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违法“种草”入《指南》,有何意义?

违法“种草”入《指南》,有何意义?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出台《商业广告代言行为监管执法指南》,针对“直播带货”“种草”等变相商业广告代言行为的性质界定、监管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范指导。《指南》还将明星、网红“种草”等行为纳入监管范围,明确以“种草”等形式变相发布商业广告,导致消费者不能辨明其为广告,并被广告内容欺骗、误导的广告代言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4月12日            《扬子晚报》)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或小红书上发布消费体验,向粉丝、网友推荐商品或服务,激发粉丝网友的购物欲望,这被称为“种草”。如果发布者的体验是真实的,倒也无可厚非;不过,很多人反馈称,他们受“种草”误导,并上当受骗。

互联网时代,现在的青年人受“种草”影响较深,小红书、直播间等平台,成为年轻一代消费者购物时重要的参考渠道。很显然,“种草”就是一种变相的广告,既然如此,就要遵守相关的法规,比如《广告法》,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哪怕“种草”的阵地是网络,“种草”者也应遵守相关的法规,为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担保,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如果“种草”者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且给消费者造成财产身上或身体伤害,那么,法律就回站在消费者一边,支持消费者维权。现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出台的《商业广告代言行为监管执法指南》,更是非常明确的指出:发布虚假广告的“种草”,就是违法行为。

既然已有法规管理“种草”行为,江苏为何又出台《商业广告代言行为监管执法指南》呢?在笔者看来,出台这个《指南》,既强调了“种草”的行为的广告属性,又让执法管理更加名正言顺。之前,消费者别“种草”误导,可能需要走法律途径维权,但现在呢?市场监督局可以依据《指南》,就可以严惩违法的“种草”者,为消费者维权。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可以降低维权成本。

从法规到《指南》,这不是惩处的降格,而是监督机构的进一步明确。违法“种草”入《指南》,有利于监督部门将监管前置,使监管部门能积极主动地帮消费者维权,而不需要消费者走到法律维权的地步。我们不一棒子打死“种草”,但是,“种草”者要为自己的广告行为担责,这是毫无悬念的。愿“种草”者好自为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的短评,欢迎探讨!
《商业广告代言行为监管执法指南》
一定要收藏的电话☎️99%能用得上
范俊刚:全民打假“百变专家”,“神医刘洪斌”们再戳监管软肋,消费者不能再装睡!
让消费者都成商家敬畏的“神秘买家”
机构与达人带货的广告合规指引|审判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