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影留迹】《大宋提刑官》 十案十记
userphoto

2022.12.25 浙江

关注

第一案 孟良臣被害案

★全剧的开头,是宋慈和岳父关于是否开棺验尸的对话。开棺即冒着推翻前官定论的风险,不开则不足以查明真相。这是个梦境,但在这个梦里,观众第一次记住了全剧顶天立地的五个字:人命大如天。 ★孟良臣求官,作为好友的宋慈是不赞同的,但确实合情合理。要想修身治国平天下,自身有本事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人扶持,不然空有才学而无用武之地。这个案子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 ★宋老推官误判冤案,服毒药在儿子完婚之日自尽。“终身不得涉足刑狱”的遗言,在父亲是对自己的失望。类似的话在全剧终了时又一次出现,只是儿子是因为对这个官场失望,这是后话。 ★宋慈人生中审理的第一个案子是好友被害。至交之死,偏偏遇上了扑朔迷离的人际和案情。身边人难辨忠奸,证言证据难辨真假。再说,不是找到人证物证就可以结案,背后的利益纠葛,才是最难的部分。 ★宋慈和岳父一直有隔阂,可是能说岳父对宋慈没有恩情吗?没有他,宋慈可能连第一个案子都过不去。白衣一人,在证据链断裂的时候,仅仅靠推理,哪里有机会指证四品知州呢? ★两人的区别,宋慈愿做事不愿做官,薛既愿做事也愿做官,在做事和做官之间左右逢源。一开始宋慈对岳父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总是真心的,真心高兴,也真心不满,可惜后来再也难以坦诚相待。再敞开心扉的时候,要在岳父入狱那次了吧。————————————————————————————————————————————————————————————————————————

第二案 曹默杀人案

★从某种意义上讲,曹墨杀人案是只有8号陪审员的《十二公民》——从众口不一各怀异心的证言中去伪存真,找到最接近事实的真相。一年前的案子,判断真相实在太难,而且只有三天时间,难上加难。要不是“下海捞针”碰巧拿到人证物证,即使明知曹墨是冤,却也有心无力。 ★这个案子可能是本剧最长也最复杂的案子,同时也是最接近现实的案子。意外死亡远比被谋害更加常见,本应由人证物证推断死因,然而因为先入之偏见,一意孤行定为害命,按图索骥将罪犯、动机、手法等一系列本应是因的东西强加为果,看似荒谬,但现实中怕是不少。被发现还好,若是当时身便死,正是所谓“覆盆之冤,不见天日”了。 ★第一次看这个案子时,我觉得一遍一遍回放实在过于拖沓,细看一遍,才明白回放是什么意思。每个人提供的证言都存有私心,因此真假难辨,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吴淼水贪功结案,证言朝着最接近供词的方向来;唐书吏被戴绿帽子,于是一心认定玉娘是淫妇;王媒婆眼中玉娘无辜,证言有意无意美化玉娘。所以证言要用情景再现,只有情景才能举重若轻地表达出证言的细微差别。 ★吴淼水让我想到《官封弼马温》,有才无德不是最可怕的,无才无德却有权才最可怕。 ★“黑白只在翻掌之间,一笔就可以圈定死刑,岂能不慎!”“后果我非常清楚,削官丢职,赔上身家性命,宋某认了。”两句话,字字掷地有声。 ★佛经中说,扫地爱惜蝼蚁命,人命更是如此。一条人命的背后,要有多少无辜的人遭受丧亲丧友之痛,真是作奸犯科的人尚是如此,何况是被冤死的人呢?所以我觉得,《大宋提刑官》最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处处彰显“人命大如天”,而且在这里,所有人活下来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官吏和平民、嫌疑人和被害者、正直君子和刁钻小人,谁都不能白白送出性命。即使嫌疑人是平日无恶不作人人喊打的坏人,冤案也照样要昭雪;即使逍遥法外的是高官甚至好友亲朋,该归案也照样要绳之以法。这才是真正的“人命大如天”。————————————————————————————————————————————————————————————————————————

第三案 李唐被杀案

★相比上一个曹墨的案子,这个案子无论是案件本身还是叙述过程,都更加触目惊心。曹墨的案子里,亲情是最可信的爱,即便爱是以把孩子推上绝路为代价;而这个案子里,连二十多年的父女之情都是不可信的。 ★这个案子讲了两种情感,一是父女之情,二是夫妻之情。案中是和魁与倩娘,李唐和妻妾,案外是薛氏父女,宋慈夫妻。开始时绣花女自杀和落水,如果仅仅看到这里,或是仅仅看完这个案子,会觉得这是赵捕头出场的引子,既带出了人物又表现了第一印象。但这个情节,几乎是全剧最大的伏笔之一。 ★这个案子的伏笔还有很多,宋慈嘱咐英姑翻看陈年旧案,前任县官只批了“死无对证”的案卷,既是工作作风的对比,又是后续破案的突破口之一;不倒翁这个礼物,更是全剧翁婿关系和宋慈为人性格的关键点;有名的“滴骨辨亲”,也发生在这个案子。 ★《大宋提刑官》极其喜欢写道貌岸然看起来正义凛然关键交锋时刻还反咬一口的人,大概真实的坏人,尤其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坏人都是这样。虎毒不食子吗?为了一座庄园可以对女婿痛下杀手并嫁祸于女儿。英姑说宋慈嫉恶如仇,可是只有嫉恶什么都不能解决,还要有智慧,有权力,甚至有手段。宋慈有智慧,不想用权力,不屑用手段。于是这个案子终结之时,也是《洗冤集录》撰写的开始。三尺白绫,洗冤尽暴,编剧把这部技术性的书籍推到了人格和历史的高度。 ★与全剧诸多案件相比,这个案子不算沉重,也不是最复杂,但很着重地写了宋慈这个形象:不善表露亲近之情的丈夫、对岳父敬而远之的女婿、为民请命智破奇案的刑狱官员,幽默地妙断家务事的普通县官。大多数时候,这个内心细致而敏感的人不会也不愿表达感情。无论对谁,义务和责任是首位的,即使表达感情,有时候也是责任的需要。但这不是淡漠,亦非绝情,就像沉默的火山,一旦喷发,就惊天动地。————————————————————————————————————————————————————————————————————————

第四案 城南抛尸案

★如《大宋提刑官》这种剧,要一点一点看,一旦跳戏,多多少少就会漏掉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剧情,无论是案件本身、人物关系还是人性纠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之前的案子相比,本案虽然也曲折,但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杀人手法,砒霜下毒、移尸城南,仅此而已。相比之下,与人相关的东西要复杂的多,邹仁与崔妻杨月儿通奸,杀死崔成,嫁祸杨月儿其弟,一石多鸟,最终目的是为了霸占其家产,其心机之缜密复杂,其人之无情无义,昭然若揭。 ★然而这个案子的亮点并不在于犯罪过程和破案过程,而在于公堂上的对话。真相水落石出时,邹仁高呼“饶命”,宋慈给出了一段精彩的回应: ★“饶命!此时此地,你还有脸求饶命!此时此地你还心存侥幸!我问你邹仁,你杀害崔成时你想过饶命吗?你害杨易入狱时你想过饶命吗?你眼睁睁看着崔成喝下毒酒,如果你脑中但凡闪一闪'饶命’,你如何下得去毒手!今天该是你为你的罪孽付出代价的时候了,你居然想说饶命!你有这个资格吗!” ★这段话真是字字掷地有声。宋慈不是严厉苛刻的人,他默许杨月儿碰碑自尽以保全尸,说明他懂人之常情,但人情不能送给处心积虑而作恶多端的人。他们视别人生命如草芥,而自己死到临头时,却妄想获得一线生机,如果让他们活下来,对得起他们蓄意谋害的亡灵吗? ★可是,并不是所有作恶的人都会得到应有的处置。这个案子相比于后续,尚无钱权交易,善恶尚且有报,在之后的故事中,案情本身变得越来越不那么重要,权势和金钱,成了影响公堂之上案件定夺的重要因素。公平正义,在哪个时代,都任重道远。————————————————————————————————————————————————————————————————————————

第五案 毛竹坞命案与青阳县错断

★《大宋提刑官》一直是一个披着古装外衣讲现实故事的剧,每个案子在破案与推理的背后,都有直指人性与现实的一针见血。 ★这两个案子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讲了一个社会问题的两个方面。所谓一个社会问题,是指民意,或者说群体情绪,这也是这两天网络上议论的焦点。前一个案子中,群众的所作所为,来自于“好人一定不会干坏事”的先入为主,因此对真凶选择性忽视,对探求真凶的人恶语相向乃至编造谎言;后一个案子中,清官的错断冤案,来自于“坏事一定是坏人干的”的主观臆断,因此轻易定罪,险些让无辜之人死于非命而有罪之徒逍遥法外。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和无缘无故的爱在这里是说不通的,至少对于某件具体的事来说是这样。对于群体中的大部分个体来说,他们不知道当事人做过什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甚至无意于探求事情的真相,仅仅凭着情绪做出判断,在主观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拼凑甚至编造论据以自圆其说。 ★人命关天啊,这是该剧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可是有些时候,我们视人命如草芥,为得只是伸张我们主观臆断的所谓“正义”。这两天因为种种“非理性爱国行为”,几年前发生在西安的以抵制日货为由进行打砸抢一事又被翻出来讨论。想想打人的和被打的人都可能是曾经擦肩而过的人,还是很恐怖的,因为没有人知道身边陌生人的失控与暴力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被激发。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告诉我们,只要给羊披上狼皮,羊就可以凶残如狼。 ★从古至今,有太多事实告诉我们,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来说,没有主见随波逐流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被操纵思想而不自知,反倒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高尚而有见识得很。 ★不过,这两个故事都有还不错的结尾。第一个故事里,主人公是正当防卫,判定无罪;第二个故事里,知县知错能改,真凶得擒。而且让我们庆幸的是,知县没有选择自杀这样悲壮的赎罪方式,而是以归隐山林这样温和的方式表示自责,这在整个剧以壮烈悲情为主的人设中是很不多见的。 ★到此为止,这可能是该剧最后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了。从此,确定一个案件的判定结果,证据、推理,都退到了次要地位,权力和利益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该剧最为现实也最为悲情的部分,才刚刚开始。————————————————————————————————————————————————————————————————————————

第六案 梁雨生命案

★平心而论,在本剧的所有故事里面,这个故事应该算比较没意思的一个,无论是手法还是动机都平常,没什么让人震惊和感慨的地方。 ★倒是有一点,梁雨生这个被算计的替罪羊,应该怎么也没料到,通信了那么久的楼家小姐,到被害死之时也不知道,那些写出如此美妙清词丽句的人,不是她爱的富家公子袁生,而是这个教她弟弟读书的穷书生。 ★宋提刑说得有道理,梁雨生年过三十,其貌不扬,多年赴考不中,袁生是情场老手,风流潇洒,楼家小姐怎么可能心仪梁雨生呢? ★《红楼梦》里贾母讽刺当时的说书人,所说的那一套故事无非是某个佳人见了她心仪的公子,家也不要了矜持也不要了,抛家舍业跟着男子私奔。这套故事是俗,但也有个前提,无论是容貌、家业、才华、品性,公子总要有些什么让小姐看上的才好。 ★女子也一样啊,童话中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不过是童话,何况灰姑娘应该确实很漂亮呢。————————————————————————————————————————————————————————————————————————

第七案 李玉儿“被害”案

《大宋提刑官》中,宋慈有“三跪”,一跪自尽的父亲,三跪狱中的岳父,二跪就是这里,宋慈以讼师身份跪本案主审刁光斗。 至少在第一次看的时候,这里是我对这部剧肃然起敬乃至顶礼膜拜的开始。 全剧52集,刁光斗在31集时才姗姗出场,但纵观全剧,刁光斗的重要性不亚于宋提刑。良心作和神作的区别在于,良心作只要好好讲故事、讲好故事,就够了;而神作,要么针砭时弊,要么直指人心。《大宋提刑官》之所以不止步于良心作,刁光斗这个形象有一半以上的功劳。 刁光斗和之前宋慈所遇到的所有造成冤案的官员都不一样。吴淼水无才无德有权,白贤少才有德有权,刁光斗有才无德有权。他看得穿贾博古设下的弥天之网,也看得透官场微妙的生存之道,这是个高智商高情商的极端利己主义者。而且,对于刁光斗这个人,在《大宋提刑官》的主题贴吧,赞扬或者说向往其为官之道的评论占了大多数。这说明,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觉得,道德、正义、法制,都是对手,越能钻其空子的人越有本事。 兵者诡道也,能打胜仗的人,手段越卑鄙,人们越赞美其智慧。而儒士不同,他们相信法律,相信程序正义,有兼济苍生的理想。很多人拿宋慈和刁光斗对比,说宋慈不懂人情世故。怎么可能。破案这件事本身,不仅要靠证据的支持,也要靠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宋提刑手下无冤案,他怎么可能不懂人性呢?宋慈不钻营,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别了。君子有顾虑,顾虑名节,顾虑内心的正义;小人无忌惮,不怕王法不怕良知,钱权至上。看这部剧,看到后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庆幸还好这只是电视剧。然而真实社会中的钱权交易和物质至上只会更多,理想主义的一步步破灭也只会更悲情,只不过我们可能看不到也想不到罢了。————————————————————————————————————————————————————————————————————————

第八案 嘉州库银失盗案

宋慈难得有相谈甚欢的好友,最早的时候,是孟良臣,这个案子里又有个袁捷。只不过,把酒言欢其乐融融的场面只出现在两人刚刚重逢的短暂时光。案件告破之日,也是两人分道扬镳乃至视同水火之时。 袁捷这个人,他妻子说得对,真是个聪明人。他自己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将自己比作天将降大任的斯人,对自己狠得下心的人,对别人往往就更狠。盗库银这事,在一般人看来,得二十万白银而不被发现是最好的结果,而在袁捷看来,这不过是他进阶的众多通途之一。不被发现自可用钱打点仕途,被发现则嫁祸知州全身而退还能获得破案有功的嘉奖。狡兔三窟,他给自己安排了无数条后路,而在每一条路上,歌女、府吏、渔夫,那些凡夫俗子的生命,被一块块搬来做垫脚石,毫不眨眼。和袁捷相比,范知州只知敛财,又老迈昏聩,哪里是袁捷的对手。 袁捷大概就是刁光斗得势之前的样子。他敛财,不是为了花天酒地,而是为了用钱给自己铺开一张高枕无忧的关系网。在这些人看来,物质享受都是俗人热衷的事,对于他们来说,钱是工具,不是目的,权力、名声、地位,那才是远远超越金钱的成就。 坏人和坏人也是不一样的。低级的坏人,或者说不聪明的坏人,追小名逐小利,不计个人形象,为一点蝇头小利沾沾自喜,那些小偷小摸的人就属于此列;中级的坏人,如太平县的吴淼水、梅城的卢知州、嘉州的范知州,在百姓心中就不是好官,昏庸无道,敛财为上;高级的坏人都是聪明人,如刁光斗和袁捷这样的人,普通百姓看来都是好人,清正廉洁,秉公自律,但事实上,在他们看来,触犯他们自身的利益是最不可接受的事,为了他们想做的事和想得到的东西,国计民生、天理正义,统统可以抛之脑后。 说实话,这种案件的真相,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况且,即使看出来,既然已经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又有多少人能愿意继续追究呢?这样说来,袁捷碰到宋慈,是棋逢对手的小概率事件,是袁捷的大不幸,却是“真相”二字的大幸。————————————————————————————————————————————————————————————————————————

第九案 史文俊谋反案

这是全剧水最深的案件。恩怨埋藏十六年,前后近十位朝廷命官锒铛入狱,不仅是朝野震动,宋慈本人身上埋藏多年的谜团也得以解开。 一个人可以付出入地字号大牢和牺牲亲情这样的代价,去救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喜欢自己的人,只因为这个人不该死。 然而这个案子里涉水最深的人,是宋慈的妻子玉贞。 宋慈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也不善于产生感情的人,大概也正因为如此,他难得的向玉贞表达关爱和剖明心迹的几次,每次都让人觉得格外温暖。这个案子里,宋慈再为难,也不过是亲情和正义的冲突,他心里早已有了答案。而对于玉贞来说,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亲,两个最亲的人政治上对立长达16年,到史文俊这个案子里,甚至如果一人活下来,另一人就一定会死。这种取舍之痛苦,恐怕不是宋慈能比得了的。 正像宋慈在狱里所说的那样,任提刑官多年,自认慧眼识人能辨忠奸,却没能看到妻子如珠玉一般的见识和品质。十六年,难得她明理懂事,难得她知轻重识大体,难得她对父亲不卑不亢善解人意对丈夫支持信任温柔体贴。 也是红颜知己,而英姑又不同。英姑看宋慈,是落难的妹妹看救过自己的哥哥,有爱情乃至“非分之想”,然而感激大于爱恋,崇拜敬重多于“非分之想”,因此,她愿意用余生来报答,即使无名无分。 然而她这么想,不代表世人也这么想。她和宋慈的关系,果然如捕头之前的一句无心之言,被人捕风捉影,以致授人以柄,即使只是莫须有。 宋慈在体察别人内心方面还是很敏感的,他太清楚英姑的心思,也理解,也感动,却无能为力。 所以下一个案子里,宋慈错断案欲服毒自尽之时,英姑一声“宋慈”,实在是让人出戏。当然可以说这是表现情绪的手法,但是太刻意了,刻意到不符合观众内心的人设。英姑有时候语气和表情太故作聪明,太跳,就会让人觉得,宋提刑的红颜知己似乎不该表现出这样的性格,何况是这样僭越的称呼和语气呢?————————————————————————————————————————————————————————————————————————

第十案 错判竹如海

《倚天屠龙记》里,金庸写到“圆真此计是看准了张无忌的性子,教他明知是刀山火海,也要跳将下去”。 那么,刁光斗就不仅仅是看准了宋慈的性子,正如刁光斗所言,他看透了宋慈的办案套路、思维、方法,也看透了宋慈这个人的性格。竹如海案这个圈套,只能套住宋慈,宋慈也注定会中计。 金钱、名声、翁婿之情、身家性命,无数人拿这些或收买或威胁,都不能阻挡宋慈追查真相洗冤禁暴。所以,老对手刁光斗使出了杀手锏。 宋慈是人,不是神,他不是上帝视角,断案如神只是来自于他对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的判断。刁光斗看准了这一点,一手炮制了竹如海案,要验尸有尸骨,要人证有人证,要物证有物证,被宋慈错判入狱的竹如海,留下血书,含冤自尽。 宋提刑一世骄傲,只在“手下无冤假错案”几个字上,这是父亲用生命保全的尊严。刁光斗借宋慈自己之手毁掉了这一切。 宋慈如果在这里服毒自杀,全剧终于此,也不为违和,然而对于宋慈,这是大哀,却不是心死。吴淼水也好,刁光斗也罢,都对宋慈说过“凭你区区一人怎可使大宋玉宇澄清”这样的话。这句话,到宋慈错判的时候,恐怕他都是不信的,然而他把八大箱朝廷官员贪赃枉法的证据上交朝廷,却被皇上以毁于大火的理由搪塞之时,他才明白,在这个时代,正义的树成长不起来,不是因为没有树苗,而是因为没有土壤。 哀莫大于心死,也许是看透了世事险恶,也许是看不透人心复杂,总之他彻底失望了,辞官归隐。也许,他也会忘记他说过的话,若孩子是男孩,让他继承父辈衣钵,一家数代提刑官除暴安良。无论如何,宋慈辞官,那个时代最后一点正义的烛火熄灭了,就是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好剧安利 《大宋提刑官》
国剧再也拍不出《大宋提刑官》
大宋提刑官(一)经典对白
越剧全剧《刁刘氏》亚红越剧团
被看守所警察监听入罪的熊昕律师:窃听之罪何时休?
《罪案实录》起底:刑辩律师的十年办案心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