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是不可以被打败的——读《老人与海》有感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如果你读过《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看到这句话,你脑海里肯定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汹涌澎湃的大海上,飘荡着一只由一位老渔民驾驶的小渔船,那位老人正用他古铜色的身躯,铁一般的臂膀,挥动着船桨,与鲨鱼搏击,溅起的浪花,洒在老人的身上,反射出落日的余晖。这就是桑地亚哥——海明威笔下的铮铮铁骨。 

      伟大的作家海明威在他最出色的作品《老人与海》中写下的这句话,使许多不喜欢文学的人也认识了这位硬汉,认识了小说中那个沧桑而顽强的老人——桑地亚哥。《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地亚哥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在海上两天两夜惊心动魄地与大自然的搏斗,寓示了人的英雄主义本能的伟大力量。老人获得的无任何胜利意义的鱼骨架,恰恰寓意了人的精神上的胜利。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掉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任何人在到达成功之前,没有不遭遇过挫折的。每一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无数失败的故事。但那不能叫“失败”,那只是暂时的“没有成功”。面对困境,人首先要学会忍耐。在困境中忍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住的,但却是每个渴望杰出的人都必须承受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经历了一万多次失败后才发明了灯泡,而沙克也是在试用了无数介质之后才培养出了小儿麻痹疫苗,席勒在病魔缠绕的15年中,仍然写出了惊世巨著,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就是在马德里监狱中完成的。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与海》的读后感
人是不能够被打败的(图文)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
​[小荷初露]最后的胜利者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