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花三月下江南(一)——初识泰州

和好友在西安分别,开启一个人的江南之旅。山川秀美,清丽婉约的江南总是令人向往,算起来我前后已去过八次江南了,但大多在秋天,古诗词中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一直是我想要去领略的风光,于是,烟花三月,我第九次赴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第一站是泰州。泰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
一个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有“祥泰之州”的美誉。700多年前,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泰州时,曾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道出了古城泰州小巧精致、文教昌盛、民众安宁、环境宜人的景象。

17个小时的火车,清晨六点抵达泰州。坐公交到酒店,房间还没出来,于是将行李寄存在前台,出门去吃早茶。

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泰州人的生活: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讲得是早上去茶楼喝早茶,晚上去澡堂泡澡,这一早一晚的讲究,也算得上是闲适文化中的至极享受了。


泰州吃早茶当属古月楼最为经典。走进老街上的古月楼,只见食客络绎不绝,人们呼朋唤友,携家带口而来,大堂里是座无虚席。



我点了早茶三宝中的蟹黄汤包,烫干丝(还有一宝是鱼汤面,吃不下没点),再加一个翡翠烧卖,一杯茶,也体验一番泰州人“早上皮包水”的生活。

烫干丝,是泰州早茶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一片薄豆腐干,切成十七层,再切成丝,烫熟淋上酱料,色泽素雅,软嫩异常,鲜美隽永。

蟹黄汤包,也是早茶的主角,与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南翔小笼包子、扬州三丁包并称为“全国四大名点”。它肚子里装的是老母鸡和猪骨熬的高汤,携带着蟹黄蟹肉,满满都是干货。吃蟹黄汤包是有诀窍的,要“先开窗,后喝汤”,否则就会烫到嘴。

翡翠烧麦,皮薄馅绿,点缀上少量火腿茸,是早茶中的颜值担当。简单几样让饮食变得有滋有味。

吃完早茶,乘车前往白马庙。白马庙不是庙宇,而是一个地名。这座地处泰州东南的小村庄,是所有泰州人的骄傲,成为泰州最光荣的印记,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这里宣告成立。

白马庙缘何会成为人民海军的诞生地?这是因为白马庙这个地方距长江不远不近,又是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好,树木较多,便于隐蔽,交通也便利,附近还有造船基地。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将渡江战役指挥部设于此地,并在此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一下公交,就看到马路对面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70周年的巨幅宣传画,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来到人民海军的诞生地,有着特别的意义。


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来此参观的人都会在馆名前拍照留念。


纪念馆分为新馆和旧址两部分。新馆建筑新颖别致,远远望去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大军舰,墙上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着“海军诞生地”、“水兵母亲城”等字样。广场上陈列着一批海军退役的轰炸机、歼击机、超黄蜂直升机、舰炮、鱼雷、导弹等装备。



纪念馆于199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诞生5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故通向展厅的是一条50米长的舰桥,象征着人民海军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纪念馆由“近代沧桑、白马建军、威震海疆、发展壮大、鱼水情深”5个部分组成,展示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1949
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4月23日,三野主力胜利渡江,大军所指,势如破竹,一举解放南京城。为适应渡江战役的胜利形势,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奉中央军委电令,张爱萍在泰州白马庙组建华东军区海军,并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就这样,人民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宣告成立。白马庙由此成为人民海军的诞生地,被载入史册。



在展馆的一侧,有一艘周身布满弹孔的渡江支前木船,是那段光荣历史的最好见证。

这艘船是高港区永安洲镇渔民周德宏的父辈捕鱼用船。当年,周德宏的父亲就是摇着这木船,和众多的船工一起冒着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军战士横渡长江,谱写了一曲军民并肩战斗的史诗乐章。

1999年纪念馆筹建时这木船被征集入馆。被专家组一致评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成为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展柜里静静陈列着一份1989年217中央军委关于海军成立日期问题的批复:同意以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期。虽然是复制的,却弥足珍贵。这是人民海军的“出生证明”。

历史不会忘记,从19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的100余年间,中国遭外敌从海上入侵470多次,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夙愿。



从白马庙那支小小的舰队,到如今劈波斩浪的舰艇编队。从任人鱼肉的危机到涅槃重生。
70年风雨荏苒,人民海军从黄水、蓝水到走向深蓝,从沿江、沿海到大洲大洋,自信满满,步履铿锵,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观完新馆,我还想到旧址看看,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正在维护没有开放。大老远专程而来没看到旧址我有点不甘心,还是决定去打探一番。

出新馆大门,向左行约300米,到了旧址,果真是大门紧闭。我摇了摇铁门,一位保安大叔走了过来。我笑着请求他让我进去拍几张照片,他看我满面笑容,也没忍心拒绝,就放我进去了。



旧址是一栋二层小楼,晚清建筑,青砖灰瓦。1949年4月23日下午1时30分,就是在这栋小楼里,张爱萍将军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水兵母亲城”自此成为泰州最闪亮的城市符号,这座小楼,也成了泰州上下精心呵护的瑰宝。

当历史的云烟散尽,遗留下来的东西更显得清晰明朗,一切仿佛如昨天。那些艰苦的光荣岁月,随着眼前的旧物,一同浮现在脑海,令人心潮起伏不停。

虽然未能入室参观有点遗憾,我还是很高兴,谢过保安大叔,乘车返回市区,开始漫游泰州。

泰州城不大,没有山,四面都是水。水是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与灵魂。就连泰州的地名也跟水、跟海有关,泰州最初叫“海阳”,面海朝阳,汉武帝元狩六年建县,因其地傍海而高,叫海陵县,海陵就是海边高地的意思,东晋时设海陵郡。南唐始为州治,因先民企盼“龙凤呈祥,国泰民安”,故名泰州,一直沿用至今。

泰州是历史上长江、淮河、黄海三水汇聚的地方,处于长江北岸,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古称“三水”,而泰州的“泰”字恰恰是由“三”、“人”、“水”组合而成的,隐喻泰州“人在三水中”。



泰州古城其形如一只展翅鹏飞的凤凰,因而有“凤凰城”的美称,而城河依城而建,故名曰“凤城河”。凤城河距今有近800年的历史,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形态完好的古护城河。河道绕城四周,像一条项链,把老城区围在其中,形成现在城市不多见的“水包城”的独特格局。可以说,水是泰州的城脉,造就了泰州的桑田,孕育了泰州的生灵,成就了泰州的繁华。


凤城河边,花红柳绿,波光倒影,诗情画意。沿河众多景点形成完美的文化景观链,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有“中国最美古城河”之誉,被评为长三角100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沿河而行,垂柳婆娑,柳絮风轻。无数次在古诗词中看到过描写柳絮的诗句,可只有当身临其境,见到那漫天飞舞的柳絮时,才真正体会到唐诗中“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宋词中“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的意境。柳絮纷扬飘落于身,想起薛涛的“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张手笑跑接飞絮,又念起白居易的“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信步走到了城隍庙泰州城隍庙,又称邑庙,始建于唐代,北宋以来多次翻修,不仅是泰州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道教庙宇,也是江苏境内现存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

中国古代城隍庙是崇祀守护当坊城池神灵的庙宇,城隍就是掌握和管辖城池的最高之神,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泰州城隍庙奉祀何人,史无记载,但民间流传两种说法。一说是精忠报国、爱民如子的曾任通泰镇抚使兼任泰州知府的岳飞。另一说是吴王张士诚。



院子两侧栽种了银杏树、广玉兰和桂花树,满园清翠。庙里很安静,只有我一人,唯恐惊扰,放轻脚步走一圈就出来了。



继续西行,在鼓楼北路与府前路的交汇路口,有一座古建筑群,原为南唐永宁宫旧址,明为都察院,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学政试院,亦称扬郡试院,作为扬州府属八县童生考秀才的试场。



门前广场,头门对面照壁上“学政试院”四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亲笔题写。



头门外两侧分别建有东、西辕门,为三门四柱牌坊,门额上刻有"腾蛟起风"和"紫电青霜",出自王勃《腾王阁序》之句。辕门内侧各有一用于报知、警示的吹鼓亭。头门两侧壁上的“明经取士”、“为国求贤”八个字则体现了学政试院的宗旨。

当年,众多学子“收拾书籍下泰州”,钻进考棚,赢取功名的境况,有诗如此描写“争来试院考名流,八邑英才集此州。爆响十声看案发,几家欢乐几家愁。”《诗话板桥》中,有这样的文字:郑板桥拎着考试的书包走进设立在泰州的扬郡试院,走出来之后就成了康熙秀才。



这里是我国科举制度进士、举人、秀才三级考试中第一级考试的地方,如今已辟为“中国科举院试博物馆”,通过图片和实物,以场景相结合的方式,从科举文化、科举简史、学政院试、科举教育、泰州名人、科举奇闻六个方面介绍我国科举院试制度、科举程序、科举沿革、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和社会意义等。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的独特现象,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学政试院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也是泰州曾是江淮地区重要文化中心之一的历史见证。


学政试院过去不远有座塔,建于1928年,高四丈八尺,此塔名为“中山纪念塔”,为纪念我国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而建。可惜正在拉网搭架维修,未能一睹其颜。

“天下盐税,两淮居半;两淮盐税,泰州居半。”泰州,是一座因盐而生、因税而兴的历史文化古城,素以“富有红粟、鹾盐之利”而驰名全国,是我国重要的盐税文化发源地之一。



坐落于古城河边的江苏盐税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盐税在中国历史上的产生、地位和作用,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泰州源远流长的盐税文化。可惜当天没有开放,只得抱憾而归。



泰州与苏州和扬州比邻相守,当然少不了江南园林,只是在苏州和扬州黄钟大吕般的名声遮蔽下,很容易被人忽略,有时擦肩不入,精美和绝伦由此错过,当你偶然相遇,大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


乔园就是泰州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它最初为明代陈鸢旧居,明万历年间,其孙太仆寺卿陈应芳倚宅建园,取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句意,命名为“日涉园”。

其后400多年间,此园数易其主,园名也多次变更。清康熙年间转归田氏,到雍正年间又到了高凤翥手中,他多方寻得石笋三支,皆拔地盈丈,增立在园内,改名为“三峰园”。


咸丰9年时,吴文锡买下了这处宅院并更名为“蛰园”,后为两淮盐运使乔松年所有,又叫乔园,成为园林最终定格的称谓。


乔园小巧玲珑,典雅别致,内敛含蓄,精巧美绝,它是苏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园林,也是泰州地区保存最完整的私家园林,被我国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淮左第一园”。


走进乔园,是一曲折长廊,廓上开窗,阳光在窗上投下细碎的影子。李渔对于园林的论述认为“开窗莫妙于借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提出“取景在借”的妙论。那一张张窗就如一个个取景框,将窗外的风景定格于中。


出长廓,卵石小径,翠竹相拥,微风拂过,竹叶低语,一帘清幽将红尘俗世隔绝开来,心也静了下来。


顺小径,上来青阁,这是全园最高的建筑。三层青瓦重檐,全木结构建筑。门上有对联“草色浸帘绿宿雨,春风拂槛喜新晴”,上联化用刘禹锡《陋室铭》中“草色入帘青”之句,下联脱胎李白《清平调》中“春风拂槛露华浓”诗句,用典贴切又不着痕迹。


登阁以望,如清代著名文学家梅曾亮所作“徘徊西上来青阁,四面风光一廉泊”,全园胜景尽收眼底。


拱门,是江南园林的一大特色,又称“月洞门”,是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小品和必不可少的元素,因园林不同造型也不尽相同。乔园也不例外,随处可见的月洞门,尽显古典美。



前行,是怡心池,池的东面为乔园的精华部分。走进“怡情”月洞门,到了莱庆堂,这里是主人
宴请宾客之处。门上的对联挺有趣“人生不满今常满,世上难逢此竞逢”。说的是人生常有不满之处,然而在这里却得到满足。世上难逢的好事、佳宾,也在这里相逢。是不是感觉很美满?



“怡情”月洞门的正对面是“乔园”月洞门,穿过这张门,就到了乔园的核心建筑:三峰草堂。


三峰草堂,又名山响草堂,是乔园的主厅,堂内悬“三峰园”匾额。三峰园是乔园的前身,当时的主人寻得石笋三支,增立园内,遂取名“三峰园”。



山响草堂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卷棚顶,四周出廊。门上一八字对联,短小精悍。上联是“韩潮苏海”,下联是“陶菊周莲”。“韩潮”是写韩愈的诗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有如波起潮涌;“苏海”是写苏东坡“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陶菊”是写陶渊明脍炙人口的“采菊东蓠下,悠闲见南山”;“周莲”是写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园主人把中国文学史上的韩、苏、陶、周四位名人的才智、喜好和操守,巧妙地组合成一幅对联,表现了对他们的仰慕之情,折射出封建士大夫们清高志远,不趋炎附势的那种精神,尽得其风流、神韵。上联是一种动态的美,下联是静态的美景,一动一静,动静相宜,堪称“泰州第一名联”。



草堂前,水池如带,游鱼戏水;东侧高坡为“数鱼亭”,观山下池鱼,历历可数。山巅西边是“半亭”,只有普通亭子的一半大小,故得名。南面山峰有一古柏,树干扭曲,势若游龙,老干巍巍,新枝袅袅,奇姿古态,堪为独景,是园林悠久历史的见证。



后园中,高台之上,建有“绠汲堂”,正对三响草堂,方正严整之余又别具曲笔,令人兴起“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慨。



绠汲堂旁边是“松吹阁”,阁高三层,距地面二十尺有余,是后园中最高的一座楼阁。旧时阁前植有一株古松,因之得名。过去泰州城中房屋低矮,每当烟消云散,登上三层高台遥望江南诸山,隐约在有无之中。



出后园,重回怡心池畔。池的西面从南往北依次是蕉雨轩、文桂舫、午韵轩,在此临池观景,听雨、吟诗、抚琴,倒也情趣横生。



乔园随处可见太湖石,其中有一块镶嵌于墙壁之中,纹理纵横、像漏窗一般,似透非透,宛若美人对镜梳妆,起到了障景和藏景的作用。



乔园北门照壁上有一“福”字砖雕,匠心独运,雕刻精巧,整幅图案无一笔画,均由传统民间吉祥物组合而成。乃是乔园镇园之宝,有“民间第一福”之称。



图中,“三叉戟”寓意官运亨通,连升三元;“拂尘”是传说之中的神威宝物,有抛弃俗念,超脱尘世之意;“朱雀”以其形附其神,给人间带来祥瑞灵气。而“八仙”、“荷花”、“蝙蝠”、“石榴”、“花瓶”等图案,分别代表着“吉祥如意”、“和谐和睦”、“长寿福气”、“多子多福”、“平平安安”之意。有“五福临门”的寓意。来园的游客都会双手摸福,借此沾沾福气。



乔园意境幽雅清淡,芭蕉分绿,疏筠横窗,天竹腊梅,苍松古柏,交枝成图,相掩生趣,一步一景,尽显江南园林之美。

相比游客蜂拥的苏州园林,我更喜欢人少清静的乔园。墙外长街,虽然是车水马龙,但在粉墙之中、黛瓦之下,却是鱼戏莲叶的悠闲,满地蕉荫的恬静。每到此间疑世外,方知何处是桃源。

游乔园如品美酒,当细酌慢饮,细细品味,方能觉满园芳香,倍感中国园林之妙。



离开乔园,漫步古城,最后又回到老街。一条麻石街巷,两侧仿古店铺,青砖黛瓦,灯笼长挂,身穿中式礼服的新人在此拍结婚照,古风古韵,倒也不违和。



街心,古戏楼,翘角飞檐;旁边,大铜锣,响声震天;溪中,大水车,斗转水扬;水面,小画舫,披红挂彩。却也相映成趣。



尝着黄桥烧饼,就想起那首诞生于1940年黄桥决战期间的《黄桥烧饼歌》,它见证了当年新四军建军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也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一场著名的战役使得黄桥烧饼名扬四方。



在老街吃过晚餐回酒店,一天的行程从老街开始,又在老街结束。这才发现我在坐了17个小时的火车后,没有休息又接着在外游走了12个小时,真是精力充沛啊。



初识泰州,收获颇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咱泰州的十宗“最”,你知道几个?
江南,为什么是江南?05
裕成新作 | 泰州荣园盆景园,赏江南园林之美
扬州旁边有个安逸小城,为了吃都值得去一趟!知道的人太少...
泰州学政试院与口岸国学文化启蒙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泰州学政试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