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愿军牛人!徒手拆弹1200颗,荣立特等功!
userphoto

2023.07.27 云南

关注
作者:爱军
分队长的眼光狠狠地盯着插在路基旁的两个绿油油的定时炸弹。他默默地在沉思——
几天来,定时炸弹这个可恶的名字,毒蛇一般地咬着铁道兵的心。前些日子,大队政委说:美军为了挽救军事上的失败,又叫嚣什么“绞杀战”,对我铁路大量投掷定时炸弹,企图断绝志愿军补给钱,使我前线部队陷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中朝铁道部队为了保证前线的胜利,在敌人重点轰炸区展开了抢修抢运的斗争。“白天无铁路,夜晚要通车”——这是当时朝鲜铁路线上与敌人斗争的残酷现实。
然而,定时炸弹一直是铁道抢修部队的凶恶敌人,它给予铁路线的威胁一天大似一天,军民为它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这一天,在刚被轰炸过的线路上,定时炸弹又出现在路基旁。眼前的情况,使分队长想起以前的惨痛情景——第一中队的同志们,在拉定时炸弹的时候,炸弹突然爆炸,十几个人有的牺牲,有的负了重伤……
“我去拉掉它!”郭金升昂着头走出队伍,站在分队长面前。论年纪,他已36岁,可是从他那健壮、高大的身材上看,依然充满青春的活力。
这是1952年2月里的一个清晨,雪花在他暗绿色的军装上蒙上了一层“白纱”,他像战士请求战斗任务那样,殷切地等待着分队长的命令。
“我也知道太冒险,”郭金升看出了分队长的心情,一边解释,一边用手指了指远处冒着白烟的山洞口:“可是,到晚上,列车要从这里通过,前方正需要弹药和粮食……”
“是啊,现在正是军事运输紧急时期,保证运输畅通是我们铁道兵的职责。不过,对付定时炸弹我们还没有经验,需要特别慎重啊!”
“报告分队长!”郭金升又上前一步,补充道,“只要动作快,就会减少危险,我一定能完成任务!”
他说这话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那坚定的口气、迫切等待的神情,在同志们心中唤起了信念——必须立刻行动,去战胜危险。于是,就在郭金升向分队长请求的同时,又有十几个同志走出了队伍。
分队长的眼睛离开了定时炸弹,扫视着战士们沉静严肃的脸庞,信任地向站在最前列的郭金升点了点头,说:
“好,你先去把它拴好吧!”
郭金升得令,立刻拿起木杠、粗铁丝向定时始弹大步走去。十步、二十步……离定时炸弹的距离一步一步缩短,他全身的肌肉也一步步紧张。他的脚步急速地在雪地上奔跑,眼睛仔细窥测着定时炸弹的动静。
转眼间,两颗又粗又大的定时炸弹躺在他面前了,就像两只凶恶的野兽蹲在那里,张着血盆大口,伺机向人扑来。谁知道这个神秘的家伙在什么时候爆炸呢?此时的郭金升,犹如初上战场的新战士,心怦怦直跳,汗也渗出了脑门。但当他扭过头去,看见分队长和战友们都在关切地望着他,渐渐地安静下来。他匍匐着身体,精细而敏捷地在定时炸弹周围察看了一下,然后蹲起身子,一条腿跪在雪地里,把铁丝牢牢捆在定时炸弹的弹体上。
整个动作时间不到5分钟,而伏在远处的分队长和战友们却觉得像熬过一个漫长的白天,每个人都紧闭嘴唇,屏住呼吸,望着他那沉着谨慎的动作,心里暗暗为他加劲:“快呀,快呀!”
郭金升绑好了定时炸弹,分队长便带着战士们,一拥上前,拉起长长的绳索,向荒野里跑去……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淌,定时炸弹爆炸的时间也一秒一秒在缩短,拉弹人的心情也随着脚步的起落,愈来愈紧张。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自己是在和定时炸弹的延期引信赛跑,行进的速度快一秒钟就减少一分危险。谁也不说一句话,只是从人们急促的呼吸和定时炸弹擦过雪地的响声中,听得出战士们在飞快地前进。
郭金升和分队长在后面推着,刚走出不远,这个胖乎乎的绿家伙一下卡在一个被雪覆盖的弹坑里,拖不动了,而此时它离开路基只有几十公尺。
不能放在这里!郭金升一斜身跪在雪地上,两只手伸在定时炸弹下面,拼着全力往上推。分队长在他对面,一只脚蹬着坑沿,尽力往上扒。但是,这胖家伙却像生了根一样,死死钉在那里,纹丝不动。
“时间不短了,万一响了……”这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在郭金升的脑子里闪过,他头上的汗又冒出来,旋即结成了冰珠。他赶忙抓起一根木杠,插进弹体下面,猛力往上一撬,大喊一声:“拉!”定时炸弹抖擞了一下,从坑里爬出来,战士们又牵着它向远离路基的荒野里跑去。
两颗定时炸弹就这样,像被人抛弃的、没有丝毫用途的垃圾桶,倒在了荒野里。夜里,郭金升倒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的心仍像悬在空中一样。一合上眼,白天拉弹的事和一中队牺牲、负伤的人影便闯进脑海。他问自己:难道每次都要用生命同炸弹来拼吗?他翻身坐起来,披上棉大衣,悄悄地离开了宿舍。
寒风卷着冰粒,迎面吹来,一股寒气侵入他的肌肤。郭金升站在土岗上,眼前的情景引起他深沉地回忆。他记起“八一五”东北解放以前,他被日本人抓到东北一座煤矿当劳工,也是在这样一个夜晚,他用嘎斯灯砸死了残酷虐待工人的日本工头,脱下棉衣垫在电网上,逃出了那个活地狱。1946年2月,当地号召人民拿起枪来打蒋匪的时候,他就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参加了大小无数次战斗,现在又来到了朝鲜,和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作斗争!
近几天来,美军对铁路运输线的轰炸更加猖狂了。一千磅的、两千磅的,短时间就爆炸的,隔几天才爆炸的,各式各样的定时炸弹都使用上了。我们的钢铁运输线又遭遇了更严峻的挑战,那些趴在铁路线两侧的胖家伙,随时威胁着运输线和人员的安全。
“不能老是这样哪,得想个法子治服它。”他思索着定时炸弹的构造。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做了许多假想:它发火有一定的时间,会不会像闹钟上的铃铛,有个特殊的装置呢?这特殊的装置,会不会和螺丝一样,一拧就下来?
“也许是这样的。”他从中发现了秘密,自言自语道,“你能装上去,我就能卸下来!”
两天过去了,郭金升随着部队,冒着敌机轰炸、扫射,整整抢修了两天的线路。虽然工作是那样紧张,但他却没有一时一刻放松拆卸定时炸弹的念头。
第三天下午,线路修好了,大队让他们就地休息,郭金升却趁机向上级提出了拆卸定时炸弹的要求。他向领导讲了那天晚上考虑的结果,并提出许多理由,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几位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后,答应他先去作试试。郭金升得到批准,兴奋地跑向躺在荒野里的两颗定时炸弹。
两天前,从路基旁边拉到这里来的两颗定时炸弹,仍然躺在雪地上,郭金升谨慎地把定时炸弹看了一遍,又仔细检查了定时炸弹的引信。他发现引信安装处,有一条细微的缝隙,周围并没有焊接或钉的痕迹。这证明他的设想是正确的,更加坚定了拆卸的信心。于是,他一条腿跪在地下,一条腿顶着定时炸弹,用手抓住了引信。当他出汗的大手接触到凉冰冰的引信时,一股冷气由手心直透心底:“会不会一动就响啊!”
稍一愣,这个念头就被他自己驳倒了:“如果一动就响,美国人怎么能装上呢!”
他抓住引信就拧,拧啊拧!头上渗出了汗珠,还是拧不动。“难道不是螺丝口的吗?”他仔细看了一下,断定不是用别的方法装上的,凑近再看,发现了秘密:原来,弹尾引信的反拆卸钢珠被外套管的螺丝卡住了。
他咬紧嘴唇,回手拿起一块石头,照弹尾引信的外套管小心地砸了几下。外套管连同弹尾引信有些活动了,他又用手拧,引信外套管随着他飞快转动,渐渐松动,离开了弹体。
哈!成了!
接着,他又如法炮制,卸开了第二颗。
“郭金升卸开了定时炸弹!”这消息像捷报一样,很快在部队中传开了。
战士们小心翼翼地围上来,不敢相信地看着那两颗被拆卸的定时炸弹躺在雪地上,兴奋地笑着:“看你美国人还施什么鬼把戏,定时弹变成'定死弹’了!”
上级特别重视郭金升的经验,称赞他是“排弹能手”,还把他调出原单位,让他专门做排除定时炸弹的工作,并且特地派了两个技术人具,帮助他研究定时炸弹的性能和原理。
从此以后,郭金升常常出现在铁道上、公路上、隧道口和大桥边。他右肩背着枪,左肩挂着工具,像一个老练的猎人到处巡逻侦察。凡是见到郭金升的战士,都尊敬地称他为“卸弹大王”。哪里有定时炸弹,就打电话找他去排除。就这样,一段时间后,100多颗定时炸弹在他手下变成了废铁。他保卫了跌路、桥梁、公路、高射炮阵地、村庄,郭金升的名字在朝鲜的运输线上无人不晓。
没多久,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当郭金升正在精心研究一种定时炸弹引信的时候,火帽盒爆炸了,所幸不是炸弹爆炸,但他的右手负了重伤。
郭金升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痛苦的折磨。手上的伤势稍见好转,就去问医生:“为什么不让我出院,你看,不是好了吗!”
医生无奈地笑着解释:“伤口还没好哩。”
已经是深夜11点钟,屋里响起伤病员们的安静、均匀的鼾声。护士催过第三次了,郭金升还不能入睡。附近车站又传来轰隆隆的爆炸声。他马上想起了定时炸弹、想起了那些满载弹药和粮食的列车,那一声声的爆炸简直不给他一刻安宁,他气得浑身发抖。他起了床,悄悄走进院长的房子里,要求院长允许自己返回工作岗位。院长考虑后,只好在他的出院证明信上写下“伤口还没痊愈,需要注意休息”。
5月13日,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美军B—29型轰炸机群,在喷气式战斗机掩护下又来袭击通往前方的一条重要铁路线。炸弹接连倾泻下来,公路上、大桥旁,铁道线两旁小山上的民房都冒着浓烟。
正在吃早饭的郭金升,丢下饭碗,不顾敌机在头上穿梭,带着4个战士飞也似地奔向被炸的地点。这时候,汽车、牛车被堵塞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无法通行,郭金升炯炯的目光,盯着钻进路面的定时炸弹,心里一股怒火:“老子把你卸掉!”他飞速把定时炸弹从土里挖出。这“胖家伙”有一人来高,两只胳膊才能搂过来。他拿起拆卸弹尾引信用的套管,套上引信就拧。一个……十个……二十个……一颗颗定时炸弹的引信都被卸掉了。
忽然,他在公路旁草丛里发现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炸弹:有罐头盒那样大,张开着两个翅膀,活像一只大蝴蝶。再往前看,公路上,稻田里,人行道上,也都布满了这种怪东西。
“愈来愈毒辣啦!”他咬牙骂着,蹲下去,警惕地、仔细地观察。他发现在这“蝴蝶弹”的两翅中间,有一根约20公分长的钢丝,连结在两个翅膀上。“这可能就是发火装置,一碰到它,就会爆炸的。”他想了想:“只要有一根长绳子就可以破掉它。”
他迈开大步就朝附近的房子跑,想去找一根绳子。一踏进院子,他不由得呆住了:院子里也落了4枚蝴蝶弹,两个七、八岁的孩子,血肉模糊地倒在地上。屋子里,一个老大娘怀抱着个最小的孩子在哭。郭金升哽咽着说:“阿妈妮,我一定给你报仇!”也不管老大娘是否听懂了自己的话,他背起母子二人,就向附近的防空洞走去。
他把他们安置后,又回到院子里。他尽量避开两个倒在血泊中的孩子,专心破解“蝴蝶弹”。他用铁丝弯了一个小钩,拴在草绳的一端,把铁钩轻轻搭在“蝴蝶弹”的钢丝上,然后趴在百八十米远的一个凹地里。他咬着牙用力一拉,“蝴蝶弹”轰的一声爆炸了。
成功引爆蝴蝶弹,给郭金升带来莫大鼓舞。他一个一个拉响“蝴蝶弹”,爆炸的巨响,震得他的耳朵嗡嗡直叫。后来,他索性在铁路旁边找来一根坏枕木,用草绳拴住两端,带着几个战士,顺着路基拉起来。这样,一趟就是一大片,比一个一个拉快得多。到了晚上,路基两旁的“蝴蝶弹”和定时炸弹都被他们清除干净了……。
在朝鲜“钢铁运输钱”上,在反轰炸的严酷斗争中,郭金升到处奔跑,日夜战斗,他用勇敢和智慧,战胜了死亡的威胁,揭穿了定时炸弹的秘密。
他的努力,他的辛劳,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从1952年春开始的一年时间里,他徒手拆卸的定时炸弹和其它炸弹有50多个型号,共有1200多颗,取出的炸药共有30多吨。这些炸药被用来开山、劈石、构筑工事,弹壳用来改造成各种各样的工具。
郭金升还将教会了许多战友排爆技术。志愿军铁道兵成立了拆卸定时炸弹训练班,他担任教员,把自己的经验和作法介绍给大家。200多个学员经过短时间的学习训练,投入了大范围的排弹工作,郭金升的经验在铁道部队广泛推广。英雄的战士散布于各地,哪里出现定时炸弹,哪里就有人排除。
1952年,志愿军为郭金升记特等功,当年9月,郭金升随志愿军观礼团回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受到主席的接见。郭金升后来在铁道部门任工程队副队长、段总务室主任、工会副主席等职,1970年3月逝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原是铁路工人,却凭借一门绝技,在36岁成为志愿军特等功臣!
郭金升
洪学智回忆录-105
爸爸回忆:抢修永柔机场的日日夜夜
在上甘岭战役中, 这位战士没有杀敌人却被立了特等功
松骨峰战役,志愿军如何以一个连顶住一个师,立下集体特等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