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正英|大美宝地—全国书画名家学术交流展

【艺术家简介】

郭正英,号牵轼、苏柯、祁连山人。别署莲湖草堂、千石楼。自幼喜好书画艺术,师从周韶华先生。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名誉会长、国际当代艺术家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高级研究员、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国西部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名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孔子画院名誉院长、北京百仁书画院特聘专家、李可染画院研究员、甘肃国画院名誉院长、甘肃天山书院名誉院长、内蒙兴安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黑龙江黑河学院客座教授、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新水墨研究会顾问、文化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印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导师、《中华英才》杂志社艺术顾问、中国中外企业家联盟名誉主席、京津冀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民族百花奖”第四至十届评委,“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第二、三届评委。

曾赴俄罗斯、印度、埃及、韩国、日本、新马泰、乌克兰、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和艺术交流。

【作品鉴赏】

跌宕有致.  趣味盎然

一一郭正英山水画简评
 李知宝

十年前,我应邀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举办的一个大型画展,来到向往已久的内蒙古鄂尔多斯,虽未见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但却在这次画展中惊奇地见到一幅约两米高、十几米长的描绘大漠胡杨的巨作,它深深地吸引我倘佯于画前.观摩良久,流连忘返。

胡杨那集枫、杨、柳三叶系于一身,,耐贫瘠耐严寒耐干旱耐寂寞,无水逾百年不死,死后数百年不倒,倒后千百年不腐的神奇传说,透过眼前这幅鸿篇巨制山水深深地振撼着我。虽是画作,我却似乎听到了它们低声细数风雨沧桑之后的美丽传说,传颂着胡杨那千年不朽之诗篇。又仿佛听到了远古沙场上将士征伐的啸声,令人心潮澎湃,思接千古,感慨万千。

一年多后,我亦自喜马拉雅山下进抵京城,荣幸跻身于郭正英先生旗下,"云游四方",零距离观摩郭先生挥毫泼墨。相交日久,则相知愈深,心有感悟,不忍堰塞, 非不吐不以为快也!

 郭正英先生其人其貌堂堂,其品煌煌,慈眉朗目,青颊赤唇,英气岸然。和善洋溢却不掩坚毅,空灵清澈又稳重持成。与其面对,心胸舒畅,真诚坦然。他眼神里似包裹着一缕既熟悉又陌生的光芒,深邃犀利又蔼然可亲,令人讶异。出门聚友,他必是令人盼顾,簇拥左右;茶余饭后,引吭高歌, 声情并茂, 余音绕梁。兄弟情结则情牵冷暖,语意殷勤。正其实,此时的正英先生早已是多项国家级美术大展的评委要员,而他与我的交往中,一直是那么谦逊、低调、亲和。但他眼神里那缕若隐若现、熟悉又陌生的光芒,却时刻直抵我心且温暖如初。



     时下,郭正英先生的艺术成就已汇溪成海、积土成山,声名远播。他的山水画艺术,巳是一个介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清明世界,是遥远的古老传说和西部戈壁沙漠的牧歌相融合的笔墨天地,是他内心对自然、对生活的种种怀想与感悟。早期,他曾潜心专注于西部山水与胡杨的创作,展示了他对于故乡祁连山脉神山圣湖和胡杨精神的深深挚爱。无论是春是夏或秋或冬,亦或是朝朝暮暮,朗月红日,大漠胡杨都能在他的心灵和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一页。他长于删繁就简,统摄提炼,随性挥洒,精微收拾。在当今大写意山水画中自成一格。

      
平时,他气定神闲,儒雅随和。而当他手握如椽画笔,挥毫向纸之时,便会凝神静气,吐纳天地,激情四射,神彩飞扬。如棋手布弈,下笔不以物象造型为先导,而以精神为引领,思接千载,意连八荒,聚天地于形内,措万物于笔端。寻觅不得不鸣之语,酝酿不得不发之情。积于胸,如水积坝,水高坝溃,便抓笔,饮墨,泼彩,走纸,逐物。故其画之情状跃然纸上。正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真的是做到了凡画家动笔之前,进入一种虚静空灵的状态,唤醒此刻心中意象,主体意象远丰富于客观物象,笔下景物自然获得了 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之情状矣!


      
在画面构成上,郭正英先生不拘陈法,常破常新,不一而足,无常态,亦无常形,化肇无极。情之所至,笔之所趋,大开大合,大破大立。爱求奇绝冲突之险峻,复化“峰回路转”之平和,更得“柳喑花明”之惊喜。经营画面达到通达透彻的境地,构图复杂多变,浑然天成,辅之以色彩造境,节奏交错,揖让呼应,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的画面构成张显独特性与严谨性。在他的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大气,是笔随意动,是气息通透而连绵不绝。他有意不去雕琢于一片具体的东西,也没有拘泥于什么细小的物象,然而好多意想自在其中。大气而统一,充满生命气息 ,融古贯今。

中国人说气,是既抽象又形象的。所谓的气,可以理解为生命之气。说一个人气象不凡,就是指他的生命之气旺盛。道家说,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懂得气,它既是万物的本原,又是万物的本身,同样也是艺术生命的感悟。所以,可以说,中国画随着气的美感而动,无与伦比。虚与实必须通过气的往来。中国画不能画得太腻,又不能画得太空。这时的郭正英,深悟此道,他将他早年对自然的观察、对祁连山故乡的思念和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对西部奇异多姿生态的记忆都融汇贯通,一任天马行空,笔走龙蛇,让所有的绚烂归于他现在的平实。而此时,在他的笔下.径直灌注了一种纯真的生气 , 这是,一种天地间的真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达到了“物心灵化”的性情之境。

据传,在喜爱郭正英先生作品的爱好者中,曾有人窃窃揣摩,认为郭正英先生的画作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而又出乎意料的境界,定是得益于正英先生手中那枝如刺猬展箭丶如张飞扎须般的鼠须紫毫,以致郭正英先生的那支“马良之笔”竟不翼而飞,无处寻迹也去。

中国山水画自元以后,水墨写意扶摇直上,蔚为世界绘画之魁。传统的笔墨程式,本身就是绘画内涵,它主要运用了宇宙中的“两极效应”,如:阴阳、虚实、纵横、浓淡、大小、轻重、长短、干湿……生宣纸的积、染、化是所有纸质中性能最卓越者,它层次丰富,反应迅速,变化多端,效果总是出人意料的奇妙。墨分五色、典雅高古,更有那墨气淋漓瘴犹湿的黛色是任何色彩都望尘莫及的,所以才有“水墨至上”之誉;酣畅而又遒劲内敛的笔线,起讫分明,波折有致,其魅力足以穿透时空,流传千古……,郭正英先生谨守此道, 一如既往地踽踽独行,跋山涉水,在神州各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拜名师、访高人,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他深入草原大漠丶昆仑祁连、黄土高坡、神湖秘境、烟雨江南等等地方,虔诚遵循中国山水画之师造化遗训,深切感悟大山大水的美丽及其内在精神,潜心对景写生,追求天人合一之境界,产生了一大批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令人惊讶于他思路广阔,才情横流的智者本色。


些年,在北京举办的一次以北派山水画为主题的画展上,郭正英先生出人意料地展出了一幅巨幅水墨作品,在高手云集、精品叠出的展场里,这幅大作格外引人注目,好评如潮。可他本人却并不觉得满足,直言时间太紧.多有不足, 未能尽意。而在下却不以为然,反而将此作视为其具有转折意义的经典,瑕不掩瑜。因为这画好就好在于它生动有力地表现了画家内心深处潜在的创新活力——把对北国风光的感受融入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艺术表达。即它没有单纯强调题材本身的具像意义,没有把北国山水符号式的物象生硬地塞入画中。而是选择了一种具有现代感的构图,把传统的高远、深远结构和现代焦点透视合而为一;它同时捕捉了自然的真实和个性化感受的存在,又充分发挥了水墨单纯隽永、浑厚质朴的特色与张力;它的画法风格完全是传统的,却又具备了鲜明的现代感。这幅《白石山神韵》大作,在不经意间,兀自彰显了画家独到的才情,也预示了画家后来更大的成功。

 近些年来,郭正英先生的创作题材不断拓展,表现技法更臻成熟。在1998年至2010年期间创作的《梦回祁连》、《守望胡杨》、《寄情草原》、《醉梦大漠》和《纵情戈壁》等系列作品中,他有时用墨浓重,墨气淋漓,墨现五色;有时则细笔勾勒,甚少皴擦,维妙维肖;或线面结合,皴点并用,方圆相融,秀拙相生。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尤长于以胡杨入画,以树造形,以树塑意,树枝如银钩铁画,苍劲恣肆,老.辣而无火气;枝叶斑驳而不散乱,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在描绘草原景色、大漠风光中的构图上或全景式描绘,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讲求变化。画风纵横捭阖,不拘成法,直抒胸臆,极富个性。笔法、墨法灵活多样,流畅恣肆,收放自如,既讲法度,又尽变化,呈现一种郁勃的气韵和诗境。不经意间渐入佳境,基因突变式地进入了既有传统文人气息又有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中。 这种水墨与青绿、写实与表意、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中西兼融的丰富样式,在画家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勾划出了中国山水画形态标志性的分野,并且这种分野表明了中国山水画在文化意义上的重大转型。尽管这种水墨艺术实践的探索和理论思潮的初创过程是漫长的,但其历史贡献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在水墨山水画形态的内在机制中,充满了哲学的沉思。艺术精神的进一步开拓、物质媒材的自由发挥以及思维与技法的突破,这些因素都积极地促使山水画的水墨形态成为绘画的主流,将画家艺术生命价值融入艺术创作中,亦作为绘画的主体意义之所在。


在郭正英先生创作的《昆侖归牧》中,他以纯粹的湿墨法描绘中景和近景,而以胭脂朱砂等暖色表现远山。主峰部分稍加勾勒皴擦,远山部分则以爽利劲健的线条和没骨法来描绘表达,这也恰好暗合了六法中远山无皴的祖训。这幅作品画面构图饱满,虚实相兼,轻重得体,开合有致。写山峦叠嶂,阴阳相合,丘壑结体严谨中又不失虚灵多变,浓淡兼施,在整体中求笔墨丰富与变化。一群牦牛如精灵般穿行其间,极具动感。山川静谧,蹄声震谷,烟岚浮动,乾坤朗朗,冷暖相映成趣。不同的笔墨元素构成了画面的节奏韵律和动静合一的笔情墨趣,画面清润苍郁,意境幽淡而高远。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提倡要画其景更要画其情,画其灵性,只有得山水之灵性才能得山水画之真谛。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真性情, 它来源于自然的蒙养和生活的锤炼。郭正英先生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不懈的写生中汲取自然的蒙养,转化出有新意的图式,大踏步地进入了山水画创作的新领地, 突破常规, 将山川野岭的宏大气场带进自己创作的小景中,营造出了中国画特有的意韵。

题材的思想性是创新中的主体。一切艺术作品,都应具有时代思想和时代精神。旧思想,旧题材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不再能适应新时代和新风尚了。里旧外新或旧瓶装新酒,都不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创新。当然,严守规矩,不越雷池,为古人所囿也是不对的。但创新,并非不要传统,而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革新创造。画贵创造,反对因袭。创新不能简单看,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技法,从风格到意趣,都要创新。郭正英先生近期完成的系列作品中,自觉摆脱了那种惨淡经营中的传统构图法则,代之以崭新的视角和独特的笔法,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作品总体上呈现出浑穆气局。他从两个矛盾的角度不断突进,一方面,既保持笔与墨的媒介特性,又虚化笔与墨的实在性,追求画面实中虚、虚中实的感觉,如1998年完成的《寄情草原》系列;一方面又利用笔与墨的原初属性,构建画面的多重空间,形成类镜像感的关系。如2006年的《纵情戈壁》系列。而在2005年里创作的《守望胡杨》系列中.则营造出墨气淋漓,阴阳晦明,变幻奇谲,浑厚苍润、笔酣墨饱的丰富效果,不经意间衍生出一股摄人心魄的魅力。他描绘异国风光、古堡楼台、春日水滨、乡村山寨等景致穷妍极态,彩丽竞繁;他刻画古木寒林、苍苔幽径,寒气满纸,再添上一裕固牧女赶着牛羊踽踽斜行,更显天地寂寥,诗情充盈。

刘勰《文心雕龙》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人与自然和谐的沟通,可带给人一种情绪和心境。在郭正英先生创作的《湿地水流西》中,他以象征草原湿地、天然氧吧特点的绿色为主来营造画面,一条涓涓溪流似乎是来自遥远的天际,它婉延曲折,带着天光云影、叮叮咚咚一路欢唱,滋养大地,它龙蛇起伏,神变无穷、幽微难测。将大草原的广阔幽远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题材的创作,是没有古人粉本作参照的,郭正英先生通过对大自然的悉心观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涓涓流泉巧妙地安排布局,让流泉呼应衔接,前后缭绕,相互顾盼,毫无截断僵硬之感。将空旷平远的草原表现得峰回路转, 跌宕有致, 趣味盎然。使观者联想到画外有画,给人以可行可游可居的感染力,达到了画人合一的效果, 彰显了郭正英先生“惨淡经营"、化险为夷之能力。


      在郭正英1998年和2006年、2010年期间创作的榆林麻黄梁写生和那几幅水天一色的新山水作品中,尽管所描绘的景致大异于前人,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了《溪山行旅图》的雄浑,感受到了《万壑松风图》的森然。
从这几个系列的作品里,我们也看到它们既有马远那样“致广大”的宇宙气象,又有王蒙一般“尽精微”的特写镜头,充分展现出造化之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郭正英先生山水画创作中的苦心追求与快乐。他以极具个性化的语汇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令人感到清新舒畅、心旷神怡、遐思不止。

 如今,郭正英先生正值盛年,身笔双健,佳作叠出。百忙中又倾心课徒授业,真的是桃李满天下,佳话遍人间。回望故园风景,不觉春暖花开.阳光和煦。又该把酒问青天,更上一层楼去也!

诗曰:

草绿河开冻,

山青骋紫騮。

风和花郁郁,

日暖鸟啾啾。

画图寻新景,

词章忆旧游。

明朝何处去? 

柳下问归牛。

 / 2023年4月于北京东城之墨海岩田

【景点游玩】

【美术馆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水墨黄山:众家品评郭公达
2017百花迎春作品展播【第四期】:孙海青、化建国、钱宗飞、郭正英、何纬仁、谢天赐、吕绍福、陆天宁、...
郭正英:瀚墨弄潮西域情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一):宋、辽、金士人画 -----2
现代山水画名家林德坤作品欣赏:极具诗情画意的山居小景
厚积笔墨觅新境 ---张晓凌谈盛鸣的山水画创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