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片区规划谋新篇 绿色引领促发展

全省“两项改革”后,我县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着力推进组织架构的“物理变化”转变为提升发展效能的“化学反应”,按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与乡村振兴、产业功能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片区规划  重塑发展格局

突出片区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发展格局。结合“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打破镇街道区域界限,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和资源要素配置,统筹蒲江新城一体化发展,规划东部中德川藏产业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打造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规划南部国际旅游度假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北部现代特色农业城乡融合发展片区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确定3个镇级片区。东部中德川藏产业城乡融合发展片以鹤山、寿安街道为中心,规划面积165.38平方公里,涉及2街道38个村(社区),以规划建设川藏铁路第一港为龙头,编制完成规划

南部国际旅游度假城乡融合发展片以成佳镇为中心,规划面积179.9平方公里,涉及4镇1街道22个村(社区),充分发挥森林与湖泊湿地自然资源,整合茶叶、陶艺、南丝路、了翁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目的地;北部现代特色农业城乡融合发展片区以西来镇为中心,规划面积234.86平方公里,涉及3镇1街道33个村(社区),片区内蒲江县天府农创园区核心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按照“一核三区三带五心N点”的空间结构,编制完成《蒲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按照“有机绿谷,世界果园”总体定位,着力打造中国西南果都

// 天府农创园 //

蒲江县天府农创园是继省市“两项改革”之后,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推动“后半篇”文章工作,按照片区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统筹各类资源建成的成都市唯一以水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功能区。园区总规划面积337. 4平方公里,涉及1街道3镇(鹤山街道、西来镇、大塘镇、大兴镇),54个村(社区),其中核心区位于鹤山街道狮子树村与西来镇高桥社区相邻,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以7万亩猕猴桃和18万亩晚熟柑橘标准种植为基础,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拓展农业多重功能,重点发展绿色、有机水果标准化种植、仓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农商文旅体融合等细分产业领域。蒲江县天府农创园按照“有机绿谷,世界果园”总体定位,着力打造中国西南果都。

坚持乡村规划引领,强化空间赋能。立足村(社区)实际,通过“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优化17个村级片区规划,促进村(社区)区域价值整体跃升。西来片区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四村一社区”整体编制红色美丽村庄整体规划,加快推进成都解放纪念馆、国家“两山”理论实践教育培训基地牵引型项目建设,打造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全省标杆、全国示范。

统筹资源活化  激活发展动能

李伟/图

全面摸清家底。分类梳理县镇村三级优质资源,梳理闲置国有资源30余宗、闲置集体资源60余宗、闲置农村宅基地150余宗,编制闲置资源和群众意愿“两张清单”,注重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更充足空间资源。

加强项目招引。坚持项目化支撑、市场化运作,以“产业功能区+特色镇+林盘”模式,构建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群众自愿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唤醒乡村沉睡的资产。招引市场主体15家,规划实施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近100亿元,努力实现“项目活化资源、资源承载产业、产业转化资源”的良性循环。朝阳湖镇引进社会资本55亿元打造“云顶水乡田园综合体项目”,盘活白云街区等5处资源,利用荒地滩涂等集体资源23宗1200亩,合作开发水域1100亩,推动原白云乡行政中心转变为区域经济中心,建成枞树滩露营、白鹤大橘等旅游节点,让沉睡资源转变成旅游发展新场景。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推动改革后的各类资源资产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效链接,以资源资产的活化利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朝阳湖镇白云村、仙阁村党组织等牵头成立8家村集体控股公司,吸引5000多名村民入股土地800余亩、资金300万元,盘活荒地滩涂、闲置公房等集体资产23宗270亩,100多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80多万元、村级集体收益200多万元。

立足普惠便捷 提升服务供给

系统规划,优化服务布局。以便民为核心,从改革后人员、空间的变化,系统规划便民服务设施布局。更新《蒲江县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新建1所改扩建1所教育学校;编制《蒲江县农村公路网规划》,推动农村公路路网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多规合一”,全县公路总里程1817.73公里,路网密度3.12公里/平方公里,构建通镇畅村达组的农村公里网络,形成县城与镇街、镇街与镇街20分钟交通圈。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综合利用闲置资源资产,及时调整项目建设计划,将3处村级闲置资源改造成幼儿园、医疗卫生室,4个撤并乡卫生院提档升级为镇(街道)卫生分院(分中心),提档升级88个村卫生室,大力推行乡村医疗一体化服务,被中央电视台推广。

构建体系,夯实服务能力。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模式,设置“办不成事”受理窗口。优化拓展天府市民云平台,链接整合推出县级“线上”特色服务18项,在全市率先全覆盖试点推广运用“社智在线”应用平台“社区报到”功能。

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治理效能

强化基层党建示范引领。在全省率先实施基层党建整镇推进整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党建+”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培育党建引领示范点、示范线、示范带30余个,加速推动撤并乡镇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创建省级达标村16个、市级示范村30个,打造“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2个、A级林盘区2个,营造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品质新场景。

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实施公共空间建设提升行动,打造“城乡共创、社群共生、生态共融、幸福共享”的未来美好乡村实验区,完成涉改村(社区)城乡社区微创投项目15个、微更新项目38个,营造社区新业态新场景,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经济。西来镇铁牛村围绕“城乡共创、和美生活”主题,依托村闲置办公用房等公有资产,引进社会组织10余家,打造“农创文创共生、传统时尚共融、城乡共创共享”的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生态乡村新示范,得到央视1套、13套和四川卫视等的宣传报道。

//  铁牛村 //

铁牛村由西来镇原铁牛村和原青山村合并设立,幅员面积9.59平方公里,辖村民小组12个,人口3634人,党员116名,全村以渔果产业为主,其中柑橘9900余亩、猕猴桃1400余亩、渔业900余亩。该村以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为契机,促进乡村资源活化利用,激活乡村治理密码,打造“城乡共创、社群共生、生态共融、幸福共享”的未来美好乡村实验区,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积极的探索。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获评省级“四好村”、省级农房住房建设试点村、成都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市镇村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
规划小课|国土空间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庆实践
济南首宗农村闲置房屋使用权正式流转交易
空心村问题再认识——农民主位的视角
让农民闲置的住房“活”起来
徐溜镇创业村三把钥匙开启发展新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