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缓解中考的“职普焦虑”,从提高职校水平入手

2月8日,浙江省教育厅官微公众号转发了《人民教育》2022年第2期刊发的文章——《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浙江教育政策取向》。该文章谈到:浙江省中考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只占50%-55%,这意味着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将升入职业高中。家长的“中考焦虑”远超“高考焦虑”。对此,浙江要结合共同富裕社会对于“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升学通道——要么扩大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要么扩大职业高中升学比例。(2月8日 澎湃新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中等教育遵循了“职高与普高的55分流”这一原则,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规模大体相当。这意味着,初中毕业之后,有一半的学生无缘高中,而只能进入职高。当然,在具体执行时,各地教育部门都提高了高中招生比例,有的职普比仅为“4:6”或“3:7”。

可是,即便只有35%的学生进入职高,这也能触动学生家长的焦虑之心,毕竟,大家都想让孩子上高中,然后考大学,而不是早早地进入职校。尽管进入职校后,也能参加高考,但职校生考入大学的比率太低了,再加上大多数的学生在职校学不到真实本领,毕业后也是瞪眼瞎,这更增加了家长抵触职校的情绪。所以,中考的竞争比高考更激烈,家长也就有了“中考焦虑”。

“职普比”的存在,的确给了初中学生家长极大的压力。有人建议取消“中考分流”,让大家都能进入高中,公平地参与高考,缓解家长的焦虑。比如今年的两会上,广东的政协委员就建议,大面积增加高中学位,有条件的地市普及高中教育,乃至取消中考分流。

诚然,中考承担着职普分离的过滤作用。可是,完全取消中考分流,让所有的初中生都进入高中,就能缓解家长的焦虑吗?恐怕也未必。如果取消中考分流,只不过是将“中考焦虑”推到了高考,加重家长的“高考焦虑”。事实上,家长的“中考焦虑”源于对职业高中的不认可,因为中职对口升级的几率低,考入大学太难。在大家的心目中,只有普高才算是高中,职校仅仅是兜底教育。

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不认可,主要还源自于中职生的就业不理想,毕竟,对于大多数的中职生而言,考大学遥不可及,就业才是最现实的选择。然而,职校的办学水平不高,管理不严,学生学不到真实本领,就业就成了大问题。如果职校的办学水平高,毕业生抢手,就业后的工资待遇不错,那么,家长们也不会歧视职校,也愿意让孩子进入职校。

完全取消中考的职普分流,这不现实,也不符合我们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从这个角度看,缓解家长的“中考焦虑”,既需要增加高中生的学位数量,提高职校生对口升学的比率,更需要改善职校的办学条件,提高职校的办学水平,形成职校特色教育,增加职校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一点,不仅浙江省需要关注,全国各省都需要认真对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选择职高?选择普高?
孩子成绩不上不下,是去上普高还是职校呢?
职校、职中、中职、中专、技校、职高、高职、高专、大专啥区别?
幽林默记【13】——皆大欢喜的“妙招”
中考定乾坤:"腰斩"少年前程的决断有多偏颇?
考不上高中,能去哪?我们不是否认淘汰,而是给那些人找个出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