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政社分开[2007年在中国提出的概念]
userphoto

2023.01.30 湖南

关注
政社分开
政社分开
2007年在中国提出的概念
“政社分开”就是政府从社会组织中退出,放开对社会组织在人事权、财政权等方面的控制,给予社会组织发展的主动权。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政社分开
提出时间
2007年7月
管理单位
国务院
实施地区
中国
概念介绍
“政社分开”是指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分开。
政社分开表面上只涉及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但在广义上,政社分开自然也包括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从政企分开破题,随后才是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稳步推进。
《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对于“政社分开”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这种说法实际上也是广义上的政社分开的通俗表达。
实施背景
早在2007年7月,蜀山区委区政府就意识到,随着城市化加速,街道和社区承担的任务日趋繁重,其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导致“政社不分”,严重不适应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
一是街道、社区职能错位,社居委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不堪重负。蜀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守掌介绍,2007年之前的街道设置小而全,每个街道内设机构都在15个以上,分工过细导致街道层次的机构臃肿,职能交叉又缺少配合力。作为处在创新社会管理最基层的社居委,同样承担着一百多项行政管理事务,不堪重负。同时,街道社区的职能错位,导致居民自治功能相对薄弱。
二是人员编制既超又缺。 “超”,是人员过多,人浮于事。 “缺”,是真正干事的人少,尤其是专业的人更少。在街道和社区这种“既超又缺”的人员格局中,推动创新社会管理主体的动力和能力自然大打折扣。
实施要点
要实现政社分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人员分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异地商会任职,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原则上都不要在其他社会团体中任职,以利于推动政社分开;因特殊情况确需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必须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二是活动分开。党政机关要依法支持社会团体行业协会自主开展活动,不得干预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依法履行职责;
三是资产分开。党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在资产和财务上彻底分开,社会组织应做到财务独立;
四是场所分开,党政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办公场所上应分开,社会组织应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五是机构人事分开。党政机关不得干涉社会组织的人事安排和机构设置。
包含范围
严格来说,政社分开所包含的范围已然要大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过就市场经济三十年来对于社会各方面的深度影响而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社分开的核心和迫切任务所在。
新确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则,核心是要求政府退居于监管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不直接参与到微观经济和社会的具体事项中来。此前经济活力的一部分威胁即来自于,政府直接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而非纯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一来使得社会的自治性有限,二来压缩了市场的空间。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也是希望提升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以带动经济和社会的活力。
“政社分开”作为行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其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管理新模式的需要,而且符合“社会事务责任的剩余原则”,符合“多元促进生机”的规律,符合“直销”降低服务产品成本的规律。政社分开的努力离不开科学理念的引导,只有从公共管理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组织发展的自有规律出发,来探寻改革之路和采取创新措施,才能使政府与社会组织既相对分开又相互合作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推进实行
截止到2013年8月,北京市正在推进社会组织政社分开,市民政局表示此次改革是“从自己身上割肉做实验。”今后,社会组织在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职责权限,逐步实现去行政化、去垄断化,是为了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效益和实惠,提供更专业化的公共服务。
《北京市政府转移职能目录》、《北京市政府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目录》正在制定中。试点的6家协会正在进行人员重组,着手招聘专业工作人员。[1]
政府将购买60余项目服务
截止到2013年8月,北京市民政局下属的21家社会组织将逐步进行“政社分开”改革。已有800多名公务人员从社会组织中退出,确因工作需要兼职的需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报批。有6家试点协会在进行人员重组,着手招聘专业工作人员。
从2013年9月起,北京市社区服务协会、北京市社工协会、北京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北京市行政区划研究会、北京市婚姻家庭建设协会和北京市殡葬协会6家协会将作为先期试点,民政局不再为其拨付工作经费,六协会通过项目申报从购买服务的政府处获得资金支持。政府将购买包括养老助残、社工服务、殡葬事务以及行业资格认定审核、专业职称评定、学术和科技成果的评审等60余个项目的服务,财政预算将达上千万元。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政社分开”后,政府部门将重点监督6家试点协会,进行绩效考核,不专业、不敬业的社会组织将被淘汰出局。“去行政化”的社会组织将逐步面向社会招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参考资料
[1]
北京6家协会下月起不再“吃皇粮”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3-08-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社联动”汇集社区治理正能量
崔秀朋:宁波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苏社会组织“怎么办”
创新完善乡镇街道老年体协(老年协会)之我见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