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宝在深圳 - 每次去博物馆都一脸懵逼?别怕,我教你看展览。

如果你能在文章底部点一下,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章



本文所有文物,如非特别标注,均来自于河南博物院与深圳南山博物馆《大象中原》展。

为什么我们会跟国宝擦肩而过?因为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

今天想分享一点经验。

怎么看博物馆。

我看了几百个博物馆,才积累了一点心得。

总结下来,就是20个字:认真学习,细心观察,大胆联系,强加规律,放心解读。

走马观花看一圈博物馆很容易,我经常在博物馆里看着人们从最重要的文物面前一晃而过,甚至没有驻足。

有些文物,可能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文物。也许是精神意义,也许是历史意义,也许是文化意义,也许是独特性等等,当你跟它错过的那一刻,也没准就是这辈子唯一看到它的机会。

博物馆很奇怪。无论多重要的文物,在说明牌上都很少体现。如果你没遇到讲解,又或者遇到的讲解不够好。你很可能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重要。

这不是我们来博物馆的目的。

下面会有几个例子,我把我这20字心德都揉在文章里了:

1. 

来博物馆前是要做功课的。

最好的途径是看我的公众号!!因为功课我都帮你们做了!!

每次身边的展览,我都会连续去几次,几十次,拍照,查资料,写公众号,去博物馆讲解,在一次次这样的过程中积累和梳理自己的知识。

各博物馆一般不会在展览中标注镇馆之宝,但是博物馆官网上会有,所有官网上重点展示的文物,即使不是镇馆之宝也是最重要的文物之一,看看它们的背景,会让你见到实物的时候印象更深。

河南博物院官网点进去就能看到镇馆之宝,藏品精粹等主要文物的介绍。

不做功课,你又怎么知道贾湖骨笛在8700年前就把中国人带入了七音阶时代呢?

不做功课,你又怎么知道杜岭方鼎是中国最早最牛的鼎,并且直接改写了一座城的历史呢?

不做功课,你又怎么知道汝官窑天蓝釉鹅颈瓶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瓶子,竟然冠绝中国,是CHINA之巅,是瓷器之巅呢?

要做功课,毕竟不是所有的展览都在家门口,家门口的展览也不是每件展品都会有机会看到第二次。

2.

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一般就是一排靠墙的柜子和独立的柜子。

我以为,一般独立陈列的文物都比较重要。

所以当你有条件看到独立陈列的文物时,一定要养成从各个方向看得习惯。

有请贾湖骨笛:

当你注意正面第二,四个孔下面有小孔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没做好吗?

还是用来产生半音的?

当我们知道这是墓主人不舍得丢弃断掉的骨笛,而另外鑿的小孔用来穿线绑定骨笛的时候,又会想什么?

这样绑起来的笛子难道不漏风吗?还能吹吗?

答案需要你转到贾湖骨笛的后面蹲下来看。

答案很明了,并不能。

这个缺口,在正面蹲下来看不见,如果骨笛是靠墙陈列绕不到后面的话,这个看上去很无聊的问题就很难得到解答。

可是,为什么坏了还要修复以后带进坟墓里?

你肯定没见过丹顶鹤的骨头。

为什么是丹顶鹤?我们可能要反过来说

丹顶鹤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古代仙鹤是一等文禽,明清文官官服的补子中,一品官胸前就是仙鹤。(明朝以前的公服没有补子。),所以丹顶鹤又被称为一品鹤。

古代最毒的毒药被称为鹤顶红, 哪怕它跟鹤一点关系都没有。

明朝距今600年。

明代一品官补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往前,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郭沫若评价它:“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

噢,对了,春秋还有个因为爱鹤,给鹤封官爵最后导致亡国的卫懿公。

春秋距今2700年。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对,莲鹤方壶也是两件,一件在故宫,一件在河南博物院

还往前,国家博物馆的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陶缸,虽然定名为鹳,但古人对鹳鹤的区别也比较模糊,它依旧可能是中国鹤文化上的关键一环。鹳鱼石斧图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国画。

鹳鱼石斧图距今6000年。

鹳鱼石斧图陶缸 国家博物馆

继续往前,终于轮到贾湖骨笛了,新石器时代的先民认为鹤的叫声可以到达天际,现在出土的所有贾湖骨笛全是鹤骨,并非别的动物骨头不能做笛子,那古人为何不用?

又为何破损了都执意要修复,甚至还要复制一只一样的?

从它的制作工艺,墓葬的规模,以及它在墓中的位置(分别墓主人的左大腿内外侧)来看。

图片来自网络

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墓主人喜爱音乐。

珍贵的东西,往往体现在重要的地位,精湛的工艺和珍贵的材料。

前两样都有了。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缺口,恰好说明了即使在当时,鹤骨也是很珍贵的东西,正如今天你的金链子断了你不会扔掉一样,M282号大墓的主人也做了同样的选择。

骨笛旁的视频说骨笛上大孔下面的小孔的用途,放大一看便明了,左右两孔都有明显的断裂痕迹,小孔分别沿着裂痕两边分布,这明显就是断裂后为了绑在一起特地开的新孔,底部那一大块缺损注定这笛子已经无法使用,主人所做的只是保证它的完整而已。

中间开孔左右两侧的划痕,应该是开孔前计算所做的记号。当时的先民之精细,实在是叹为观止。

这应该是中国鹤文化的开始,起码也是早期的一站。

贾湖骨笛,距今8700年。

3.

乳钉纹铜斝

这件夏代的青铜斝是萌芽期青铜器的精品,它的器形甚至比很多育成期的斝都要好看。围着它转一圈, 我们可以发现诸如它的纹饰很简单,腹部有五个5出的原型,包括鎜(pan4,把手)的部位和后期的青铜器不同,中间有方形的镂空。并且已经出现了伞状柱。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就不会介绍了。真正让我对这件器物产生浓厚兴趣,是下面这张。

当我转到这个角度时,灯光的阴影刚好遮住了上半部分,让腹部和三足变得非常立体,看看像什么?

一只动物,一只雄健挺拔的猛兽,有着健硕的野性美。

我不禁想象,这是否正是夏朝先民以动物为原型所做的早期尝试?后期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逐渐增多,比如妇好鸮尊,山西博物院的龙形觥,江西省博物馆的伏鸟双尾青铜虎等,是否源头都来自这里?

4.


武则天除罪金简

我建议只要有微距镜头的,带着去展览,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古人的痕迹,制作工艺等等。

我们想像一下,在1319年前的7月的一天,胡超呈上金简给武则天御览,一代女皇也许曾经把这片金简拿在手里,77岁高龄的她已经要把金简几乎贴在眼前才能看清。

她仔细的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短短63个字的间隙中,她的一生快速的在脑海中划过。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长孙无忌,上官仪,褚遂良,安定思公主,王皇后,萧淑妃,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上官婉儿,武三思,狄仁杰,薛怀义,张宗昌,张易之……

这一个个名字贯穿着她的一生,一个个面孔在她眼前闪过,有的是慈爱,有的是厌恶,有的是谄媚,有的是恐惧,有的是狰狞,有的是死不瞑目。一路走来,几十年为了权力,她杀了太多的人,心里的罪孽又能向谁诉说呢?她不能停,因为停下来就是深渊,可继续走,已经力不从心了。

看完以后她默默地放下金简,长叹一声,把金简递还给道士胡超,闭上眼睛什么都没说,只是摆了摆手:去办吧。

女皇的暮年,并不安心。

5.

我们总会在很多报道里听到:“某某的发现,填补了发展史上的空白。”

我们的文明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比如文字的出现,从商朝晚期都城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或青铜器铭文中我们已经有了整篇通顺的文章。西周的铭文更是告诉我们周灭商的具体时间等等。

利簋 又名武王征商簋 国家博物馆

而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则缺乏动词,没有动词我们就没有办法解读,但起码我们还知道这是什么字,以及它的涵义。

但是再往前,到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陶罐上发现的“文”字。有争议,但也只是纠结它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字是不是“文”字,基本没有异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只有这样一步步找到更早的文字,才能知道我们的文明是如何发展的,我们从甲骨文,追到陶寺文字,再追到良渚高邮陶文,丁公陶文,半坡陶文等各种陶文,结果你猜怎么着?

又到贾湖遗址了。1987年,发掘贾湖遗址的过程中,除了贾湖骨笛,还出土了一批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石器等,从上面辨识出了将近20个符号。

这些符号明显是有意为之的,有的上面不止一个,有的墓中出现不止一块,说明它是有意识的行为。比如下面这块龟甲上的目纹就很像眼睛。

很可惜我们没办法判定它就是文字但它与甲骨文高度的相似性,以及贾湖遗址的高度发达(比如前面说过的鹤文化的影响)。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经碳14鉴定数据,其年代距今7762年(±128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最终无法证明它确实是文字,它也一定是后来文字的雏形。

6.

兽面纹的发展。

萌芽期纹饰是简单的点和线,难道是突然变成育成期的饕餮纹吗?显然并不是。

请注意,从此处开始,以下的排列纯属为了方便记忆,按照纹饰特点排序,并不代表兽面纹是按照这个顺序发展的,也请你把它当做入门的一种手段。仅此而已。

假设我们夏代的青铜器确实是仿照动物的造型所做。

兽面纹爵  商早期  上海博物馆

等到商朝早期的时候,这种变化就已经从器物的形状开始往器物的表面上发展,这件兽面纹爵上的兽面还很简单,就是两只眼睛,以鎜(pan4,把手)为中轴左右各一只。把手上依旧没有装饰。

杜岭方鼎 商代前期

到了杜岭方鼎,是目前已知的第一次在青铜器上出现饕餮纹。特点是用突出的线条表现图案。

杜岭方鼎的鼎耳和绝大多数鼎不一样,是中空的。自然也没有纹饰。

但是鼎足上则是和主纹一样的饕餮纹。

兽面纹铜觚 商代前期

同样是用突出的线条表现图案。

兽面纹鼎 商代前期

我们姑且不负责任的认为随后出现了用凹陷线条表现图案的表现方式。

兽面纹灰陶簋 商代前期

这样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存在于青铜器,也存在于陶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件器物的耳朵上,出现了一个小扉棱和两个乳钉纹。一个兽面出现了。

对夔纹铜斝 商代前期

同样的风格。这里出现了夔纹。然后图案开始变得细密,紧凑,不再那么粗犷。

兽面纹一柱爵 商代前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兽面纹一直都是左右对称的。但是在此处可以看出已经出现了两个类似夔纹的纹饰组成了一个兽面纹。

我说不清这种改变始于何时,也许在纹饰发展的过程中古人逐渐把兽面纹的一半演化成了单独的夔龙纹。无论如何,我们可能无法否认兽面纹和夔龙纹之间的紧密联系可能从这时就正式开始了。这种两个相同的单独元素组成一个兽面纹,看来从育成期就开始出现。

兽面纹三牲铜尊 商代前期

这个育成期的兽面纹,和下方的鼎盛期兽面纹对比一下?主纹愈加饱满,并且很清晰的出现了鼎盛期兽面纹的特质,比如外卷的兽角。扉棱为耳朵,颈部中央也开始出现兽首装饰。

母亚铜斝 商代后期

进入鼎盛期,出现主纹配以底纹和饰纹的三层花,让画面更具层次。兽面纹开始以突出的扉棱为中心。颈部的倒蝉纹和小兽面纹组成了另一个兽面纹形象,十分可爱。

妇好夔足鼎 商代晚期

妇好时期的兽面纹,则是另一种风格,扉棱不仅仅起到等分兽面纹的作用,兽面纹开始由两个独立的夔龙纹组合而成。画面的组成更加多元化。

相比杜岭方鼎,妇好夔足鼎的鼎耳,鼎足都是夔纹。

每一半都是一个单独的夔龙纹。

妇好鸮尊 商代晚期

箭头所指的夔龙纹,足上也是夔龙纹。

以把手为中轴,合成一个单独的兽面纹(上图2)。

把手上出现了兽首形象,兽首在鼎盛期的器物把手上逐渐增多。

食鼎 西周早期

进入西周,饕餮纹被逐渐边缘化,比如这里已经变成牛。

兽面纹鼎 西周早期 上海博物馆 

足和主纹一样,都是牛。

鼎盛期结束。

虢季墓列鼎列簋

西周中后期,青铜器进入转变期,从繁又开始变简。曾经兽面纹的主要组成部分夔龙纹也发生了改变,它从原来不规则的形状,被压缩成了一个可重复的单元,叫做窃曲纹,中间的乳钉纹,就是龙的眼睛。

但是兽面纹并未消失。

是的,它在两个窃曲纹中间偷偷的加入了一个扉棱,这个可爱的兽面纹又出现了。这和鼎盛期的两个夔纹合成一个饕餮纹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变得非常少见。

多对比不仅仅要在不同的器物中对比,还要在同样的器物中对比。这一组6个的列簋,就图上这只不一样,它的顶盖上提钮上有纹饰,身上有兽面纹,这两样并不存在于其它五个列簋。

转变期的器足和器耳,用兽首装饰已经成为常规。

耳和足都是龙首。

敔(yu3)簋

同样属于转变期的另一个重要纹饰,波曲纹又如何呢?你说那波曲之间的图案,是不是正是兽面纹的两只角和一张嘴呢?我觉得有可能。

同样的,而和足的装饰,都是兽首。

再对比一下,旁边的这个应伯壶,明明都是波曲纹,而且都出于同一个墓,但怎么看都是个半成品。

进入更新期,兽面纹曾经的组成部分龙纹从窃曲纹进一步缩小,变成了蟠螭纹和蟠虺纹的基础。

耳和足的兽首装饰更是再度进化,长出了身体,直接变成一个完整的动物,比如虎,龙,熊等。

绹索纹兽耳铜罍

兽面纹则彻底从纹饰上消失,再发展成具体的形象,成为完整的野兽形象,成为器耳包括器足。

龙虎镂空纹仪仗戈

隆重介绍一下,我家同款国宝。

镶嵌龙耳方鉴

在虎身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龙。

蟠虺纹鼎

鼎足是寿面,有扉棱,左右对称。

熊足兽首耳铜舟

真的是个熊。

错金银铜豹镇

最后这个,就不要扯什么兽面纹或者兽耳兽足了,直接就是兽本身好吗?

其实文物看多了会有一个感觉,文化的进步其实就是一个从繁到简再到繁的过程。青铜器的纹饰是如此,瓷器也是如此,从陶器到瓷器,从青瓷到白瓷,从三彩到清花,从青花又到五彩。

一个劲的去掉铁元素让瓷器变白,真白了又往上画东西,一个颜色满足不了就什么颜色都来,颜色多了又嘲笑人家农家乐审美(乾隆爷真的不太开心)。

但这就是发展。这跟我们从骑车到汽车再到骑车,其实是一样的。

不要怕犯错,只有犯错才会让你成长。只有落实到笔头的归纳,才会让知识真正属于你。只有学习,才能让错越来越少。只有多看展览,才能让自己的见识越来越宽广。

我们下期见。


关于我:

那个老撕机  摄影师,行者,师从三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得主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先生,老司机,猫奴,够吗?我还能编。

我看过这世间许多的书,走过这世间许多的路,遇见过这世间许多的美好,错过过这世间许多的姻缘。才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中外历史研学游,加个群?

看嘴型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星堆吸引你的,其实只有最后一百年
西周水鼎档案
4东周(春秋)-书画-青铜器纹饰(含战国)
见识 | 周朝的那些青铜器,每一件都是国之重宝(西周篇之二)
我国第三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品味古代中国的极致艺术典范(上)
浅析宣城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青铜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