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月书单

八月读书五本:

《弃猫》日本 村上春树

《时生》日本 东野圭吾

《成长的边界》(加)大卫-爱泼斯坦

《当我遇见一个人》李雪

《最好的告别》(美)阿图-葛文德

1.《弃猫》作者:村上春树

跟村上之前的书不同的是,这本书可算是纪实性文章,通过回溯父亲的人生历史,虽然村上与父亲关系几近决裂,长达二十多年未见面,但是面对临终前的父亲,村上还是感受到:尽管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但牵绊着我们的那种类似缘分的东西,毫无疑问在我心中发挥了作用。

父子的缘分放到历史中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肩负历史传承的使命。

“我们不过是无数滴落向宽阔大地的雨滴中寂寂无名的一滴。是确实存在的,却也是可以被替代的一滴。但这一滴雨水中,有它独一无二的记忆。一粒雨滴有它自己的历史,有将这历史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我们不应忘记。即使它会被轻易吞没,失去个体的轮廓,被某一个整体取代,从而逐渐消失。不,应该说,正因为它会被某一个整体取代从而逐渐消失,我们才更应铭记。“

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可以看这篇文章:村上春树和他的《弃猫》

2.《时生》作者: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的书我看了大约有六七本,还是觉得最初的几本比较好,如《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有时候我在读其他书的间隙会读一点比较轻松一点的书,这本书就算这类休闲书。

小说开篇的悬念设置比较成功,一个少年因为某种遗传性疾病快要不治,当初他父母冒着遗传风险生下这个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悬念一直到最后才解开,父亲宫本的身世之谜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揭露。带有穿越性质的情节让这本小说不同于东野圭吾以往的作品,不过这一次我不像以往在解谜的过程中,偶尔会被某个情节感动。

“我告诉你,未来不仅仅是明天。未来在人心中,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起来。”

3.《成长的边界》作者:大卫-爱泼斯坦

这本书中有很多颠覆性的思维,具有启发性,比如抢跑起跑线建立领先优势,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优势很快就丧失了。早早地在专属跑道发展,不如多个跑道试一试。外部视角比内部视角,局外人比局内人,新手司机比老司机或许更具慧眼。

平时学习中,老师掰开了揉碎了教学生,学生很快就吸收了,但是最终效果未见得好,相反学习的过程有些吃力,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反而加深,最后考试结果更好。正所谓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

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自我的边界,这个过程需要努力,也需要有一些方法和工具,很多时候方法比努力更重要。那些被誉为学霸的孩子,他们通常拥有更为宽阔的思维,对于学习有自己的一套打法。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家庭教育中,这些思维都是非常有益的。

这本书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深度,属于认知类书籍,相对来说中学以上的孩子,不过家长可以自己阅读,然后分享给孩子,或者将其中理论运用到家庭教育当中。

4.《当我遇见一个人》作者:李雪

这本书的内容就简单易读得多,适合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在心灵成长过程中,最难疗愈的是母婴关系中的创伤。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很大程度都是源自婴幼儿时“不被看见”有关。

孩童的两大心理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首当其冲是孩子与抚育者的关系。以前有一些错误的观点,如孩子哭不抱他,不哭才抱;不可以奶睡,戒掉夜奶;过早或者强制跟孩子分床;从小要给孩子立规矩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心灵的创伤,因为他们的需求不被看见。

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父母不需要完美,但是要诚实;父母不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孩子,才是真正的陪伴;守护父母和孩子各自的界限,这些内容背后底层理念是父母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

有家长跟我说,看了一些育儿书后,发现内容大同小异。我很认同她的话,也在过去文章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我曾说爱与自由就是家庭的教育最大的基调,做到这两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为我们无知而造成的损害,许多教育问题也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生活中得以化解。

这个感受也契合读书的一个理念:先将书读厚,再将书读薄。先要多读,然后找到兴趣所在,最后深读、精读。不自谦地说,这本书的理念对我没什么启发性,因为这些教育观点我早已经知悉。

教育好孩子并不是书读得越多越好,看书、懂得和做到这三者之间不是可以划等号。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需要家长用心去调整,这才是细腻的技术活。

很多家长不敢给孩子自由,是因为恐惧。自己内心不自由,会对自由投射各种负面的影响。

这样说,是不是孩子玩手机停不下来,就任由其自由地玩呢?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一个思维的窠臼,像这样的问题就是。孩子玩手机到了失控的地步,家长会觉得这样管都管不住,不管还了得?但是这个问题已经是在不良后果产生后,再讨论方法对不对的问题。孩子玩手机停不下来,原因是起初的时候,没有把爱和自由给孩子。爱和自由不是放纵不管,爱他要引导他,给他自由是为了他学会自尊和养成自律。

”有的家长会疑惑:到底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可以不管?判断的方法是:这究竟是谁的事情?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假如孩子希望听到父母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高知“高明”的结论。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5.《最好的告别》美)阿图-葛文德

今年年初我有两位亲友的父亲相继离世,都还在七十岁左右的年龄,从确诊到病逝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人到中年后自然会有着无形的压力——父辈的衰老和死亡。一旦亲人患了不治之症,家人都想着尽最大的可能延长生命,但是在活得久和活得好之间哪个更重要?

这本书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人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此,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

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一种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勇气——思考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另一种是依照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争取一个最好的告别。

在寻求更长的寿命和争取更好的生活之间作出选择,这个选择有时候不是由老人自己就能决定,或是他们过早地失去选择的能力,或是不由他们来选择,医生按照工业化流程行事,能用的技术都给用上。家人觉得放弃治疗就是一种抛弃,愿意花更多的钱去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人生最后一课,不是只应该老年人自己上,而是家人、医院、社会都应该好好上这一课,因为衰老和死亡是人类共同的宿命,我们需要共同面对。

书中引述一些案例,既有个人和家庭方面的,也有医院和社会方面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最后的告别也有成功与失败之分,怎样才是最好的告别,真的值得想一想。

“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野圭吾最值得一看的8本书!
【有声书】《盛夏方程式》东野圭吾
你一直在读书,你知道阅读的意义到底在哪吗?
那年,我推荐的那些书(六)
《我的晃荡的青春》读后感
假日书单:12本拍案叫绝的推理|有暖有惊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