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雁门关
四年前的今天,黎明的风,凉爽澄澈,伴随我们一路向北。

走出去很远都是一眼望不尽的平原,各种农作物沐浴着朝阳,欣欣向荣,喜气洋洋。突然想到,当年来自北方的敌人全是骑兵,一旦雁门关被攻破,潮水般的军队来到这里,完全就是水银泻地般,可随意冲杀,如入无人之境,自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遥望雁门关,山高不可攀。相传南雁北返,无法飞越山巅,只能从山间缝隙之中通过,谓之“雁门”。我们从驿站开始往上爬,地势渐渐升高,远方的安详尽收眼底,让人不禁也生出提枪上马保护这一片土地的豪迈。

我们计划从南进入雁门关,而后继续北上到大同。这一条线路,历来是中原政权抗敌的激战之地,也是北方民族南下的必经之路,据说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历史记载大小战斗有1700多次。其中有许多次“雁门关大捷”。

距今最近的一次雁门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10月。八路军两次伏击日军,毙伤敌军5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980年,辽国十万大军南侵北宋。杨业留副将守雁门关,自己率数千骑兵走小路到雁门北口,自北向南发起攻击,击毙辽军主将,辽军大溃,逃至大同。

681年,薛仁贵镇守雁门关。突厥大军来犯,问唐军统帅是何人?薛仁贵摘下帽子,声称是薛仁贵,突厥人不敢与之交锋,调头撤退。薛仁贵挥兵追击,斩首万余,取得大胜。

公元前246年,赵国大将李牧屯田雁门,面对匈奴挑衅坚守不出,同时积极练兵。时机成熟时,让老百姓遍地放牧,吸引匈奴大部队来劫。李牧诱敌之后左右两翼夹击,一战歼敌十余万。此后十几年,匈奴不敢再犯。

难怪李贺说:塞上燕脂凝夜紫。那一腔又一腔热血洒下来,反复浸润这片土地,原本的土黄自然被染成了猩紫。

让我们温习一下《雁门太守行》吧!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四面边声连角起,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听说有些声音建议将这首诗从语文课本中剔除,理由是最后一句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我只想说这些人的脑子一定是被驴踢了,要不他们就一定没来过雁门关。

由南进关,有一段路仍保留了当年的原始风貌,裸露的大地上,深深的车辙清晰可见,崎岖艰险,路长且难。走在这条路上,也许会踩上蒙恬的脚印,也许会捡到李广的箭头,也许会听到郭子仪的马鸣,中华第一关,浓缩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勇烈奋发,万言难书。这样的精神财富,在哪个时代都是闪闪发光的。要我说,一首《雁门太守行》还不够呢!

正好,也顺便学习一下《雁门太守行》的来历。它原本是汉乐府的曲名,到南朝时梁简文帝萧纲第一个用此曲写了两首边塞诗,其二读来感觉与李贺遥相呼应,帝王与文人,相隔三个世纪,都在唱着同一个主题。

       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
       枥马夜方思,边衣秋未重。
       潜师夜接战,略地晓摧锋。
       悲笳动胡塞,高旗出汉墉。

不知道这首乐府究竟是怎样的曲调,对着长城上的罡风,望左是绵延不尽的长城,望右还是绵延不尽的长城,我在风声里也胡乱吼了两声。此景,必有此情,感谢千年来护佑我们的忠魂。

要问忠勇魂何如,雁门山边骨成灰。




附 2016年7月13日 旧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长城关隘之雁门关,其中一位守边将领的命运令人扼腕叹息
在历史的皱纹里穿行
《雁门关》三律
雁门关上,雨中读诗
长城上惊险的关隘,有罕见的古代交通规则碑,堪称中华第一关
稷山 吴慧斌//凭吊雁门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