤了津液,阴阳⼜不能⾃和,就是偏盛偏衰了。如果津液太衰,阳⽓过盛,要以胃家⽽论,就会出现阳绝于⾥的问题。孤绝了,两个⽅⾯不调和了,不能够互相制约、互相协调、互相拮抗了。这样,亡了津液,⼤便就因硬也。这是构成阳明病的⼀个病理的

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为什么张仲景⽤桂枝汤发汗,那样⼩⼼、那样再三的叮咛?就是因为怕亡津液。这叫保胃⽓,存津液。这句话不是空话,在它的条⽂⾥是有反映的。那⼤家就问了,保胃⽓,存津液,在条⽂上有这句话吗?是陈修园总结的,因为陈修园这个医学家对张仲景还是⾮常崇拜的,他把《伤寒论》看了⼜看,读了⼜读,后来写成《伤寒论浅注》、《长沙⽅歌括》,最后他提出来,说《伤寒论》⼀部书就是保胃⽓,存津液,以正⽓为主的,这是他的总结之话。那么陈修园从哪总结出来的?就像这⼀条,这两条都有存津液的意思,不能太过,⼀个太过了,就出⽑病了。

脉浮⽽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热,其阴则绝。浮,⼤浮数动滑,属于阳。芤属于阴⽓不⾜,芤形浮⼤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是主于⾎液不⾜的⼀个现象。脉浮⽽芤,浮为阳⽓有余,芤就为阴⽓的不⾜,所以说浮为阳,芤为阴。浮为阳⽓有余,阳热有余,芤为阴液不⾜,那么以有余的阳⽓加临在不⾜的阴液上,这两个互相搏、互相逼迫,胃⾥边是⾮⽣热不可的。为什么?它阳⽓有余啊,阴⽓不⾜,津液不⾜啊。那么胃⽓⼀⽣热了就阳邪盛。胃⽓⽣热,胃⽓⼀⽣热阳⽓还盛,阳邪独盛于内,⽽不能够与阴互相调和,在⼤便成硬,其阳则绝,阳和阴就孤绝了,就得不到阴的调节,阴阳就不调和了,形成了⼀个偏盛偏衰的其阳则绝的⼀个病理局⾯。这个绝也是孤绝了。上边两条是从治法(发汗太过、汗出太多)来分析,这条是从脉上来分析。

下边还是从脉到病理,从病理到症状,从症状到治疗,来解决这个阴不⾜的问题。趺阳脉浮⽽涩。古代的时候切脉是握⼿必及⾜,按⼨必及尺。握⼿必及⾜,⾜上脉有趺阳脉,是后天的胃脉、主腑之脉,也有太溪脉、少阴之脉。少阴者先天之本也,跌阳者是后天的根本。古代的时候看脉有三部九候,现在不再⽤了,这个趺阳脉就指胃脉⽽⾔,在脚上叫趺阳,在我们⼨关尺,在⼨⼝脉来说,就是脾胃之脉,也可以这么讲。浮和涩,浮是主于阳盛,涩主于阴虚。浮,胃⽓就强,强是什么?因为阳属于胃,阳盛了胃阳就强、胃⽓就盛。阴者主脾,阴要是不⾜了,那么脾的津液就不通了,脾的津液就不能运了。这样浮涩相搏,⼀个阳,⼀个胃阳,涩,是反映到阴,脾阴。脾胃的阳加在这个不⾜的脾阴,这样互相逼迫,⼤便则难,⼤便就困难了,所以这个病就叫脾约病。脾约就是脾不能为胃⾏其津液,这时候叫约,约就是津液不⾜。

《内经》说:饮⼊于胃,游溢精⽓,上输于脾,脾⽓散精,上归于肺,通调⽔道,下输膀胱。⽔精四布,五经并⾏。脾是为胃⾏其津液者也,因为津液的来源是⽔⾕,借着脾的运化,是这么来的。现在的问题是,脾阳盛,津液不⾜,所以脉浮⽽涩,浮就是胃⽓强,胃的阳热盛,那么,涩就是脾阴不⾜、津液不⾜,这时候津液就不能够还于胃中。脾为胃⾏其津液有两个⽅⾯,⼀个⽅⾯,胃⾥的津液能够分泌化成精微的东西,给肺及其他的脏器;另⼀个⽅⾯,脾也能够把这些津液还于胃中,来调节胃燥。所以脾为胃⾏其津液就是有出、⼊两个⽅⾯。现在的问题,脾受胃热的要挟,脾不能把津液还于胃中。为什么?⼀个是强阳,⼀个是弱阴。两个是敌对了,所以就不调节、不能⾃和,阴阳就不能⾃和了。脾的津液不能够还于胃中,这时候⼩便则数,涩则⼩便数。⼩便越数脉越涩,因为⼩便数伤了津液。

为什么⼩便反多?仲景说这叫津液偏渗,燥热逼迫的,这就相搏。搏就是排挤,实际上这个搏就是有点⼉逼迫的意思,胃的盛阳逼迫阴液,所以⼩便就多。要是⼩便少,津液还于胃中,就能够调节这个胃燥了。现在是胃强脾弱,津液回不到肠胃⾥来,反倒受胃阳的要挟、受它的约束⽽逼迫下渗,⼩便反多。⼩便越多,津液越伤,胃⽓越燥。所以本来由⽣理互相调节的脾阴、胃阳,现在变成了互相隔离,⽽且互相逼迫,胃阳逼迫脾阴,这样就成了脾约。脾约有两个意思,⼀个是脾的阴不⾜了,脾的津液不充了,约者就是缺乏的意思;另外⼀个是脾阴被强⼤的胃阳所约束,不能够把津液还到胃⾥,形成偏渗,⼩便就反多。这个什么病?这叫脾约病,就是阳明篇的总论⾥的三阳明,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脾约是什么样的⼀个具体的病?就是⼤便坚,就是⼤便很硬,屎粒很⼩,⼤便硬还屎粒很⼩,很不容易排解出来。排泄⼤便⾮常困难,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便的秘结,尽拉那个⼩粪点⼉,就像珠算⼦那么⼤,很硬,在⼀块堆积,很不容易下来。

怎么治疗呢?⽤⿇⼦仁丸。不要⽤汤了,因为它不是说是⼀朝⼀⼣的像阳明病,⽤承⽓汤,⼀泻下也就解决了。它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时间⽐较长,所以不能⽤汤药,得⽤丸药,丸以缓治,慢慢地来调节脾胃的阴阳不和,润肠⽌燥,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丸药是润肠的⼀个缓下之法。⿇⼦仁丸的主药是通肠润燥、泻胃治脾的,它有泻胃治脾、通肠润燥的作⽤。这个⽅⼦就是⼩承⽓汤加芍药、⿇仁、杏仁。⽤⼩承⽓汤来泻胃强,胃强脾弱,⽤厚朴、枳实、⼤黄泻胃实,脾弱是脾阴弱,所以加芍药养脾阴,加⿇仁、杏仁,这都是带有油分的药,有润燥,润肺、润肠、润胃的作⽤,同时还能使胃⽓下降,有润肠通幽,润便治脾的作⽤。所以两个⽅⾯,⼩承⽓汤治胃强,泻阳⽓有余,泻胃热的有余;芍药、⿇仁、杏仁治脾约。这个药润滑,油性挺⼤,吃在嘴⾥还⽐较甜,对于⼤便⼲燥下不来,效果还是很好的。

要使渐服法,不能⼀下吃很多。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饮服⼗丸,开始时⼀次吃⼗丸。⽇三服,⼀天吃三次,⼀共吃三⼗丸。渐加,渐渐的往上加,从⼗丸,⼗⼆丸,吃⼗三丸,⼗四丸,加到什么时候为限?以知为度。吃药以后就⼤便了,这时候很滑的就下来了,也不⼲燥了,这就可以了。这个⿇仁滋脾丸效果是很好的,就是治习惯性的便秘的,经常⼤便解下困难,有的⼤便燥结解不下来,有点⼉带⾎的。有些男性好得痔疮,他总解不下来,总努责,⼤便也⼲燥,有的时候痔疮也破了,出⾎了。有的⼤便下不来,这个⼈烦躁。因为⼤便下不来他就烦躁,⼝臭。有的头晕、烦躁,有点⼉睡不好觉。所以这就不是⼀个单纯习惯性便秘的问题,还会出现其他⼀些问题。⼝臭,烦躁,睡不好觉,头整天昏昏沉沉的,解⼤便的时候⼤便下⾎,痔疮也发了,都由这个⼤便解不下来所引起。吃这个药能使⼤便泻下来,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解了。

我那次在⼤连,有⼀个姓刘的,⼤便凝结下不来,嘴唇都起了⼀层⽪,为什么?⼤便下不来,⼝唇发⼲,⽤⾆头这样舔,⼝唇会起⼀层薄⽪,⼲了,就再⽤⾆头舔,这⽪越舔越厚,然后,他就不舒服了,⽪往外裂,⼀裂嘴唇就出⾎丝,黏膜就破了。这个病总治不好,他找我看,后来我⼀了解,他⼤便硬结,是因为脾胃有热,脾阴亏虚,⽽这个唇四⽩属脾。脾胃热了,脾阴虚了,⼝唇就会⼲燥。我就给他开的⿇⼦仁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治习惯性便秘,的确是很好的。

太阳病篇的发汗有好⼏个⽅⼦,有桂枝汤、⿇黄汤、葛根汤、⼤⼩青龙汤,三个⼩汗法,适宜解决不同的表证。阳明病治⾥实以泻下为主,它的泻下也是不同的,⼤承⽓汤是峻下之法,调胃承⽓汤是和下之法,⼩承⽓汤是缓下之法,⿇⼦仁丸就叫润肠之法,猪胆汁、蜜煎导、⼟⽠根皆是外导之法。这些⽅法虽然都是解决⼤便⼲燥的问题,但是病的深浅程度不同,病的燥结的部位也有不同,因此说阳明本⾝也有所不同,在泻下的⽅⾯也有这样的⼀些不同的⽅法。因此,我们学阳明病以下法为主,解决阳明病胃家实的问题,应该有⼀个全局的观点。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浮为太过,主表主热,芤为不及,主津⾎不⾜。脉浮于外,芤于内,为热亢于外⽽津⾎不⾜于内。浮芤相搏,即热与津虚互相影响,必使热者愈热,⽽虚者愈虚。由津液外越,胃中⼲⽽⽣热,故使阳绝于⾥。

此论津液⾃虚,⾮因它故亡失者,故专以脉论。津虚本可致热,热盛更使津虚,⼆者相搏,必致胃⽓⽣热,阳绝于⾥,⼤便硬⾃在⾔外。

【注】

1.脉浮⽽芤,即轻取浮⼤,重按觉⾎⾏滞涩⽽⽆物。芤脉乃浮⼤其外,空涩其内之象,故主⾎虚、虚劳。亦有谓芤为应指两头有、中间⽆者,实⾮。

2.浮为阳,芤为阴。此处的阴阳系指脉的属性。脉浮于外⽽芤于内,为阳亢于外,津⾎不⾜于内。

3.此处的阳字指津液,当有别于本条中前⼀个阳字,不可不知。

本条暗⽰,⼤便硬,除阳明热盛⾥实,销铄津液,汗出伤津,亡⾎失液,还有病⼈体质津液⾃虚者,须知。浮为阳者,谓卫⽓强于外,芤为阴,谓荣⽓虚于内也。荣卫不和,当⾃汗出不已,以⾄胃中⼲⽣热,阳绝于⾥,⼤便因硬也。可与53条注互参。

王付【释疑解惑】 

怎样理解“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答:㈠张仲景论“脉浮而芤”的重点是强调诊脉对审证求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㈡辨识“浮为阳”的病变证机是以阳热为主。㈢辨识“芤为阴”的病变证机是以阴血虚为主。㈣张仲景论“浮芤相搏”的目的是强调病变证机是阳热伤阴,阴虚生热,以此相互演变而加重病情。㈤张仲景论“胃气生热”而强调病变部位主要在胃。㈥辨识“其阳则绝”的病变证机是阳热阴虚,且以阳热为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搜狗网页
阳明病
胡希恕讲伤寒论179条~212条
《伤寒论》试解No.213
伤寒百证歌(2)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6)——阳明病之无方证条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