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社│李商隐《咏史》再读记
userphoto

2023.01.17 辽宁

关注

咏    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读    记

       上次写了这首《咏史》的读后感,第四遍又重读了一下这首诗,感觉有些东西还没说出来,于是又提笔再写一下。
       以前我低看了这首诗,认为只是首借古喻今、追念文宗的诗而已,没啥特别的。当时心想:李义山怎么会随手写这种平淡无奇的东西?
       第三遍读的时候,发现这厮大大地狡猾!笔法看似平淡,实际暗藏玄机。
        首联看似单纯在发议论,其实暗藏质问:以文宗之俭,为什么没能兴国?
       这一问,给颈联打下了伏笔。
       颌联承首联论俭。
       颈联一转,说国家成败,除了俭、还有“运”的成份,给首联交待了答案。
       尾联顺着颈联,自然而然地合而悲叹文宗。
       一首老生常谈的诗,让李义山这一番安排,居然生动了起来!
       这首看似平常的诗的亮点如下:
       一般的咏史诗,主题都是在肯定或否定某种论点。
       但李义山这首,首联立论,颔联承首联,举了两个意像来论证首联。但           颈联却用“运去”和“力穷”抹倒了前两联,为尾联的“哭”文宗做好了铺垫。
       你说他是肯定了这个论点、还是否定了这个论点?
       都不是!前六联都是为尾联做铺垫的,都是在惋惜文宗的运气太差。
       也就是说,这首诗的重点,在尾联上!
       读第四遍,才明白:“咏史”只是李义山的幌子,悲文宗才是这首诗的重点!
       也就是说:“哭”字,才是这首诗的诗眼。
       这首诗,与其说是咏史诗,倒不如说是遣怀诗更贴切些。
       李义山的笔锋,隐藏得太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古人学写诗
学几个集句
[杂言] 跟古人学写诗
“在蝶泪和苦梦中追寻”——李商隐系列
《全唐诗广选集评》七律篇之李商隐(1).doc
李商隐《有感二首 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赏析-唐代关于政治诗的古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