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暮色里的父亲 | 每日好诗

第350期每日好诗点评揭晓

暮色里的父亲

广 炎

鸡鸭已经回笼,晚饭尚未做好
父亲一个人坐在堂屋前的藤椅上
看远山的钝牙,慢慢啃食一颗鲜红的柿子

眼前是没下完的棋局,更远处
是一地庄稼和一堆荒冢——
他习惯了跟自己下棋,和泥土里的亲友谈心

地下的村庄正日渐壮大,地上的村庄
却越发瘦小,车前草收割了进村的小径
偶尔有脚步声传来,他眼里便惊起几只水鸟

诗人简介
广炎,广东茂名人,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于深圳市某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在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论文数篇。

 最佳点评

仕凡

  
暮色里的父亲,一语多义,描绘的不仅是暮色,也指向父亲所处的暮年人生和故土的逐步隐没。同时,肉眼可见的日常与语言描述方式的反常(亦或称为陌生)相互交错,提升了诗的整体质感,给人置身其中而又抽离之外的双重审视意味。“鸡鸭已经回笼,晚饭尚未做好/父亲一个人坐在堂屋前的藤椅上”,一幅落寞的乡间日暮独坐图,“看远山的钝牙,慢慢啃食一颗鲜红的柿子”,一反寻常描述,用充满动感和画面感的语言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钝牙,啃食,鲜红的柿子,似乎隐喻着被生活日益消解、磨损、曾经年轻的父亲。如今虽已年迈,但人生这盘棋还没有完,“他习惯了跟自己下棋,和泥土里的亲友谈心”,有嫌直白,却藏匿着一股隐约的感伤。然后由泥土想到地底,视角扩张,抽生出新的思考向度,“地下的村庄正日渐壮大,地上的村庄/却越发瘦小”,暗示岁月无痕中故园和旧人的状态,以“偶尔有脚步声传来,他眼里便惊起几只水鸟”收尾,带着一丝跳跃的灵气。整首诗贯通独留老人的心理与晚景、村庄之间的联系,他们守望土地,凝视不断流逝的时间,虚实交接,有记录之味,亦有反省之思。

经编委会评选,仕凡(来自微信)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同时感谢 江西好儿郎(来自微信)、蔡淼(来自微信)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学习参考!

中国诗歌网每周向网友有奖公开征集点评,参与途径有两个:登录www.zgshige.com 找到相应诗歌页面留言;或在公众号征集读者评论的文章留言。编辑将综合网页和微信的点评,选取最佳评论者发放稿费300元。

        

江西好儿郎

”的点评


《暮色里的父亲》描绘了一个乡村父亲的日常。“看远山的钝牙,慢慢啃食一颗鲜红的柿子”,将远山比作钝牙,将落日喻为柿子,慢慢体现时间消逝的速度,化抽象为具象。第二节写父亲习惯独处,和第一节遥相呼应,两者都体现了父亲的现状。庄稼、荒冢、车前草……这些乡村常见的意象,突出暮色里父亲所处环境的孤寂,以致于“偶尔有脚步声传来,他眼里便惊起几只水鸟”。父亲不知道来者是谁,水鸟的惊飞却透露出父亲的惊喜。全诗层层递进,如电影镜头一般,从坐着到惊起,既是状态的起伏,也是心境的变化,以长久的静衬托一时的动,构成父亲形象和情感的一次质变。


蔡淼

”的点评


浓烈的乡愁让人感同身受,视觉不断转换,但暮色中的父亲却始终是一个人,营造出一种巨大的乡村孤独。第一节写父亲看见鸡鸭归笼,却无心于晚饭,第二节将视线转移回土地,庄稼和荒冢是一条必由之路,从种庄稼到走向坟墓是必经之路,从地上走向地下亦是如此。大地是棋盘,老人是行棋者,自然而然地吐露出老人想“和泥土里的亲友谈心”。第三节再将视角收回,通过地上和地下两个村庄概念加强对比,衬托乡村的衰败与无奈。最后一句,将老人的视线再次推向远方,从听觉的“脚步声传来”到视觉“惊起几只水鸟”,所指无疑是老人的心迹和牵挂。行墨至此,恰如苏轼所言: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暮色
【南山】当暮色穿过村庄(诗歌)
【精华荟萃】徐文霞:让心灵做一场英勇的神游(51)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2.8.14
第92期诗评专栏:亲口尝梨知酸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