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威”,权威,让你的大脑短路的说服力 | 模糊谈判力
userphoto

2022.11.28 湖南

关注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11篇推文。

全文共2864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 引言

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康尼狄格州的纽黑文市;

杰克正在随意翻着当天的报纸,一篇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耶鲁大学,有偿心理学实验,参与者将获得4美元报酬。(差旅费另外报销)

在那个一条面包只要20美分的年代,4美元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杰克马上打通了耶鲁大学的电话,报名参加这个实验。

当他来到耶鲁大学的心理学系大楼,迎接他的是一名实验主管,穿着白大褂,一看就是心理学专家的样子。

实验主管把杰克和另一个报名者叫到会议室里,向他们介绍整个实验的流程。

另一个报名者是一个中年男人,看着很老实,名叫约翰;

主管介绍说,这个实验是一个关于“记忆力训练”的实验;

杰克和约翰需要分别承担两个不同的角色,“老师”和“学生”;

“老师”负责把一系列词语念给“学生”,考察“学生”是否记住;

如果“学生”答错,“老师”还要施加惩罚,刺激学生的记忆。

主管拿出两个纸条让杰克抽签,杰克抽到了“老师”,约翰自然就是“学生”。

三人走进了实验室,杰克坐在“老师”的位置上,他的面前摆着一个电击设备,上面有30个开关;

这30个开关上面依次贴着电压数字的标签,15伏,30伏,45伏......,最后一个贴着450伏。

这些数字的下面,每4个一组贴着警示文字,

轻微电击,中度电击,强度电击,高强度电击,极强电击,严重电击,危险电击......

约翰则坐到了“学生”的座位上,戴上电击设备;

主管先示意杰克自己体验一下电击的感觉,于是给杰克戴上设备,打开45伏的开关;

杰克感觉到一次轻微的刺痛,当然可能并不能称之为“痛”,很快就消失了。

主管对杰克再次强调,这个记忆实验中,如果“学生”(也就是约翰)连续答错,“老师”(也就是杰克)需要提升电压,来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而“心理压力”是否能够提高记忆,就是这个实验需要测试的结果。

一切就绪,实验开始。

杰克念了一些词语的组合,“蓝色-盒子,红色-胶水,绿色-口琴...”,然后等待约翰记忆;

接下来的测试环节,约翰会听到“蓝色”,接着听到“天空,盒子,床单,钻石”,然后依靠记忆来选择;

正确答案当然应该是“盒子”。

最初的几道题约翰都完成得很顺利,但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出错;

在一旁穿着白大褂主管授意杰克做出惩罚,杰克打开了15伏的开关。

但接下来约翰开始连续出错,杰克不得不开始打开30伏、45伏、50伏的开关;

杰克开始有些犹豫,但白大褂主管一直表示,这些电压不会造成永久伤害,请放心。

但约翰那边则看上去不那么舒服了,他开始叫喊,“啊呀,好痛”;

当电压增长到150伏的时候,约翰大叫,“快停下,我不要再做这个实验了,让我走!”

杰克向主管投去疑惑的目光,但主管毫不在意,示意杰克继续。

实验就这样继续下去,约翰几乎每道题都出错,电击便一次接一次更加强烈;

约翰开始反抗,甚至抽搐,口吐白沫;

杰克的头上也开始冒汗,他非常紧张,不断地询问白大褂主管,这个实验还要继续吗?

主管坚定地点头,继续!

尽管杰克感觉到自己和约翰一样痛苦,但他的手并没有停下来,一直把电压加到450伏!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界非常有名,叫做“米尔格莱姆电击实验”;

当然,这个实验的目的当然不是测试记忆,而是“服从”。

实际上,约翰也是实验人员,扮演了“学生”的角色;

他身上的设备根本没有任何“电”,所有的反应都是他的表演;

而真正的实验对象是“杰克”。

实验一共测试了40个人,你猜猜像杰克这样“服从”的比例是多少?

2 电击实验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今天的话题,依然七字影响力的第四个字,“威”。

“威”,权威,一种让人自动服从的说服力;

当然,它既包含一个组织行政层级的上下权威,也包括社会知识体系中的专业权威。

比如,文首故事中的“白大褂主管”,就是一种“权威”。

尽管实验对象“杰克”开始怀疑自己“施加电击”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但“白大褂主管”的权威依然能够让他“服从”。

这就是“威”字的说服力。

“米尔格莱姆电击实验”的40名实验对象里,有65%的人把电压一直加到了450伏。

这是一个悚人的结果。

在这个实验里,人们的善良、理性、良知似乎消失了。

但这些人都是来自社会的普通人,他们并不是冷血动物。

在这个实验还没进行之前,耶鲁大学就这个实验目的向全校的师生征询意见,问他们觉得结果会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师生都认为,不会有人打开450伏的开关,一个人都不可能。

然而,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随后,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不同方式,重复了很多次;

结果依旧。

米尔格莱姆教授给这个结果的解释是,

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

在某一次实验中,米尔格莱姆教授还特意增加了一名“白大褂主管”;

然后,两名白大褂主管发生了争执;

“不能再继续了!”

“谁说的?应该继续下去!”

而作为实验对象的“老师”,即使已经发现出了些问题,但他却不会依赖自己的独立思考或判断,而是把目光盯在两名主管身上,焦虑地期待他们两个能争论出一个结果;

到底该听谁的?

直到他发现,那个“要求坚持下去”的白大褂似乎“权威等级”更高,于是便继续执行指令。

在“权威”面前,人的大脑似乎会发生短路,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3 老师的权威

别以为这只会发生在实验中。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心理学老师,弗兰克-洛希亚维奥教授,会在自己的课堂上,安排一个“例行”的小“惊喜”。

每年的第一堂心理学课上,弗兰克教授都会安排一个27岁的毕业学生打扮成老师的样子,率先走进教室;

大家好,我叫派翠克,我们今天的课程任务很多,请大家一定要配合我,来,先填好这张表格......

接下来,这个人把表格发给每个学生,上面需要填写很多私密而重要的个人信息;

比如,社会保障号码,电话号码,驾照号码等等。

好了,接下来我需要你们都站起来,面朝教室的背面。

在任何人提出疑问之前,他继续大声说,

来!快!站起来,背过身去!

所有的学生都会乖乖地照做。

这个人会突然说,

等我一下,我的书拉在办公室了,我去拿一下。

就这样,所有的学生背着身子站了三分钟。

此时,弗兰克教授才走进教室,问他们发生了什么,干嘛背身站着?

是刚才那个老师让我们这样做的?

老师?什么老师?

刚才有一个人啊,让我们填表格还要背身站着......叫什么...派翠克

派翠克?学校里根本没有老师叫派翠克。

每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对弗兰克教授的第一堂心理学课记忆深刻;

因为,弗兰克教授希望学生们在心理学上最先感悟的,就是人的“权威服从”心理。

读者也不妨想象一下,在你过去上过的任何一堂课上,是否哪怕有过一次,怀疑过走进教室的老师的身份?

从来也不曾有过,对吗?

为什么?

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天然的“权威”,而“权威”意味着无条件服从,也意味着你大脑的短路。

4 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有着“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威”,“权威”的本质,也是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对 Vs 错,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让我们渴望站到“权威”的“对”的一边;

当“对错”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权威”,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对错的界限越明显,越纠结,“威”字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三十六篇” 待续

--- 桔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顺从权威实验: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服从效应: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
心理学实验证明:70﹪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恶魔,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人性的阴暗面
不忍测试的人性
米尔格拉姆的权力服从实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