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花三月下江南(十三)——一个美国女子的中国情结

在镇江城西登云山的顶部有一幢具有印度风格的青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这里便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故居。



赛珍珠1892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基督教传教士家庭,五个月大随父母来到中国,1896年春天来到镇江定居,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年时代,1914年从美国大学毕业后,又回到镇江,担任英文老师,后来适居安徽宿县和南京等地,前后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近40年,其中在镇江近18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她在镇江及中国其他地方的生活积累,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创作的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于193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走进故居,一楼是客厅、活动室、乳母王妈的卧室和餐厅。客厅的座椅、沙发、茶几等家具都产自于中国内陆,由当地工匠精雕细刻制成的。



活动室里有中国乐器,风筝等屋角,立着镶着镇江金山寺的黑色屏风。壁炉的上方悬挂着赛珍珠晚年的照片,照片中的老妇人满头银发,慈祥又深邃的蓝眼睛注视着每位来宾,她左手用食指和中指略衬下巴,身着黑色晚礼服,胸前的配饰是一条白色的珍珠项链,优雅大方。

活动室朝南的墙上,挂着家庭教师孔先生的画像。孔先生每天下午都会给赛珍珠讲四书五经、朗诵古典诗词, 给了赛珍珠儒家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她少儿时期所受的教育有密切关系。



楼梯左侧是保姆王妈的卧室。王妈是赛珍珠父母收留的逃难农民,照顾赛珍珠的饮食起居,她与赛珍珠共同生活了十八年。她给赛珍珠讲白娘子等民间传说,带赛珍珠到乡间打谷场上看戏, 将镇江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了赛珍珠。王妈信仰佛教,卧室的壁炉上供着观音菩萨,她常带赛珍珠到寺庙烧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人文情怀深深地影响了赛珍珠。

有时,厨师也会给她讲从书本上读到的历史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就这样,在王妈“水漫金山”的歌谣里,在厨师油腻的小说书里,在孔先生用绸布包着的四书五经里,赛珍珠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第一课。

这些口头文学以丰富深厚的精神内涵滋养了赛珍珠的精神世界。使她与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楼餐厅的餐桌是赛珍珠母亲非常喜欢的样式,桌面上陈列着黄桥烧饼、米糕、肴肉,咸鸭蛋,酱菜和镇江醋,都是赛珍珠喜欢吃的点心和小菜。在这里,赛珍珠“和中国人吃一样的东西,讲中国话,穿中国衣服,像中国人一样做事”。



踏着木楼梯上到二楼,右边是赛珍珠父母,赛兆祥、卡洛琳夫妇的卧室。赛兆祥是一位虔诚执着的传教士,卧室内有很浓郁的宗教信仰色彩:墙上钉着十字架,挂着传教服,床头柜上一本翻破了的《圣经》,那盏传教用的洋汽灯,更是赛兆祥的心爱之物。



赛兆祥的书房和卧室以一堵薄薄的木板隔开,中间开了一个门,摆设依旧朴素简单,陈列的都是中国民国时期的家具,既有基督教特色的摆件,也有中国特色的瓷器,墙壁上挂的是宗教题材的蜡染壁挂。书桌上的台灯造型独特,还有西方人用的羽毛笔。



赛兆祥书房门对面就是赛珍珠的书房。书房里丰富的藏书,桌上的文房四宝,墙壁上的中国山水画,赛珍珠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照,漂亮的穿衣镜等等,足以证明赛珍珠是一个吸收多元文化的女作家。



赛珍珠的卧室紧邻书房,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陈列着赛珍珠儿时的照片,床头柜上放着她儿时做梦都想得到的洋娃娃,衣架上挂着她一生都喜欢的中国旗袍。

二楼中央的会客室是赛珍珠会见闺中密友的地方,桌上陈列的是赛珍珠喜欢的中国点心,也是待客佳品。博古架上的工艺品是赛珍珠儿时在镇江所喜欢的。



一切陈设宛如昨日,四面窗户都挂有赛珍珠生前喜欢的白色落地窗帘,镇江人像呵护自己的女儿一样呵护着小屋中的一切。阳光透着窗纱在木地板上投下窗棂的影子,靜谧而美好。



故居里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人,走在木楼梯上,脚步声声,我的眼前仿佛有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牵着小伙伴的手飞快地从楼上跑下来,奔门而出,只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屋中……



在故居的南侧是新建的赛珍珠纪念馆,建筑风格与故居西式洋房的风格保持一致。纪念馆通过故乡镇江、文学殿堂、中国情结、慈善博爱、珍珠永辉五个展区,展示这位杰出女性横跨东西方的传奇经历、文学成就、人桥精神、慈善情怀及镇江开展赛珍珠研究的丰硕成果。



山灵水秀的镇江哺育了赛珍珠,这里是她成长的摇篮和走上成功的起点,在她的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她在自传中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描写了她在镇江的生活,兴奋地宣称:“这个国家的美丽和中国人的感情已成为我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赛珍珠才华横溢,一生著作颇丰,出版的书籍有115部,创作体裁包括小说、传记、诗歌、戏剧、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和新闻作品,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1938年,她的长篇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成为美国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两部小说之一。还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登上百老汇舞台和好莱坞屏幕。



在小说中,赛珍珠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满腔热情写出了旧中国农村的重重灾难,中国农民的淳朴敦厚、勇毅坚强、勤劳吃苦、坚忍不拔的种种优良品质。

除了闻名遐迩的《大地》之外,赛珍珠也是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的第一人,她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西方介绍中国人的生活,让西方人了解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赛珍珠的作品为西方读者打开了一扇窗口,许多美国人都是读了她的小说才了解中国的。就连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也坦承自己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至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受了赛珍珠小说的影响。


赛珍珠一生怀有深深的中国情结,致力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中国人民抗战,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晚年从事慈善事业。她是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女性。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而富有同情心的人”。



1973年3月6日,赛珍珠在美国去世,为了表达其刻骨铭心的中国情结,她在自己无铭文的碑石上,留下三个亲笔写的篆体汉字——赛珍珠。




纪念馆前的草坪上安放着根据全家福照片制作的真人大小雕像,赛珍珠依偎在父亲赛兆祥身边,母亲卡洛琳抱着赛珍珠的妹妹格蕾丝,保姆王妈站在后排,看上去很是亲切。



坐在草坪旁的长椅上,静静地看着翠绿环绕中的老房子,不言不语地守候着,守候着赛珍珠对镇江这座秀色老城的眷恋,守候着赛珍珠绵长的中国情结。



下到山脚,赛珍珠文化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座赛珍珠的坐像雕塑,旁边有一摞书,那是赛珍珠爱不释手一直带在身边的,有《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狄更斯全集》。



广场的中央是以书为造型的汉白玉石雕,展开的书页上镌刻设计者书写的篆书“大地”二字和英文书名、赛珍珠英文名,背面石座上镶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证书的铭文铜牌。轻抚那厚厚的书页,我似乎也能感受到那浓浓的大地情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赛珍珠 和她的获奖作品
【镇江笔会作品展播】谈笑胡沙:小楼吹彻玉笙寒
镇江,参观赛珍珠故居和赛珍珠纪念馆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中国女儿:赛珍珠
120年前赛珍珠来到淮安
关于赛珍珠的《大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