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丨读完《瓦格纳传》,我们能得到什么?
userphoto

2022.11.18 湖南

关注

步入西方古典音乐堂奥的作曲家难以计数,但论到生前麻烦不断、身后纷争不息者,唯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一座小城修建了一家剧院只为演出一位作曲家的作品,谁能获得这样的殊荣?理查德·瓦格纳。德国小城拜罗伊特有一座叫“节日”的剧院,一年又一年的节目单上只有一个剧目:瓦格纳的一套四部的歌剧《尼伯龙根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 )。直到今天,一个国家的音乐会舞台还在禁演一位作曲家的作品,谁惹上了这么大的麻烦?理查德·瓦格纳。近二三十年里,指挥家祖宾·梅塔(Zubin Mehta)等古典音乐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试图在以色列“开禁”瓦格纳的作品,都被公众拒绝了。

毁誉参半且被放到了舆论两极的大人物,绝对是传记作家的宝藏。该如何开掘这座富矿?我们能想到的最便捷的方式,无疑是按照瓦格纳的生卒年,从1813年的德国小城莱比锡写起,直到1883年的意大利名城威尼斯,这一年的2月,在争议声中闪展腾挪了大半辈子的瓦格纳病逝。如此中规中矩的瓦格纳传记,已出版了很多种,老调重弹是乌尔里希·德吕纳所不愿意的。

凡事皆能成书的当下,作为最古老的图书品种——传记,依然是种类繁多的出版物中的“重头戏”。有市场才能催生产品,书籍也概莫能外。只是,市场给了传记作者机会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即:在“同题作文”中杀出重围。当读者不再满足于阅读传主的生平事迹时,不少传记作者开始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选择和撰写传记,德吕纳的《瓦格纳传》就是这样一部高质量的作品。

《瓦格纳传》

Richard Wagner: Die Inszenierung eines Lebens

作者:乌尔里希·德吕纳/ Ulrich Drüner

译者:王蕾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为成为作曲家,

瓦格纳抄写大量乐谱

Richard Wagner

瓦格纳出生在德国莱比锡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其莱比锡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父亲,在瓦格纳出生的时候已是莱比锡警察局长的候选人,虽不清楚1813年莱比锡警察局局长的候选人薪水有多少,一想到理查德·瓦格纳是瓦格纳家的第9个孩子,父亲的家庭责任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何况,战争的阴云正笼罩在莱比锡的上空。尽管如此,学法律但爱好文学的老瓦格纳并没有放弃与莱比锡戏剧生活的密切关系,他经常在剧院消磨晚间时光,可见,小瓦格纳的天赋中有热爱艺术的遗传因子。

假如父亲能伴随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瓦格纳的艺术道路也许就不会走得那么艰难。不幸的是,小瓦格纳出生一年后,老瓦格纳死于伤寒,年仅44岁。不幸中的万幸,是有了一个愿意帮助瓦格纳太太支撑起这个大家庭的男人—路德维希·盖尔(Ludwig Geyer)。他是个艺术家,是个渴望温暖的家庭生活的男人,决定做瓦格纳家的继父后,盖尔接受了德累斯顿宫廷剧院的聘用,以赚钱供养全家。不过,对小瓦格纳而言,继父给他更大的帮助是把他往艺术道路上推了一把。是盖尔,将4岁的瓦格纳带上舞台,扮演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剧作《威廉·退尔》中的小角色,得以近距离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瓦格纳8岁时家里再遭遇没顶之灾,继父盖尔与世长辞。这个再次失去顶梁柱的家庭四散而去,瓦格纳暂时由盖尔的弟弟—金匠卡尔·盖尔监护。从那以后, 瓦格纳辗转于几个家庭之间,得到过帮助,也受到过奚落,但是,瓦格纳想要成为作曲家的意愿从来没有被挫败过。有一次,瓦格纳从姐夫那里看到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27 号》的总谱,就将其借来抄写了一遍。抄完之后,瓦格纳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自我教学法,就又把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的总谱抄了一遍,而仅一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总谱,就超过了200页。

结婚,被瓦格纳当作

跻身艺术界的阶梯

Richard Wagner

瓦格纳认识明娜(克里斯蒂娜·普拉内)的时候,她已完成了从祈求角色到名剧场签约演员的跨越。就像瓦格纳的一位朋友所言,明娜不仅能给当时居无定所的瓦格纳安定的生活,可能还是帮助瓦格纳跻身艺术界、成功通往作曲家之路的得力助手。事实上,这个年轻时被公认为美人的歌唱演员,成为瓦格纳的第一任太太后,“全力参与了丈夫的创作”。

“全力参与了丈夫的创作”,当然意指瓦格纳在创作中殚精竭虑的时候,明娜给过他专业上的建议。不过,这句话更指当瓦格纳陷入绝境的时候,是明娜不离不弃, 一次次将丈夫从泥淖中拉拽出来。同时,当灵感悄然而至,明娜还为丈夫创设了能让其潜心创作的小环境。没有明娜,瓦格纳还能创作出一鸣惊人的《黎恩济》吗?随之完成的《漂泊的荷兰人》遭遇差评,导致瓦格纳心灰意冷时,是明娜的鼓励令瓦格纳重振旗鼓,继续创作出《唐豪瑟》和《罗恩格林》等歌剧瑰宝。

当然,明娜也有气急败坏的时候。当瓦格纳为了满足自己无度的物质追求,一次次将家庭拖入财政危机,明娜与丈夫争执的次数多了起来,渐渐地,在瓦格纳的嘴里,明娜成了这样一个女人:对他的处境缺乏理解,缺乏爱心。瓦格纳还诽谤明娜,不信任他用《唐豪瑟》奠定的职业方向,对他的未来构成了威胁。

瓦格纳所言是否属实呢?研究了一辈子瓦格纳的乌尔里希·德吕纳给出了否定回答。“对于创造力来说,毫无疑问,明娜是瓦格纳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她必定具备实现这种创造力的特质,而给她公正的评价也是应该的,至少从那些在她陪伴下诞生的作品的角度来说。”

那么,瓦格纳何以闭着眼睛说瞎话呢?夫妻久了难免会生出嫌隙,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瓦格纳抱怨明娜的那些话,是说给柯西玛·李斯特(Cosima Liszt)听的。柯西玛是谁?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的女儿,瓦格纳的第二任妻子。

谁是瓦格纳的贵人?

瓦格纳说了算

Richard Wagner

谁是瓦格纳生命中的贵人?在柯西玛执笔的瓦格纳自传的渲染下,公众认为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和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是瓦格纳站到事业巅峰的最有力推手。

未登基前,路德维希二世就不止一次为瓦格纳的歌剧流下狂喜的眼泪。1864年4月27日,路德维希二世登基才5个星期,就派人去寻访瓦格纳,这给了瓦格纳巨大的信心,彼时,他正被沉重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多亏了这位瓦格纳的大“金主”路德维希二世及时拍马赶到。至于李斯特给予瓦格纳的帮助,仅就愿意将自己与玛丽·达古(Marie d' Agoult)伯爵夫人的女儿柯西玛嫁给他这件事,就能看出他对瓦格纳才华的认定与顾惜。

不过,无论是路德维希二世,还是李斯特,他们两人赏识瓦格纳的时候,这位作曲家已经在歌剧创作领域初露峥嵘。那么,是谁在瓦格纳还年轻的时候就一眼看到了他的才华并竭尽全力帮助过他?有一个人不能忽视,那就是贾科莫·迈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

“我是迈耶贝尔的学生。”瓦格纳曾经以此向年长他22岁的前辈音乐家表达敬意。这位将大歌剧发展到顶峰的人,曾在瓦格纳的成功之路上提携过他,比如,在瓦格纳还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时,将他推荐给音乐界的同人。但也正因为此举,瓦格纳与迈耶贝尔之间结下了梁子:瓦格纳初到巴黎,迈耶贝尔把瓦格纳从大歌剧院引荐到文艺复兴剧院,谁料,没多久,文艺复兴剧院就破产了。原本想攀个高枝,不承想“高枝”断了。可瓦格纳不认为这是偶发事件,他认定那是迈耶贝尔的阴谋——明知道文艺复兴剧院就要破产,还将他从大歌剧院“拽”到了那里。那以后的几十年里,虽然迈耶贝尔从来没有回应过瓦格纳对他的诋毁,但瓦格纳却不肯善罢甘休,除了遇到他认为合适的场合就否认迈耶贝尔给予过他的帮助外,还将迈耶贝尔的作品打上了“毫无价值、品味糟糕、庸俗琐碎、迷惑人心”的标签。最令人发指的是,当迈耶贝尔的歌剧《先知》于1849年4月公演后,瓦格纳向迈耶贝尔“扔去了最具毁灭性的沥青和最具毒性的硫磺”。

事过境迁以后,人们从柯西玛的日记中找到了一段话:“在受到攻击,即(被动的)侵略状态下——以及在进行攻击,即主动的侵略状态下——瓦格纳会产生灵感”,为了获取灵感就肆意诋毁在事业上帮助过自己的贵人,加上他对第一任妻子明娜的做法,难怪明娜在被瓦格纳抛弃后怒斥道:天才就可以这样胡作非为吗?

天才瓦格纳,在作曲家

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Richard Wagner

“我敬仰(并且)崇拜你的艺术,我才想要保留你,居于你体内的天才,你应当支配它,不要暴力地、敌视地面对自己。”瓦格纳第一次扬言要跟明娜分手时,明娜给他写了一封深情款款的挽留信,这是满纸温言软语中的一句,道出了她对瓦格纳天赋的肯定。

几乎靠抄写贝多芬几部作品的总谱“偷”得作曲“秘籍”的瓦格纳,的确是个不世出的天才。他在歌剧领域初试啼声便一鸣惊人,这部作品,就是歌剧《黎恩济》,该剧一登上德累斯顿的歌剧舞台,就成为票房大赢家。

《黎恩济》大获成功后,瓦格纳再接再厉,接连创作了数部大作品:《漂泊的荷兰人》《唐豪瑟》《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等等。这些作品刚问世后,有的也曾遭受过非议,经过时间洗礼,这些瓦格纳名下的作品,都已是古典音乐曲库里的经典。不过,保证瓦格纳在古典音乐作曲家的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作品,当数一套四部的歌剧《尼伯龙根指环》。

《瓦格纳传》,正文部分厚达765页,读起来得费一番功夫。如此情形下,我们禁不住要问:读完《瓦格纳传》,我们能得到什么?无论是专门上演《尼伯龙根指环》的拜罗伊特节日剧院,还是偶或上演该剧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剧院,有幸成为座上宾的观众,有几人能骄傲地宣称自己看懂了《尼伯龙根指环》?这部取材于北欧古代传说的一套四部的歌剧,不要说不那么了解欧洲文化的中国观众了,就连欧洲的瓦格纳粉丝,也未必都能完全看懂。作为瓦格纳研究专家,德吕纳已对该剧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了然于心,所以,一本《瓦格纳传》倒有半部在告诉读者正确打开这部歌剧的方法——这或许是《瓦格纳传》给予它的读者的最大价值。

作者/ 吴玫

封面底图/pixabay.com 

乌尔里希· 德吕纳,1963—1969年学习音乐和音乐理论,1987年以研究理查德· 瓦格纳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和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任中提琴手,曾参与多部高品质的瓦格纳作品演出。德吕纳曾多次参与电台与电视台以瓦格纳为主题的节目,并出版了一系列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古典音乐家(二五) 瓦格纳
杨燕迪老师生日快乐丨论瓦格纳
梅耶贝尔的《恶魔羅勃》
伟大作曲家究竟伟大在哪里
作曲家排行榜top100 | 致乐者
拜罗伊特、《尼伯龙根的指环》与瓦格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