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象棋大师黄少龙论棋道——实战磨炼

1953年起,我一方面跟陈老师学棋,同时向广州棋坛各路好手挑战,在实战中磨炼。当先后战胜许多业余高手之后,我接触较多的是职业棋手张镇峦、朱德源等人。

张镇峦是广州市石井人,出身于象棋世家,其父张佩侯是20世纪30年代的棋手。张镇峦6岁随父去棋摊看棋,在诸兄弟中棋艺最高,11岁与摆棋摊者斗全局,连胜2盘,以后棋艺大进,成年后获广州市夏季赛冠军。他的棋风稳健,善于下纠缠棋,令对方攻守难耐,我从他那里学到许多防御战术。1953年间我与张镇峦共对弈17局,上半年我1胜2和1负,下半年我7胜3和3负,可见我棋力明显提高。

张镇峦晚年生活不大好,不愿依靠有正式职业的儿子,却去摆棋摊度日。因确有棋艺实力,也能维持个人生活,但不会理财,挣了钱大吃大喝,输钱找人借了又不还。另外,他生活无规律,常常晚上下棋不睡觉,平时在外下棋不回家,终于病倒,不幸在1986年逝世,终年61岁。

对待象棋与人生的关系,有两种表现:一是糊涂下棋,因棋瘾缠身而顾不得生活;二是清醒下棋,借棋理感悟而有益于生活。我们应当提倡后一种理念,避免前一种做法,否则就会误入迷途。象棋的魅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增强智慧,丰富人生阅历,也可以使人昏头昏脑,糊涂一生。

另一位棋友朱德源,是广州棋坛职业高手。他1921年生,祖籍湖北,少年时居住广州,14岁棋艺初露锋芒,在净慧公园号称小棋王。我叔父认为他有发展前途,带他去见广东四大天王之首的黄松轩,要求让单马,结果败北,便决心去大新棋坛专攻黄松轩的擂台,虽然输棋很多,但学到攻杀技巧,形成自己的攻击型风格。1940年朱德源去广西,杀遍全省无敌手,成为广西棋王;20世纪50年代初返回广州,1958年获得全国个人赛第8名。由于他与我叔父交往密切,所以我有较多机会跟他下棋。从1953年至1956年间,共对弈14局,我4胜4和6负,棋力略亏,但从他那里学到许多攻杀战术。

1953年的一天,我正好在明星茶室与棋友谈棋,突然见到“四大天王”中硕果仅存的卢辉来了,真是喜出望外。卢辉是20世纪20年代涌现出的棋手,原籍广东省顺德县,世居广州。其父卢权就是一位象棋高手,号称“河南五虎将”之一。卢辉自幼得到父亲指导,尤其是家传五七炮运用自如。1931年广东省象棋赛,卢辉勇夺亚军,与黄松轩、冯敬如、李庆全齐名,号称四大天王。1936年谢侠逊访问广州,战胜黄松轩、冯敬如,负于曾展鸿,第4个对手是卢辉,不料卢辉2胜2和,其中先手两盘五七炮皆胜,一时震惊棋坛。

我见到卢辉时,他已经50多岁,而我才15岁,出于礼貌尊重老前辈,请求让三先对局作为纪念。开场后,我摆中炮跳马开车,以三先之利发起猛攻,卢用反宫马应战。一会儿我双车直奔过河压制其两翼,又跃马过河咬马,再挥炮打中卒叫将:全盘子力铺天盖地而来, 棋势难挡。第13回合我车扫边卒捉炮兼露马欺马,已呈得子之势,第19回合便夺得一车成定局,卢辉见大势已去,含笑认负。

那时国内棋坛最负盛名的,应推杨官璘 他原藉广东省东莞县,1925年生少年时就喜欢看棋谱拆排局,棋艺功底深厚;青年时期独自闯荡香港棋坛,曾获得香港冠军:1950年返回广州,次年远征上海,摆设擂台,杀败来自各地的象林好汉,名声大震,成为国内顶尖高手。在广州棋坛,他号称“混世魔王”,有专斩小妖之意。

我久慕杨官璘盛名,很想直接请教。1953年1月某天,我来到富泉茶楼,果然见到杨官璘,便上前施礼,要求让二先对弈,他点头应允。第1局我摆中炮进攻,他用顺炮应战,因我对顺炮布局比较熟悉,又持二先之利,始终掌握较大先手,他无法扭转劣势而败下阵来。再弈第二局也是我胜,于是杨官璘说:“让不起二先了。 这两局棋我有思想准备,斗志旺盛,没有怯场紧张,技术发挥得好。

陈老师闻讯十分高兴,决定给我创造条件再战杨官璘。1953年2月24日。陈老师邀杨官璘在大华酒家象棋棋坛设擂,安排我攻擂。此次正式对抗,有许多棋迷观看,气氛隆重热烈。

双方入座之后,我执红棋先行,用中炮横车七路马进攻,杨应以屏风马进7卒。我面对全国最强手,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杨官璘则因 先前下指导棋负于我,此次十分认真谨慎。我对这个布局不太熟悉,未能把握要领,第7回合跃马踏卒显得急躁,被杨抓住机会伸炮打马反先。我无奈平车保马先稳住阵脚,并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巧退窝心马,以便转从左翼跃出。果然杨车骑河欲施展反击时,我先弃兵再平肋车升河口邀兑,使局势缓解。这几步棋显示我在困境时沉着冷静并能及时化解;杨不禁轻轻点头表示对我棋力的肯定。此时他感到中局阶段已难占便宜,决定使出他的“镇山宝”:斗残棋取胜,即兑掉双车,较量马炮残棋。要知道,杨素有“残棋第一国手”之称,这对我又是一场重大考验。

我在少一兵的形势下苦苦挣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吃回一卒,却付出丢相的代价。虽然双方其他子力相等,但杨双卒已渡河,对我潜伏严重威胁。我毕竟年轻根底浅,不觉在疏忽之间又走出失着,主帅在侧被迫升起面临危险。杨官璘不愧为残棋圣手,只见他用声东击西之计,轻轻平右卒叫杀送吃,我被迫把马撤回吃卒而丧失对中线的防守。杨又移动另一只卒到中线再叫杀,我只好跳河口马挡住中路。杨平卒叫将巧退边马,构成卧槽马绝杀之势,我61回合推秤认负。

这盘棋我支持到60多回合,其中没有大的错漏,自然不甘心服输。

两个月后,陈老师又邀杨官璘在茶香酒家设擂,安排我攻擂。5月9日,我满怀信心重上战场,这次采用我熟悉的五七炮直横车进攻,杨应以屏风马3卒。第10回合我进肋车到卒林线争先,杨不经意地跳边马咬炮,被我退车困住,难以摆脱。杨眼看边马难救,便改变策略以攻为守,趁我窝心马构成弱势之际。跃出另一只马配合左车猛攻。我心想棋谚云:“马逢边必死。”就麻痹大意。把窝心马跳出左翼成为一步臭棋,其实只要退马右翼底线,就必然得子有胜望了。一着之误,结果完全不同。杨见我走错,不禁暗喜,立即跳卧槽马叫将.再退河口车叫杀,借势把边马救出来。我眼看杨马死里逃生,后悔莫及,已无心恋战,草草兑子成和。

这盘棋应胜不胜,实在太可惜了。当时杨官璘已是全国棋坛第一人,如果15岁的我拿下这盘棋的话,就成为广州棋界的爆炸性新闻了。众所周知,杨官磷杀尽弈林好汉,难有输棋。我后来在全国象棋比赛中和他较量两次均和,而一生中只有这次胜他的机会,却错过了,怎能不感到遗憾呢!

现在回顾起来,当时这盘棋的失误是可以理解的,反映自己的棋艺功夫尚欠火候。试看杨官璘在棋海20年,身经千战,经受多少磨难,千锤百炼,棋艺功夫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而我和陈老师学棋半年,论棋力论经验,还差不少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逆天改命,全中国没有人能赢过他
“40年,追踪700对夫妻,我发现了婚姻中最重要的5个问题”
慈母万滴血.生我一条命,还送千行泪.陪我一路行
生易人的经(2)
读懂这15句话,你就读懂了人生
人生自我调节要诀之二【生活起居-(1)】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