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热的辣条产业将在规范中前行

此前虽然不少地方都针对辣条制定了地方标准,但是由于标准不统一产生了很多问题。2018年国家卫建委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征求意见稿,2020年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又发布了《方便食品 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辣条作为网红食品代表之一,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中,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摆脱“垃圾食品”的标签,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随着国家逐步完善对辣条的管理,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未来辣条市场将会逐渐趋于规范。

1

完善辣条生产标准

关于辣条的生产标准,河南、湖南、宁夏等地早已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但是由于对辣条的分类不同,导致执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2020年11月10日,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方便食品 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调味面制品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签标志等。

此项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配料、挤压熟化、成型、调味、包装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即俗称“辣条”“辣片”的所有预包装食品。

要求调味面制品的理化指标要符合以下要求,包括水分≤24g/100g、脂肪≤27g/100g、氯化物(以Cl计)≤4%、酸价(以脂肪计)(KOH)≤3mg/100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

其中污染物限量要符合GB 2762中带馅(料)面米制品的规定,真菌毒素限量要符合GB 2761中带馅(料)面米制品的规定,致病菌限量要符合GB 29921中方便面米制品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要符合GB 2760中方便面米制品和国家卫建委相关公告的规定。

早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拟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样是从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等方面做出了规范和要求。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出现,将推动行业走向标准化。

2

辣条市场发展火热

辣条如今已经成为网红食品的代表之一,凭借其“麻辣鲜香”的特点,不仅征服了国人的味蕾,而且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智研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辣条行业市场规模为431亿元,2019年已经达到了651亿元。根据智研咨询预计,未来辣条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上升,预计到2026年中国辣条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49亿元。

随着辣条市场的扩大,也迎来了一众企业的迅速崛起。除了老玩家卫龙、源氏、麻辣王子之外,盐津铺子、金丝猴、三只松鼠、百草味等新玩家相继入局。

三只松鼠在2015年就进行了全品类拓展,只是当时辣条这一品类尚未受到重视。直到2018年才加大参与力度,从“约辣”拓展到十三款辣条单品,定位高端辣条。

2019年元旦前后,盐津铺子正式进军辣条行业,推出了“小新王子”辣条。在产品中添加粗粮、膳食纤维,减少糖、油、盐的含量,生产全过程防腐剂0添加,签约林更新成为代言人。

而作为“辣条一哥”的卫龙,更是多次传出IPO的消息。早在2018年就有媒体曝出卫龙有境外上市的计划,2020年初卫龙食品创始人刘卫平表示上市计划正在逐步推进,之后到了11月又有媒体报道卫龙计划明年在香港IPO并募集10亿美元。

在辣条市场快速发展之际,行业竞争也在加剧,无论是在产品本身还是包装、宣传上都发生了改变,品牌在努力做出差异化。

3

辣条背后依旧存在问题

然而在辣条行业兴起的背后,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绕不开的隐患,尤其当下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安全问题更加关注,这也将决定市场未来能否进一步发展。

很长时间以来,辣条这类休闲食品就一直被视为“垃圾食品”,主要是因为曝出辣条的制作过程、生产环境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还有就是辣条是高油、高盐的代表,经常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央视2019年曝出河南省一家辣条生产车间脏乱差、地面上粉尘与机器渗出的油污混在一起,搅拌桶上满是油污,水池上也全是黑色的斑点和污垢。除此之外,周围还放置了十几种食品添加剂,包括单双甘油酯脂肪酸、三氯蔗糖、甜味剂、增味剂、保鲜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很明显在辣条加工时是将这些添加剂与面粉搅拌制成。

另外在食品安全抽检中,辣条出现不合格的次数也不少。3月10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重庆好弟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素食QQ棒(麻辣味)(调味面制品),酸价(以脂肪计)(KOH)不合格。3月5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安徽皓浩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辣条(调味面制品),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合格。

在辣条行业发展之初,确实因为生产制作门槛较低,导致小作坊较多、产品品质难以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也为企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打击。

4

行业在规范中前行

面对辣条行业存在的种种安全问题,国家和地方也在不断进行加强和完善对辣条市场的管理。

2015年5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的监管工作的通知》,指出根据调味面制品的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将其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生产许可证内容为“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后来在2016年,再次将“辣条”明确归为“0703-调味面制品”。

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同时倡导减盐减油减糖。

此项公告彻底结束了辣条南北之争,按照调味面制品进行管理,便于各地统一标准,进行更高效的监管。今年4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监管的通知》,组织各地开展加强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

随着制定辣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推进,以及加强对辣条市场的监管,未来辣条行业将在规范中前行,当然如果能够尽早摆脱“垃圾食品”的标签将有助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乳财传媒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标敲定一周 辣条行业“翻新”
辣条行业升级换代趋势明显 食机企业要跟进设备
我国调味面制品(辣条)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产品趋向健康化、高端化
从“重口味”到“健康味” 行业新标准推动辣条升级|辣条
湖北食药监再回应:卫龙辣条按国标应归入调味面制品,不合格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11批次不合格食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