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道德当权术,曹操是“行家”,刘备则是“里手”
userphoto

2022.10.24 湖南

关注

在是否废汉自立称帝这件事上,曹操表现出区别于袁术的卓越政治智慧。而曹操的政治对手刘备同样深谙此道。

头铁称帝者—袁术

袁术当时占据淮南一代,为淮南太守,其地位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仗着地广粮多,又把持着传国玉玺,便萌生了登基称帝的梦想。

此意一出,便有大臣反对,大臣用周文王举例。意思是,当年周文王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尚且不敢造反篡商,你区区一个太守,虽然家世显贵,但跟周文王比,还差得远呢!再说,汉室虽然衰败,但并没像商纣王那样残暴。所以,称帝之事万不可行。

但是袁术此时像喝醉了酒正上头,一意孤行,谁也劝不动,最终在建安二年称帝。

袁术称帝,愚蠢至极。首先,从道德上讲,是对大汉不忠。其次,从政治上讲,是无谋。当时天下群雄并立,曹操、刘备、孙策等等诸侯,没一个人敢僭越自立为帝。袁术却顶风作案,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当然会成为众矢之的,被群起攻之,转眼便倒台一命呜呼。

深思熟虑的曹操

曹操在这方面就聪明多了。曹操确实想过废汉自立,但“许田打围”之后就彻底放弃这一想法,因为风险太大。在许田打猎,曹操故意抢了汉献帝的风头,用汉献帝的弓箭射鹿,以此试探群臣。之后他发现群臣对此大惊失色,更有甚者愤愤不平。

这次试探让曹操明白,朝中人心所向仍大都在汉,贸然废汉,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拥有天子的名分,却操控天子的实权,比袁术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即便是在统一北方,天下三足鼎立之时,曹操仍然没有废汉自立。孙权曾上书恳请曹操称帝,却是计谋被曹操识破。

当有大臣顺势劝谏曹操称帝时,曹操又拿周文王自比。曹操道,如果上天眷顾曹家,他宁愿做周文王,让儿子去做周武王。

曹操的意思是废汉的事让自己的儿子去做,自己已经封王,位极人臣,称不称帝无关紧要了。况且让他的儿子曹丕来灭掉汉朝,目的也是降低灭汉的成本。从实质上说,这是有谋;而在表面上,则是“忠君”。曹操把自己装点成一个照儒家政治伦理行动的人,显示了过人的政治谋略。

更精明的刘备

在这方面,刘备也是精明得很。当初曹操率大军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欲把徐州让与刘备,刘备坚决不要。如此反复三次,最终在百姓哭拜相求之下,刘备才领徐州牧。三辞徐州,固然看得出刘备德高望重,不想趁人之危,但何尝又不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谋略呢?

刘备难道不想要徐州?若干年后刘璋的益州,刘备尚且武力抢夺,况且能白到手的徐州呢!

刘备此时想的是,直接接受徐州,一来会损坏自己仁义的名声,二是怕有人不服,或担心是陶谦的试探。

刘备越推辞,陶谦越谦让,如此反复几次,刘备接下徐州就越站在道德高点,拿得也更稳。

而刘备称帝的时机选的也巧妙。在曹丕废汉建魏之后,刘备方才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而在这之前刘备自称汉中王也是选在曹操称魏王之后。

这两个时机都选得非常巧妙,刘备在曹家称王称帝之后再行帝王之事,在道德上首先占据了高点。刘备其实早就想做皇帝,他的两个儿子,一名封,一名禅,“封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可见刘备早有此心。

但在称王称帝的事情上不为天下先,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即外部环境稳定,内部人心臣服,又有群臣劝谏,方能由侯而王,由王而帝,一步一步地上升,方能巩固帝业。像袁术那样贪一时之快,由太守直蹿升至皇帝的,注定是要灭亡的。

刘备在取得荆州、益州,安抚好旧臣,收服民心,局势稳定之后,方才把称帝议程摆上桌面。

称帝这项议程,刘备也不是“一帆风顺”。先是群臣数次劝谏,刘备故意生气,说群臣要陷他于不义。最后还是靠诸葛亮装病劝谏,刘备方才“勉强”勉强答应称帝。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视为“心口如一的小人”。有趣的是,这个“心口如一的小人”,他给刘备的评价是“外君子而内小人”。看来,在玩弄道德权术上,曹操和刘备都是行家里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备劝曹操杀吕布 只是为了道德问题吗
读刘备,不免悲凉与惋惜…
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郭嘉“奇计”的真相 | 刘三解
是谁首先建议孙权迁都金陵城
两据徐州,两失徐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