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结构特征认识和田玉
和田玉 』 从结构特征认识和田玉--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青海料,俄料的结构及鉴别!
  作者:goco1976 提交日期:2010-04-15 23:15:00 访问:428 回复:0 楼主
转:   从结构特征认识和田玉-----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青海料,俄料的结构及鉴别!
很多人都很关心如何区别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青海料较透,俄料死白,也有说俄料泛红等等,但事实上青海料并不是都透的,泛红的也不一定是俄料,白度与俄料更无必然的联系。我觉得玉料的形成环境决定了玉料的结构,玉料结构决定的特性,所以以玉料的结构作为玉料产地的判断依据是合理的。下面我会逐一介绍。
和田仔料: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会有柔和的反光,同时你如果放大看表面,会发现表面的起伏是圆润柔和的,所以手感会较油润。里面的面都是交织在一起,分布均匀而边界模糊。
于田料:是一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颗粒也叫小,反映在结构上也较油润,它的层状结构较有规则,所以感觉会较和田料稍透一些,同它层状的结构往往会有特殊的层状断面,层与层之间的断面很易往里面钻。95于田料是于田料中的上品,层与层之间的解理不明显,白度高,细腻油润,不比仔料差的。95于田料不太容易与仔料区分,但也不必区分,因为价格是差不多的。其他的可以根据层状结构来判断。
戈壁料结构以细颗粒为主,油性好,但有颗粒感,里面往往会有非常非常细小的白色点状杂质。戈壁料外面的风化皮越细,里面的玉质就越佳,极品的细皮戈壁白玉并不亚于白玉籽料的。戈壁料的颗粒结构注定了他是不会有絮状棉结构。
俄料具有粒状和纤维状结构,颗粒比和田稍大一些,也有很细的,也有一定的油性,纤维交织发育不完全,里面的絮状棉较生硬,边界明显。粒状和纤维状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性:要么过透,透度合适就会显干,无糯性,感觉熟度不够。它的结构还决定了较难抛光,抛光后易产生斑驳感。
青海料:颗粒状结构为主,颗粒中大。颗粒状结构分布均匀,所以相对较透,不具有云絮状的交织结构,里面往往会有孤立的大颗粒白棉(直径2毫米左右)。抛光后表面易产生突起点。手感较干涩,除非抛玻璃光,否则表面是以一系列的颗粒断面组成,所以较干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结构及鉴别
1000元以内的和田玉是真的吗?行家说,唯一不能捡漏的就是它了!
真的不一样!玩和田玉行家们眼中的新疆料与俄罗斯料,差异在哪里?
同为和田玉,为什么它却一直受到歧视呢?
和田玉的细度是什么意思?
和田玉的分类?怎么鉴定和田玉?怎么区分和田玉?怎么用手电看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