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禹治水

翻开世界各民族的远古传说,很多有大洪水的故事,比如圣经里的诺亚方舟的故事;苏美尔人神话中众神之王恩尼尔降下大洪水消灭人类的故事;玛雅神话中天神降下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等。

我们华夏民族也有大洪水泛滥的传说,那时候还是尧在位的时代,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尧的大臣们都推荐鲧去治理洪水。

鲧是中国历史上建造城郭的第一人,因为造城有功,尧把位于嵩山附近的地封给了他,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故后人称鲧为“崇伯鲧”。

因为鲧擅长筑城,因此他自然就想是不是能像筑城那样,用城墙(堤坝)把洪水挡住,俗话说的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另外,在神话传说中,鲧偷窃了天帝的宝贝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这样就有了筑坝的神器,于是,鲧信心十足地出发去治理洪水了。他带领人民在各地修筑堤坝,把洪水挡住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到了鲧治水第九年,洪水又来了,各地堤坝纷纷垮塌,百姓们被洪水淹的更惨了,鲧治水就这样失败了。

舜登上帝位后,责怪鲧治水不利,把他流放到羽山,鲧后来死在了那里。

处理了鲧,洪水还在肆虐呢?舜还是要找人来治理洪水,他也召集大臣们商议治水的人选。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于是就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大禹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怀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考虑到治水任务复杂繁重,舜又派伯益后稷两位贤臣协助他的工作。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开始了治水研究,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经过细致的考察分析,他吸取了父亲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民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为了不耽误治水工作,他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治水的需要,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他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引入四海,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原居住,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gǔn)治水,鲧用雍(yōng)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duó)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翻译成过来就是:

  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家被淹,房屋被毁。尧任用鲧来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后来舜用禹来治水,禹划分了九州,采取疏导的办法,带领老百姓疏通多条大河,筑起堤坝,建了多个蓄水的湖泊,勘测了多座大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制伏了水患。他们两个人治水,一个成功,一个失败,那是因为采用的方法不同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禹治水[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
从大禹治水看历史:同是三皇五帝为什么是大禹建立了第一个王朝?
山海经中发现大禹家族治水的重大秘密,如果被证实,或将颠覆认知
大禹父子治水是神话?真实文献告诉你,大禹父亲鲧为何以堵治水
中华文明下的第一个王朝
朱先贵:黄河与大禹治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