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野的番号,主席为何没给东野,而是给了兵力最小的西野?
userphoto

2023.09.09 云南

关注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49年1月,我军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大整编。
整编的一个标志,是正式命名了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
但是,在四大野战军的番号命名上,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彭总麾下兵力最少的西野被命名为第一野战军,而源于红一方面军的东野则成为第四野战军。
活跃于南线的中野成为第二野战军,华野则成为第三野战军,而拱卫京畿重地的华北军区部队,作为“御林军”和全军的总预备队,由于战略需要暂时没有组建第五野战军。
第一野战军的番号,为什么没有给兵多将广的东野?
对于我军四大野战军的番号排序,主席和西柏坡有什么讲究吗?
         
【北平入城式】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第一从来都是王牌的象征。
在三大战役即将胜利结束、横渡长江也只是时间问题的关键时刻,我军对210万野战部队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实际上,这是对一年前初步整编五大战略集团的强化升级。
一年前,五大野战军的命名遵照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彭总麾下以120师、陕甘宁晋绥连方军为班底称西北野战军,以129师和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为班底称中原野战军,以新四军和山东留守八路军为班底称第三野战军,而以115师(山东纵队)和新四军3师为班底称东北野战军。
一年后,更加正规化的全军整编各战斗序列以数字编号为主。
其实,我军五大战略集团的番号,可以有多种排序方式:比如按照历史长短划分,按照兵员数量划分,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或者按照从中央到地方的顺序进行排序。
先看第一种,按照各个野战军的历史长短来划分。
源于红一的东野历史最悠久,毋庸置疑可称第一野战军;源于鄂豫皖的中野(即刘邓大军)可称为二野。以此类推,彭总的西野称三野,陈毅、粟裕的华野称四野。
聂荣臻的华北军区尽管有来自红一的杨成武独立团,但是大多数部队都是抗战时期先后发展起来的,所以历史底蕴相对较短,如果按历史排列,华北军区只能算“第五野战军”。
【东野的坦克】
第二种,按照各个野战军的兵力多寡来进行排序。
三大战役结束以后,五大野战军的野战部队从多到少依次是东野、华野、华北军区、中野和西野。其中,林总的东野拥兵百万实力超群,可称第一野战军;陈毅、粟裕的华野总兵力也超过了80万仅次于东野,可称第二野战军。
其余三大野战部队,加起来也没有东野和华野兵员多。
兵力排在第三位的,是聂荣臻的华北军区部队,整编时有34万人,包括18兵团、19兵团和20兵团。之后18、19兵团划归一野指挥,华北军区正式成为战略预备队。
排在第四的,是刘邓的中野,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野战军有40万之众,实力位居七大战略区之首。但是,由于地处“四战之敌”晋冀鲁豫和中原,连年征战补充有限;加上挺进大别山的挫折,淮海战役后才补充恢复到28万人。
五大野战部队,数彭总的西野兵员最少,仅15.6万人。
西野兵员一直偏少,和战争年代的地区定位有关。抗战时期,陕甘宁晋绥大后方留守部队有限,发展缓慢;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土地贫瘠、人口基数小,兵力增长也不快,以至于解放大西北时还要华北军区2个兵团来支援。
但是,我军和旧军队的最大区别,就是从来不以兵力论英雄。
【彭总在陕北】
除了上述战斗序列编排方式,还有一种地理位置排序法。
有人认为,按照传统的命名办法,一般从日出的东方到日落的西方,依次命名为:林总的东野为第一野战军,陈粟的华野为第二野战军,刘邓的中野为第三野战军,聂荣臻的华北军区是第四野战军,彭总的西野是第五野战军。
但是最终,一野番号给了彭总的西野而不是林总的东野。
一说,四大野战军的番号排序和野战军距离指挥中枢的距离相关。
比如,西野长期是我军指挥中枢所在地,从长征到陕北一直到1948年5月解放战争后期入住华北军区的西柏坡,主席等决策层在陕北延安待了整整12年之久。
所以,延续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血脉的西野,作为担负“御林军”时间最长的野战部队,番号定为一野也是实至名归。如果不算华北军区部队,刘邓的中野、陈粟的华野,林总的东野,距离我军指挥中枢的距离的确是越来越远。
但是,主席把一野番号给彭总的西野或许还有其他考量。
第一点,彭总作为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副总司令,西野完全有资格担当“一野”番号;第二点,无论抗战还是解放,西野及其前身都做出了巨大牺牲;第三点,我军四大野战军都是久经考验的王者之师,谁是第一野战军都足以胜任。
【四野部队】
从实际来看,我军对五大野战部队的命名并不复杂。
从五大主力所在的地理位置来看,西野地处大西北的陕甘宁地区,刘邓的中野从晋冀鲁豫地区南移到了中原的鲁豫皖地区,陈粟的华野解放了山东大部和苏北、皖北地区,而林总的东野在结束辽沈战役后,已经全部解放了东北地区。
五大战略部队的番号编排,按照逆时针顺序,依次是西野、中野、华野、东野和华北军区部队。1949年1月的全军大整编,四大野战军依次命名为一、二、三和四野。
林总的东野源自红一,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一野战军?
首先,彭总是我军副总司令、西野司令员兼政委,这一点是林总所不及的;其次,西野保卫延安、钳制胡宗南数十万大军,功不可没;再次,长征后期,彭总顾全大局把红三军团融入红一军团,这样舍小我顾大我正是我军的传统。
此外,东野源于各兄弟战略区,是站在别人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无论哪一支野战军都不是某些人的私有财产,根据全局需要随时可以协同配合。进军大西北华北2个兵团划归彭总指挥,进军中南二野4兵团归林总指挥;而到解放大西南,林总7个师又划归二野刘邓指挥。
抗美援朝,彭总指挥的只有轮战的1军是一野老部队,13兵团来自四野老部队,9兵团来自三野老部队,3兵团来自二野老部队,19、20兵团来自华北军区老部队。
【长津湖9兵团来自三野老部队】
我军四大野战军的番号排列,更多的是作战任务划分。
彭总和一野的作战区域,主要在大西北地区几个省市;刘邓的二野,则在贺老总18兵团配合下,负责解放大西南诸省;陈粟的三野,从山东苏北一路南下,负责解放华东地区;至于林总的四野130万大军,除了留守东北还要解放中南地区。
四大野战军的实力有所差别,但是它们的战略地位都一样重要。
实际上,主席还预留了华北军区升级为第五野战军的规划。只不过渡江战役后敌军兵败如山倒,大厦将倾几无还手之力,华北军区部队可以放心留驻京畿及其周边地区。
建国初期,五大野战部队分别划归六大军区,开始了角色转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一个纵队有多少人?
16位兵团司令员,在没有升任兵团司令员时,他们都担任什么职务
四大野战军之最:东野最壮,西野最苦,华野最早露头,中野最曲折
四大野战军初创,并无规划:华野最早,中野最晚,跨度长达一年半
贺龙发展出8万大军,为何西野成立时,交给彭老总的只有2万多人?
1948年大决战前,各大野战军的纵队,平均兵力能有多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