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善晋美(一)——中国乡村第一城

 八月份集中休年假,正逢山西一百多家景点免门票,于是和朋友一起自驾山西,开启了一场晋善晋美之旅。


过湖北,经河南,进入山西,蓝天白云下,阳光照耀着绵延起伏的太行山,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壮观又美丽。


傍晚时分,来到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放下行李,就去了郭峪古城。这是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明筑城寨的城堡式古村落。城堡依山傍水,城墙雄伟壮观,城头雉堞林立。城内是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中国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曾题词“中华民居之瑰宝,雉堞高城郭峪村”。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


看到郭峪城墙的第一眼,就想到一个词:壁立万仞。一个太行山麓的村落为何要建起如此高大的城墙呢?

明朝末年,郭峪是富甲一方的大镇,又处于战略要地,自然成了农民军与当地流寇觊觎的首选目标。郭峪在屡遭劫难、死伤惨重的情况下,由乡宦张鹏云提议,富商王重新带头捐银7000两,于崇祯八年(1635)正月开工修城,乡民踊跃筹集白银万两,无钱的以役代捐。不到十个月时间,郭峪城告竣。


建成后的郭峪城威武雄壮,固若金汤。城墙高 12 米,宽5.3 米,城周长 1400 米,占地面积 18万平方米,堞楼、城垛、城门、水门俱全,内墙上开凿有三层600余眼窑洞,具有战时贮存军械、粮食、药材和藏兵的功能因这些窑洞密密麻麻,酷似蜂窝,所以郭峪城又被称为“蜂窝城”。这种罕见的城建创举,展现了郭峪先人们的睿智聪慧,令人赞叹不已。


城开三门,我们从北门入城。北门取名拱辰,“拱手相为敬,辰光论英雄。入我城中坐,四海皆为朋。”


走在古城中,幽静的小巷空空荡荡,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黝亮的青石板路,静静地延伸开来。浓郁的古风古韵扑面而来,两侧比比皆是的老宅,多为四合院,为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式。那驳蚀的漆色,那脱落的砖墙,令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城的百年风霜。


那一间间老宅,门当户对石狮昂立,砖雕照壁精雕细刻,四方柱础美仑美奂,透露出主人不俗的风雅。


尽管这些宅子有的已破损,有的已倒塌,但仍可以从那磨砖对缝的高墙、气势不凡的门楼、雕饰细巧的木雕、手艺高超的石雕中看到当年辉煌繁盛的印迹。


静静地走过,似乎听见了这一幢幢古宅的细语;轻轻地抚摸,仿佛触碰到那一抹抹背影的温度。这里没有喧闹,只有凝结的历史,定格的时光,让人去细细品读。


老屋下偶有打发时光的两三老人,闲拉家常。当我们路过时,纯朴的笑脸上投来一眸眸善意的眼波,倏然之间,犹如归乡回家,每走一步都会怦然心动。


古城中央有一座七层高的碉楼,称为“豫楼”,取“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之意,非常地醒目。豫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楼基深而坚,楼墙厚而固。楼内战守器械应有尽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地道可通往城外。


豫楼雄居城中,对外可远眺预警,对内可避难坚守。豫楼与城堡为同体性防御建筑,堡为蜂窝城,楼为蜂窝柄。战时这里既是瞭望台、指挥所,也是堡中堡。一旦城门失守,豫楼就是保护城内人的第二道屏障。


豫楼出来,不经意间转到了小狮院,这里是张好古的故居。提起张好古,很多人都是通过相声大师刘宝瑞的作品《连升三级》认识的。故事中的张好古,不学无术,昏庸无能,依靠着人情、家财和运气步步高升,连升三级。

而历史上张好古确有其人,他是大明官员,郭峪人。因为得罪权贵,连降三级,又因政绩突出,连升三级,最终官至正五品,一生中留下许多传奇故事。

张家曾创造了“兄弟连甲科、一门三进士”的科举辉煌,其家族“节、正、仁、孝”的强大文化凝聚力和族人隐而有德、表正乡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带动郭峪从明朝中叶至清初百余年间共走出18位举人,16位进士。康熙皇帝的老师、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一代名相陈廷敬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流传至今,足见当时文风之鼎盛。


小狮院是相对陈家的老狮院而言的,门口的狮子历经沧桑已面目全非,却依然挺立在古老的门栏下张望着世事的变迁,年轮的更迭。坐在门槛上,感受着光阴荏苒,庭院深深,好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不由沉浸在历史润湿的时光中。


信步而行,来到了汤帝庙。这是郭峪城中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建筑供奉的主神是商汤,其次还有保佑农村百姓生产、生活的各路神灵。考虑到庙宇对村子的护佑作用,特将庙址选在村西南的坡上,这里是整个村落的最高点。

传说古时阳城十年九旱,汤帝赤身在阳城的析城山为老百姓祈雨,诚意终于感动上苍,阳城普降大雨,阳城的老百姓为了感谢他、纪念他,几乎村村都建有汤帝庙,郭峪的汤帝庙较大,被称为“大庙”。



郭峪汤帝庙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明正德年间扩建,嘉靖年间曾毁于火灾,万历年间复修,清顺治九年又拆旧整修。汤帝庙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从山门到大殿,有两个平台,自然分为上下院。



上院前沿有石栏,中有石梯可通上下,北面为正殿,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一溜九开间大殿,气势恢宏,庄重肃穆。庙内殿宇斗拱出挑,翼角高翘,雕甍绣桷,绚采流丹,宏伟壮观。



下院东西两面为两层楼房,上下各10间,上为看台,下为住房及客房,南面上为戏台,下为山门,两旁又各有角楼。在这样一个较偏僻的村落中,建有如此规模的庙宇,实不多见。



汤帝庙与城门相连接,它的西侧墙体即为郭峪的西城门。西城门又称永安门,永乐长兴固本志,安居教子家训流”。西门面临庄岭,为防敌人从背后高地偷袭,古城建成后,又特在西门外修建瓮城以加强防卫。


郭峪古城,独守着一份难得的清静,这里远离尘嚣,虽有些苍凉和落寞,却古朴雅致。慢慢地走街串巷,出入一个个古老拙朴的院落门庭,饱览这原生态的风貌,仿佛飞逝的时光在这儿趋缓了,而我则与这光阴营造的氛围神顾交融,心生激荡。


一个美丽邂逅,见识了郭峪的深厚蕴远,聆听了郭峪的传奇绝唱,细心地翻阅这些纵然残缺却依然清晰的史书般的符号,岁月描述的历史在眼前生动、真实地展现出来。


悠悠从东门景阳门出城,仰望被数百年雨打风吹的古城墙,感慨郭峪古城是一座城池,更是一座坚强的堡垒。它将城市民居与城市防御作战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达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护自我的目的。先人的聪明才智、奇思妙想,在残酷的战争中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夜幕渐渐降临,将古城一处处飞檐翘角晕染成剪影。郭峪,这座中国乡村第一城,晋城之行的第一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城:阳城北留镇郭峪古城
游览晋城郭峪古村
郭峪村,皇城相府脚下的文化古堡
郭峪古城
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郭峪古城
瞻仰山西阳城郭峪“汤帝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