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逼为王,他逼为奴
userphoto

2023.08.30 湖南

关注

汉代著名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王充,曾经在他的著作《论衡》中说过一则故事: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坐在路边伤心的哭泣,路人好奇地问他,为何如此哀伤 ?

老翁回答,少年的时候出来做事,但长官喜欢用老成之人,担心他年纪轻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所以他没有受到重用。 不久,战事发生,他衡量有武艺的人比较能够受到拔擢,所以他就去习武,但等到习武有成,战事已平定,政府又开始重用有文才的人,他的一身武艺已变成无用武之地。 不得已之下,他只好从头开始习文,等到习文有成,已垂垂老矣,政府却在这个时候大量起用青年才俊......。

老翁悲叹,自己的命运多舛,一生都不能逢时。

王充写这段故事的用意在于勉励世人:要谋定而后动,掌握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等到最适当的时机再出手,而不是一味盲从跟风,最后却荒废了自己的一生。

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不仅发生在两千年前古早的老翁身上,即使在科技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悲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人,每天依旧层出不穷。 纵使年代不同,时间不同,人的命运却相同。 几千年以来,交织缠绕,后代子孙始终跳脱不开古人的影子。

借古喻今,几千年的古人很早就替后人开启了智慧。 中国的《易经》有曰潜龙勿用。 潜龙指的是潜伏不得志的人,勿用则是说不宜轻举妄动、随便乱出手。

换句话说,潜龙勿用就是规劝世人要懂得分辨时机并掌握自己的定位,适切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时、位、人彼此是重重互动,只要缺少了其中一样,事情往往就不能圆满。

在我深入研究历史之后,发现凡富强盛世的朝代,都甚流行研读《易经》。

辅佐大唐时代的宰相虞世南说过:“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表面看来,《易经》里谈的六十四卦是用来算命看相,但其真正的精神意涵讲的是定位——芸芸众生如何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来趋吉避凶。

有智慧的人在古人的典籍中找到做人之道;

譬如,长期在单位内部担任管理者,深深感受到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两难位置,有荣耀要归于上,有功劳要归于下,一旦处理不慎很容易就变成两面不讨好的夹心饼乾。

若依照《易经》来解释,即中阶者处于顶天立地之位,随时承受上压下顶,左排右挤,除了要有应变能力之外,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在很不容易。

譬如,功高镇主就是中层干部的一大忌讳。 清朝雍正年间有一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年羹尧,掌理军纪极为严明。 有一回雍正皇帝巡视军营,看到天气太热便要求士兵脱下帽子,但士兵毫无反应,结果,年羹尧大将军当众吆喝一声,除帽!士兵立刻整齐画一脱下了帽子。

雍正皇帝看到这种情况心中大惊,回朝不久,便找了一个理由解除了年羹尧的军符,并将他降职为守城门的卫兵。

又如,为人部属正直不阿虽是本分,但运用不得当却会惹祸上身。

孔子,他有一个十分钟爱的弟子——子路,但孔子在论断子路命运的时候,曾经预言子路不得好死!后来,子路果真在卫国的一场政变当中活活被剁成肉酱。

后世人猜想孔子大概会算命,其实不然,孔子的推论其来有自,聪明睿智的孔老夫子熟读《易经》之理,深谙宇宙之间自然现象的推衍,他是根据平日观察子路的性格,认为子路直道而行将来必定易遭横祸,因为,刚强易折即是自古以来人世间永恒不变的定律。

正如《易经》所称,时、位、人受自然率变化影响,随时有变易,因而身为管理者对于人事问题的处理,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才能保持客观灵活。

除了《易经》,中国还有另一本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古书那就是《孙子兵法》。

趋利避害原本就是人之天性,《孙子兵法》的要义即在于思虑周密,而周密思考的准则在于深明利害。

譬如,兵法中有一段提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是指最高明的作战指导是用谋略,不需耗费兵卒即能战胜敌人;

其次是从外交或合纵或连横,来抑制敌人,也算是好的;

再其次是用声东击西的野战方式来攻击敌人;最下策的才是肉搏战,直接去攻打敌人的城堡或要塞,但往往也是死伤最惨重的。

《孙子兵法》这本诞生于两千五百年前,当时的人类还是用石头、木棍、刀箭作战的时代所着的兵法,跃入二十世纪末以高科技武器打仗的战场,居然一样管用,好用!

譬如下棋博奕、球类竞赛、选举运动、股票操作,甚至夫妻沟通,若能充分掌握《孙子兵法》的神髓,都可以做到无往不利。

股市有三大基本原理:压缩与膨胀、趋势与循环、共识与反向。

压缩与膨胀就如同《易经》中提到的鼓风炉,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而趋势与循环则是空间与时间的对应;

共识与反向则是《兵法》里的群众心理学,正当大家一头热的时候,总是会有出奇不意、反市场操作的状况发生。总结起来就是: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上涨,在憧憬中迈向高点,最后又在极度乐观中毁灭。

兵法虽然讲的是作战,但把它发挥在生活实务上,个人认为一样非常受用。我给大家讲一个用《孙子兵法》和《易经》度过不如意的关口的案例。

18年前,我刚创建权谋论坛的第二年,有一位女白领因在工作上曾经遭遇过挫折,尤其是人际互动而产生的种种摩擦、误解、猜忌和冲突,让她感觉非常沮丧,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一天晚上,我记得差不多深夜12:00左右吧,我看论坛上她发的帖子,前面说的那些缘由,再结尾向我提问:“老师,你看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否则为什么事情总是无法做好?”

我记得我当时跟他说:“你绝对不聪明,但何必花脑筋去想笨不笨这件事,不如把力气用来学点聪明的事!”

最后我建议她读《易经》《孙子兵法》并嘱咐她说,前者有中国的智典之称,后者则享有智海的美誉,就凭着这两本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能帮助你度过许多不如意的关口。

当时,由于刚做权谋不久,回答问题多少有一点不负责任,对于一个当代年轻人,阅读这两本古籍,估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一年后一天中午,我正在单位食堂吃午饭,看见她给我的留言,说要给我邮寄一些家乡特产,我毫不犹豫的把地址告诉了她。说实在的,今天土特产的味道我忘记了,但她在土特产中夹杂着的那封感谢信的内容,让我记忆犹新。

大致内容如下:
...
自逼为王,他逼为奴。

在我人生迷茫之际,我开始沉下心来钻研中国古籍经典《孙子兵法》和《易经》。

研读《易经》使我学会在大环境先找到立足点,然后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使上力气。

当我回头看自己的职场生涯,才猛然省悟,过去一直把工作看得太大,好像只是生命里的唯一,完全忽略了自己还具备很多长处,而工作中只要出现了一点挫折,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快被毁灭了一样,现在跳出来看自己,当时的我就是在用放大镜去膨胀问题。

《孙子兵法》则教会我另一件事。人固然是为了胜利而生,但失败乃是人世间的常态,许多人之所以活得不快乐,觉得很有压力,就是因为不能用宏观的角度去看失败这件事。然而,一个人在胜利之前,必定先得忍受很多挫败,只有输不起才是人生最大的失败。谢谢易老师的指点:如今有了这两本随身宝贝,我才发现自己活得比以前快乐。

在信的最结尾,她感叹道,如今我再也不嫌自己笨了!

她说了一句颇有几分哲理的话:上天要启发一个人,一定是先启发他的智慧,再启发他的福气,否则,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根本保不住他的福气。

十八年过去了,不知道她还会不会看到这篇文章,其实后期我做的所有努力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她的影响,因为她是我写作这么多年收到的第一份礼物,也是唯一一份,这份礼物很沉重,以至于往后的几年里当别人说给我邮寄礼品或探望我时都表示抗拒,因为那是一份责任,当你的一句能读者付出实际行动时,那你必然要对说出口的话负责任。

此事发生后的几年里,我开始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解读历史,学会带着时间看问题学会看事情的本质。在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我益发领受到非常大的乐趣,也产生许多感应。

人在潜意识里,其实都是被历史制约的,因为历史不断地循环、重复,只不过是人名、时间、地点的互换罢了!

历史的特性之一,就是不断地复制。

所谓的世外高人,他们都是从历史嗅出天机,企业经营者从历史中找到商机,小老百姓则可从中嗅出安身立命之道。

每个人读同一本书,都会读出不同的启示。

我读到李渊对夫人说:帝王之家无亲戚,心中一阵震惊,原来李渊的处境与我家的处境这么相像。

三十多年前,我家农地被划入都市重划区之后,就一跃成为帝王之家,所有的亲戚、亲子都渗入利害关系,彼此心结加深,关系紧张,上一代因为有不安全感,迟迟不肯分配家产,并经常对下一代恶言相向……。

若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在前人中寻到对号入座的影子。

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历史的一颗棋子,或受到性格的限制,或受到环境的限制,每一个人的选择权都非常有限。

以曹操为例,当初只想成为王佐之才,等到了一定的权位之后,窃取大位又成为水到渠成、不得不为之事。

放眼望去,古今中外政坛中充斥着相同情节的故事,多不可数。古人的遭遇与现代人那么神似,毫无隔阂,无怪乎有句话说,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

万丈红尘之中,每个人都需要一本经典或者一套方法,帮助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

我曾说过,要在时间中进入时间,只有进入时间才能见天。人有补于天,天才有补于人。如今看来,历史就是我的福报。

因为接近历史,让我学会带着时间看问题,不光是看表相,而是看本质。因为读历史,让我明白人要懂得拉长视野,大开大阖,才能打开格局;因为相信历史,让我意识到不应目光如豆,只在今天和眼前的事打转。

不管你同不同意,人一定要读历史,不读历史,总有一天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今后我可能在公众号中写的文章会少一些,因为目前我有两个知识星球需要更新,一个是“我的智囊”另一个是“商人格局”我希望大家在我的10部《看透权谋系列作品》中学会向古人借智慧,懂得趋吉避凶,少走冤枉路,少做痴傻事;接近先哲先贤,在这个被操控的时代里,为自己的生命注入一股温柔敦厚的活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出土在银雀山
孙子、孙武、孙膑是同一个人吗?
孙膑兵法:历史上将孙子兵法和鬼谷子真正融会贯通的是谁?
一口气读懂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 兵法
[2023]《孙子兵法》要用72计![V5]《兵法》中的“计”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