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满 | 最耗心血的时节到了!关键要补足亏损的气血,开启养心黄金期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5月21日15:08:59,小满,小得盈满,此时太阳黄经到达60度。

为什么只见小满,而未有大满呢?

小满,是农间小麦类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将熟未熟,将满未满之时。此时万物生发盎然,亦适度顺天时,最宜厚积薄发。

什么时候大满呢?小满之后是芒种,是麦子成熟的季节,但这也是农事最繁忙之时,既要忙着收麦子,还要忙着夏种。

所以取名“芒种”,是为了提醒大家,不可因“大满”而懒于只收不种,还是要勤奋远谋,才能可持续发展。

初候 | 苦菜秀

苦菜是小满节气的时蔬,感火之气而成苦味。夏天适量地吃些苦菜,可以降火消暑。

二候 | 靡草死

靡草得至阴之气而生,此多柔弱,所以不能承受夏日至阳之气而死。

三候 | 麦秋至

秋天是百谷成熟的季节,唯小麦于初夏成熟,故名“麦秋”。

从中医来看,夏主心,心气通于夏。随着气温升高,阳气逐渐旺盛,万物正在热烈的地生长,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

不过,夏天最扰人的也是暑热气候,出门一会儿,身上的汗就哗哗地流。中医讲,汗为心之液,而且血汗同源。如果出汗太多,容易损伤津液,心血消耗较快

从五运六气来看,癸卯年上半年阳明燥金司天。小满开始是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

也就是说今年夏行秋令,不仅有热,还带来了燥,燥火叠加,很容易产生出现心烦焦虑、躁扰情绪

不光这气候让人烦,最近的烦心事也够多的了。

甲流、二阳、合胞病毒轮番攻击,许多人可不想再体验一次感染的滋味,可太难受了。

但网上身边总是流传着各种真真假假的新闻,搞得人心惶惶,制造焦虑和恐慌情绪,真是还没被病毒打到,先把自己吓病了。

马上又到了中高考的关键期,不仅学生学业压力大,家长也跟着操心、担心、焦虑。心主神,心血虚则生燥,便很容易心烦意乱,静不下神,睡不着觉

所以,小满的养生重点在于清心火,滋心阴,补足耗伤的心血

01 食拌苦菜,清降心火

夏三月宜食苦荬,能益心和血通气也。

——《洞天保生录》

小满一候就是“苦菜秀”。小得盈满,将满未满,马上就是阳气最旺的时候,此时要吃点“苦”,才能防止虚火上浮

夏对应的五行是火,对应的五味是苦。能够清热消暑的苦味菜有很多种。

今天给大家推荐辣拌苦菜,也可以用其他代替,比如苦瓜、蒲公英、苦菊、油麦菜等等。


【材料】

苦菜2把、辣椒2g、生姜3g、芝麻油、盐适量

【做法】

1、苦菜焯水,沥干水分

2、加入辣椒和盐调味

3、芝麻油烧热后淋上,拌匀即可

《诗经》有云:“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是菊科苦苣菜的全草,也叫败酱草、苣荬菜。

苦菜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

夏季心火偏旺,则损气伤阴,适量吃一些苦菜能够降心火、通气和血,还能开胃消暑、清心除烦

苦菜的清热燥湿之力,对于因大肠湿热而引发的痔疮也有很好的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到:“苦菜调十二经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强力明目……”

苦菜中加入辣椒,亦是遵从了夏季增辛的饮食原则。辛能宣肺,防止心火过旺而乘肺金;辛味亦能促气血流通,不令淤滞。

辣拌苦菜有清热泻火、通瘀排脓之功,湿热重导致的腹泻、白带发黄、眼屎多等问题人群均可食用。

小贴士:脾胃虚寒者少食。

02 煮龙眼肉米粥,补心脾气血

俗话说,“南方桂圆北方参”。桂圆就是龙眼,自古便是一味滋补佳品。

《中药学》载其性温、味甘,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引起的的心悸、失眠、健忘等。

因为思虑过度,不仅劳心,更会伤脾。心主血,又藏神;脾主运化,主统血,又是气血生化之源。

而龙眼肉便是难得的脾气血同补的药食同源之品

其味甘,能补脾,培土生金,所以强健脾胃亦能养肺,缓解肺虚引起的咳嗽。

而龙眼的干品补血效果更好,因为晒干或烘干后的红枣颜色发红,故而能养心血。

不过龙眼有些滋腻,吃不好容易上火。所以最好是跟米饭同蒸。

或煮成龙眼肉米粥。再加入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材料】

龙眼干15g,粳米60g,莲子10g,芡实15g

【做法】

1、粳米浸泡2小时左右

2、将龙眼肉、莲子、芡实用清水洗净

3、加水煮粥,倒入上述食材

4、待粥煮至浓稠后,加白糖少许调味

这道粥可以调理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引起的虚烦不眠。

03 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

不管是焦虑、烦躁、紧张、压力大,我们首先要试图排解这些负面情绪。

不过,假若你的心理焦虑很严重了,烦躁到睡不着觉,静不下来,甚至精神恍惚,悲伤到想大哭一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的话。

那就试试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

组方非常简单,仅有三味药食同源组成——小麦、甘草、大枣。


【材料】

甘草,淮小麦,大枣(掰,去核)

【做法】

1、上三味洗净,浸泡1小时

2、加水800ml,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熬30分钟,煎至400ml左右

3、趁温热服用,入口微甜,回甘力强,日常可作茶饮养生

 《金匮要略》写道:“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喜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什么是脏躁?

就是因阴血亏虚,导致五脏不得养,脏腑机能不得不强行调动起来,从而扰乱心神。

为什么这种情况在夏天特别严重呢?

因为夏季属心,炎热时心血易被消耗,血虚则生虚火。就像锅中只留一点点水,如果这时候开火,那水很容易沸腾,烧干,烧糊。

脏躁的症状其实跟更年期很像,比如情绪低落,唉声叹气,心烦焦虑,抑郁,很想大哭一场,频频打哈欠,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易受惊吓,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疲惫健忘……

那区区三味药的甘麦大枣汤,何以效如桴鼓呢?

首先,小麦作为君药,甘,平,归心经,主打养心安神,《灵枢·五味》曰:“心病者,宜食麦”,亦养肝气。

而这里记得要用淮小麦,以养心补脾、安神助眠为长。不要浮小麦,这个主要是止汗的。

其次,用到了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在养心血、安神的同时,调和脾胃。

《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这里记得要去核,因为枣核性略燥些。

心肝为母子相生之脏,故小麦、大枣同用,心肝皆养。

——《别录》

最后,少不了调和诸药的甘草。

其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作用

甘草不仅能清虚热,其甘味还可以柔肝缓急,补养心气,对缓解烦躁情绪有帮助。

三味组成的甘麦大枣汤,均甘润平补,同调心、肝、脾三脏,补心养肝的同时,兼顾补脾胃气,温中和缓

不似一般方药那么苦涩,使五脏得到滋养,兼顾治病与愈人,是一味可使心神回归身体的安神汤。

所以这道小甜汤,非常适合心肝血虚、阴虚、血虚体质的人群使用。

表现为烦躁失眠、心情焦虑、抑郁、精神紧张、疲惫、健忘、无法集中注意力、易受惊吓、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心慌、哈欠频繁等症状。

-插播小广告-

担心买不到优质材料的朋友,可以看过来了!

这里有来自河北的淮小麦、宁夏的甘草、新疆的大枣,均为道地产区。

没有随意拼凑,各原材均合理配比,采取湿法制粒技术,浓缩甘润平补的精华,渗透融合。

方便的定量袋装,泡水后溶解快速,无需煎煮,即冲即饮,既有小麦的清香,也有大枣厚实的甜香气,能让人感到安宁。

广告

小贴士:此方血糖高、血糖不平稳,以及痰湿重的人慎用。

01 按揉合谷穴

小满,雨水渐多,今年燥金的特性,也经常会出现“倒小满寒”

再加上平时吹空调,吃点冰淇淋、冷饮、水果,脾胃不好的人就很容易被寒湿侵袭,出现腹痛、腹泻

合谷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刚好能止痛止泻、疏风解表,缓解此类症状。


【位置

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正对虎口指蹼缘上,屈指,拇指尖所指之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此穴。

不仅如此,合谷穴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1. 可以缓解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

  2. 面口合谷收,可用于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面瘫等症

  3. 疏风解表,可以缓解发热恶寒等外感病

  4.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炎等妇科病


方法】

将一手的拇指指尖,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上,由轻渐重地掐压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日2次。

02 易筋经功法

小满节气的易筋经,我们推荐大家练习心包经——恨地无环式

这个阶段重在调节情绪,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

此式主要锻炼心包经,可促进心系疾病的康复。

每个动作锻炼到位,长久坚持练习后,可以明显改善心悸,胸闷,心烦等心胸病症,肩部及手臂挛痛等问题。


夏虽热烈,阳气开始充盈满满

但绽放的背后,却是以消耗为代价的

小得盈满,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

也在告诉我们,无论是养生还是做事上

其实不需要太满,小满即为圆满

领悟养心静气的从容自得

少消耗就是最好的补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心不妨试试小麦,搭配三组“食对”,养心气、养心阴、养心阳
5种养心安神药膳
【每日一味药】龙眼肉
当代名医'助眠'金方:每天喝几口,宁心神,睡得香,最多1块钱
​一个最简单的补心血办法,让你和失眠说再见!
助眠安神补气血,粥汤两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