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山文石:那些已消失了的采集地

团山峪

团山峪位于小顶山前脉,文姜祠西面,白杨河电厂的对面,距离城区很近。过去的团山峪每到雨水季节,山水清澈,水流湍急,乱石林立。团山与黑石湾处在一个断层面上,故石质与黑石湾相似。

二指峰,姚圣怡,22×12×23cm ,产地:博山团山峪 


团山有一处景点属颜山八景之一,即“吕仙洞”,明嘉靖年间颜神镇镇通判和清曾为“吕仙洞”胜景赋诗一首,以“仙洞藏春地早花”的诗句赞美此景。“吕仙洞”号称颜山八景之首,阳光充足,有着早春的独特自然风貌,所以盛产的文石颇有灵气,博山的老人为了儿子能早早得子,在初一或十五的时候就从团山峪里捡一块好石头放到树杈上,用这样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愿望。

团山峪风貌

团山峪采掘地


团山峪山脉与泰山山脉一脉相连,有着“泰山奶奶脚下石”之称,在过去春夏秋之际,文人墨客经常在此处登高游玩,吟诗作画,达到了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团山峪文石大多产出于团山峪的入口处,前些年曾有人慕名前往觅石,大都是用小型工具在山坡上或峪口中的浅土里挖掘,目前没有发现团山峪出过大型的文石,其文石数量有限,博山赏石藏石家姚增海先生之子姚圣怡现已收藏多方团山峪文石,有的配有老底座,有的放到沙盘里。赏石家崔颖先生有一方团山峪全石,似龟形,故将其命名为《问寿》,它石肤发黑,皴纹明显,横竖交错,质地坚硬细腻,石肤有一种包浆温润感,皮色沉稳厚重,老气,有岁月的凝重感。

石秀出巧,姚圣怡,20×16×28cm, 产地:博山团山峪


犀牛,李升荣,26×13×9cm, 产地:博山团山峪


目前团山峪文石的藏石人为数不多,精品在家深藏不露,它颇受博山文石爱好者的垂爱,是具有皴纹变化大和质地坚硬细腻的特色石种,更是为当前稀缺的石种。团山峪文石的采集地除了在前些年安装输电铁塔时有心人捡到一些之外,现在已经很难觅到,团山峪文石过去多为文人墨客收集赏玩,博山老的文化人还记忆犹新,因此我们要了解团山峪文石,要把这一古老采集地向后人传承下去,为后世认知。

问寿,崔颖,18×8×12cm,产地:博山团山峪


白石洞

白石洞位于博山西部,距城区十里许,这里青山滴翠,野花竞放,山雀啾啾,是处妩媚动人的游憩胜地。白石洞地形俊秀复杂,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69米,它不仅是一处理想的旅游风景区,而且也是古人吟诗作画,寻觅文石的圣地。

白石洞风貌

白石洞采掘地


白石洞地质构造以高强力的张力性地质为主,褶皱次之,与姚家裕的断裂层接近,白石洞石基本上是在这些断裂上产生的。白石洞出产的石头独具一格,一般为灰白色,间有白筋,青翠秀气,娇巧的石面常有石英斑块,纹理平淡,或明或暗,石肤光滑有花纹,带有孔洞,含有铁或稀土的表现为褐黄色,因此一块石头可能就有几种颜色搭配,呈现出鲜亮的模样,完美出形,富有神韵。

灵山秀出白云情,38×22×16cm ,黄立臣, 产地:博山白石洞 


陈东升先生曾为白石洞石创作多首赞美它独有的脉络变化、石蕴灵秀、意境雅韵的诗句。陈老曾为《魏巍天门关》文石赋诗:“雄伟傲立天门关,高耸入云触苍天。千军万马难飞渡,英雄面对亦枉然。我爱此石如珍宝,但愿流芳万千年。举世无双独赋韵,米芾见后尤喜欢。”

巍巍天门关 ,25×20×40cm,刘连贵 ,产地:博山白石洞

东坡临风,20×12×48cm,孟凡银,产地:博山白石洞


白石洞石的采集点过去离市区较近,现已扩展到了几十公里之外,大约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有人在白石洞的峪口或山腰上觅石了。已故的博山大天井赏石家任子龙先生是位铁匠,他用自制的铁镐和撬棍到白石洞、九龙峪、大峪口和小峪口等地寻找文石,据了解,他收藏的白石洞文石很多,我曾经与他交流过文石处理方面的技巧,他对白石洞文石质地纹理的独到见解令我难以忘怀,他说:“博山文石大都深埋于巨石间的酸性红黏土之中,新出土的原石表面沾满泥浆等附着物,孔洞中多为褐、褚色软土充塞,须洗刷、剔除后方可把玩。一般先用钢丝刷顺其纹路粗刷一遍,然后用稀盐酸冲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若石表有比较坚硬的黄色钙质附着物,需用工具细心剔除,一时难以剔除的,可将其置于露天,经长期日晒雨淋,待有自然风化状时,再经人工剔除,则会露出其质朴无华的自然形态。”

冠云峰,53×26×10cm ,黄立臣, 产地:博山白石洞


秋韵 ,45×20×25cm,陈泽琳,产地:博山白石洞


白石洞的文石采集地可以说是早已消失了,就连曾经采集的痕迹都找不到了,但是我们要将这一古老有名气的白石洞文石采集地发扬光大,让后人深知此地。

喜鹊报春,36×16×12cm,黄立臣, 产地:博山白石洞 


安上倒流河

玲珑壁 ,100×60×30cm,国刚,产地:博山倒流河


安上倒流河石,又有“响潭石”之称。倒流河是横穿安上的母亲河,小河旁植被繁茂,绿树成荫,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跳跃,人们在河边游玩,众多的文人墨客在这里赋诗作画。史料上记载有古人曾在此处周边寻觅文石的遗迹,这里的砚石较为出名,博山一代宗师孙廷铨在《颜山杂记》中就记载了倒流河石的相关内容:“淄石坑城北安上村倒流河侧,千夫出水乃可以入。西偏则硬,东偏则薄,唯中坑者坚润而光,映日视之,金星满体,暗室不见者最精,大星者为下。”这充分说明了倒流河石的历史价值,因此它也有地方名石之称。

安上倒流河风貌

安上倒流河采掘地

五岳独尊,60×30×20cm,张洪贵,产地:博山倒流河 


据悉在七八十年代有众多石友前来觅石,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河床早已干枯,倒流河的痕迹已不见踪影了。现在河床周边工厂矗立,已然变成了工业区,当年的自然风采早已荡然无存,古人当年觅石的地点也已无处可寻。

岳母教子,33×10×30cm,张洪贵,产地:博山倒流河


博山石友们曾对倒流河文石的采集地进行过探索考证,发现倒流河石大部分就浅埋在河边的泥沙中,有的露在地面上,有半埋在浅土中,因此不必用专用工具来采掘。倒流河文石《望江山》《祈福》,形态逼真,神色俱佳,油亮温润,石肤发黑,石质坚硬,夹有白筋,石肤光滑皴纹不明显,纹理平淡,有横有竖,老气沉稳。以上两方人物象形石,头身比例绝佳,神韵到位,尤其是面部,出巧的实现奇绝。人物象形为站姿状态,更趋悠闲,且融入了淄博赏石的理念,在底座的衬托下颇具大稳于世风骨奉为经典。

望江山,16×9×32cm,刘连贵, 产地:博山倒流河 

祈福,9×4×12cm,朱培森, 产地:博山倒流河


万山

烟云,22×14×8cm,黄立臣,产地:博山万山 


万山,又称东顶山,位于白塔镇安上村北一公里处,西万山、东顶山和东万山玉盘顶的东山上都是万山石的采掘地。东顶山由莲花山、鏊子山、石庙山、砂子顶和钓鱼台等山头组成。东万山北邻淄川矾砀,东邻西河,西万山西邻安上,这两座山有着奇特的地质风貌,西山的前山是砂石山,后山是青石山,断裂层使岩石成为碎块状,这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万山石。

万山风貌

万山采掘地

蓄势待发,45×8×30cm,张洪贵,产地:博山万山


万山出产的文石很有特色,各有异同,有一种白石英石带红点,还有一种带点绿颜色的,三种色彩搭配得绚丽多彩,赏石藏家黄立臣先生藏有多枚典型的万山文石,这种石头很稀少,大多数的文石是青石中带有白筋或黑色石面带有白斑块,而他的这些文石色相夺目,质地坚硬,触手温润,憨态可掬。有诸多石友是这样评价万山石的:“它色韵俱佳,有着透亮的结晶状平面纹理,粗犷雄浑。”

东坡吟诗,24×22×64cm,黄立臣 ,产地:博山万山

晨曲,28×13×9cm,黄立臣 ,产地:博山万山 


万山石虽然有形,但皴纹一般,与其他石种相比还有些差距的,但是其独到之处弥补了形的不足。现在万山文石的采掘地早已被政府禁止开发了,现到此地找不到一块像样的石头了,这个曾经有名的文石采集地已经消失了。去年我们几个人驱车从羊毛峪出发,经大李家峪,三家峪和赵家峪来到东顶山,并没有找到前人觅石的地方,在山坡上和半山腰上连一块有形的石头都见不到,可见万山石的资源已经枯竭到了不可设想的地步了。

仙山圣境,30×11×40cm,张洪贵 ,产地:博山万山

和平,28×10×20cm ,张洪贵,产地:博山万山


现拥有万山文石的石友位数不多,据我了解,赏石藏家张洪贵先生和黄立臣先生家中藏有数方万山石。所以如果不突出万山文石这一特色石种,那就很难传承下去,为了保护这一石种,我们应不懈努力将万山精品石发扬广大,流芳百世。

云雾双峰,20×10×30cm,张洪贵,产地:博山万山

高山流水,40×10×15cm,张洪贵,产地:博山万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襄阳,汉江石与米芾
集雅斋 | 鸟鸣山更幽 故宫馆藏明清时期“秋色图”赏析(上)
【惠民藏石】---之<<万山紅遍>>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鹅卵石折射地质信息
漳州云洞岩情意
乡土乡情丨访团山石城遗址小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