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治病者治太阳(二):麻黄法
userphoto

2022.11.05 安徽

关注

上一篇讲到桂枝汤为 《伤寒论》第一方,而这一篇要讲的麻黄汤则为《伤寒论》第二方。

古贤说:“善治病者治太阳,善治病者治皮毛。”麻黄汤也是太阳病正治之方,且其主治皮气——开表破闭。

中医还有一句师训;“叫做外不治癣内不治喘”。为何难治?其实这和近现代中医对麻黄的弃用有重大的关系。因为这一些方面的疾病,都牵扯到肺的问题,而肺主皮毛,肺司肃降,肺同胃降,这两种顽症其实就是因为肺胃气机的潜降失司造成的。气机不能潜降的原因有可能是中焦湿困、中焦水饮泛滥,上泛袭肺造成咳喘,而中下焦水寒土湿、湿困中阻、土不生金、肺金失司、皮毛干枯失养造成的皮肤疾患。

麻黄色青属东方、秉肝气生发条达之个性,在所有的中药材里面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药材。正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只有麻黄促肝气之生发,能开腠理破寒闭,除陈寒久痹非麻黄不能应。这才是麻黄最重要的价值。用大白话说,就是当人体的体表伤于寒,被闭塞的时候,而且在久病重伤于寒,重症闭表的时候,离开麻黄是不足以打开的。所以麻黄的作用重在开表。那么开表有什么价值哪?

在上一篇介绍桂枝法的文章里面,边城道医向大家论述了太阳伤寒表证的重要性,太阳伤寒表证治疗的误治坏病造成的病邪传经是百病之源。人体的阴阳气机的生发出入是依赖脏腑、经络、表里、内外、上下的气机通畅来维持的,就是所谓的元贞通畅。

人们感邪深入,首先起于人体正气的亏失,也就是说正气亏失在先,病邪入侵在后,不这样看待病邪侵表的本末,就不足以解释为何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免疫,有的人感邪轻,有的人就感邪深重了。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正气是怎么来的,这要依赖于后天中焦脾胃的通泰,平人气象,阴阳交通,升降出入,饮食入胃,化生气血,胃气下行,脾气升清,脾随肝升,发生卫气,卫气走表,抗邪于外,人遂不病。肝气的生发和脾胃的作用是紧密相连,正气是依赖人体的表里上下阴阳交济和谐来保证的。卫气失司的前提人体是这种通畅的状态被打破了,也就是说,人体任何一个方面功能的失司都可以影响人体正气的维持,比如上焦不通下焦必然失常,表郁而内必困。我们都知道中医祛病的三大法宝:汗、吐、下法,都是在保证某一方面的通畅。

而麻黄汤正是汗法中的至效方,独有强悍的开表升阳破冰的药力。麻黄汤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组合,麻黄色青味辛性温,作为君药是用来开腠理玄府,在最表层起作用。桂枝色紫味辛性温,是用来解肌推送,在内外中间起作用,麻桂在这首方剂中的作用力明显是往外的。杏仁色白味苦温,其作用的是相对于麻黄生发肝气的作用,用来潜降肺胃气机,作用是向下的,在麻黄汤中,杏仁的作用是用来维持一种平衡,防止麻桂的生发过度。麻黄杏仁的组合在伤寒经方中是常见的组合,这足以看出来张仲景是很重视人体阴阳态势力量调和的中庸之道,在方剂药物的组合和剂量的运用上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来作用于医生对病人的辩证诊断。

麻黄类方剂发汗的作用第二点,那就是基于病人是否表有留邪,对于表有留邪的病人使用麻黄是一定能发汗的,那是因为出汗说明病邪有了出路可以随汗达表了。如果不是表有留邪而是内有久病,麻黄的的使用不一定是用来发汗。在大量的麻黄使用实践中,麻黄平喘利尿的作用在三阴病的治疗中更加显著。这是针对内有久寒饮冷的提壶揭盖之法。但是就算是内有久寒,大夫要想愈病,这股病邪之气早晚要被驱逐出去,驱逐出去的路径在上焦的一定还是要靠汗法取得,在下的要靠淡渗利尿之法取得,只不过大夫要审视病人身体正气态势,选择治病步骤而已。比如伤寒厥阴病,阳气来复,驱邪达表,战汗而解就是指的这一点,出汗是邪气透表的必然途径,只不过伤寒汗法也是很有学问,比如麻黄汗法也许要求遍身泽泽汗出透彻,而桂枝汗法却要求遍身泽泽微似有汗者益佳,如何判断就要靠医生对病人阴阳态势的准确判断了。

以下为边城道医从《伤寒论》中摘录出来的五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麻黄汤类方,供大家参考学习道医理论。

麻黄汤类方(辨证加减化裁组合)

1. 甘草麻黄汤

《金匮要略》第十四篇第二十五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按;此处里水乃皮水之误。)

《金匮要略》第十四篇第一条中皮水,其脉亦浮,外证浮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也属本方证的条文。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噶,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3. 麻黄附子细辛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主之。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4. 射干麻黄汤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六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三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大枣七枚。

5. 厚朴麻黄汤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八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若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小麦一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结

边城道医先后讲解了太阳伤寒表虚证和太阳伤寒表实证的正治法——桂枝法和麻黄法,以求抛砖引玉,来着重说明太阳病的重要性,不能当成一个小感冒来对待。伤寒大义的第一要义,就是守护好人的身体第一关,让人体抗邪的卫气能顺利在太阳层面起作用,爱护它,重视它,滋养它,巩固它。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最小的开始,这才是养生之妙要所在,也是中医上医治未病的起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名医经方验案》麻黄汤证
卷一 79,订正伤寒论注太阳上篇
麻黄汤《伤寒论》
夜读伤寒-162
麻杏石甘汤 麻黄5~15 杏仁10 石膏15~45 生甘草10[功效] 清肺止咳[适应症] 肺热壅盛。咳喘哮鸣,痰黄粘稠,舌红苔黄,脉洪数。
从桂枝汤,麻黄汤服法谈现代中医治感冒之误(舍得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