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创“宁体”隶书,面目崭新,风格独特,扑面而来的匠气!



随着清代碑学中后期由汉碑向北碑的审美转向,隶书趋于衰微,这也直接导致民国时期隶书创作水平的整体低下。民国隶书承清代隶书颓波,走上程式化的末路。

从民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行草大家辈出,而隶书大家则几近于无。在为数不多的以隶书著名的书法家中,宁斧成绝对算是此中佼佼者。

宁斧成

宁斧成(1897—1966)字宗侯,号老腐,别署腐成,辽宁海城人。宁斧成自小受家庭影响喜爱传统文化,尤其于书法、篆刻、绘画用功最多。而其书法,又以隶书最为擅长,得浑厚、严谨、方正之妙。

宁斧成书法

宁斧成的隶书个性鲜明、面貌独具,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张迁碑》的方正,也能看到陈鸿寿隶书的用笔。可以说,宁斧成的隶书是将多家隶书元素,融汇于自我笔下而形成的全新形态。

值得称道的是,宁斧成将隶书结字的夸张、变形做到了“匠心独运”的境界,再加上他在书写过程中辅以浓淡墨色变化,更显其隶书的清矍高雅,让人耳目一新。

宁斧成临《张迁碑》

但是,在宁斧成生活的年代,碑学是书坛的主流,书法家们将创作中心都集中到北碑领域,即便是学帖的,也多是走的碑帖融合的路子——碑体行书风靡书坛,书家更是远离隶书。这种现象到1949年后,虽有某些改观,但书坛无隶书大家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变。

再加上汉碑都是书丹之后镌刻在石头上,因而并不能反映汉代书家的真实书写面貌,由汉碑追汉人隶法本身便存在误读的可能,所以,从汉碑讨汉魏古法是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的。

这里有你想看的!门内容即达

宁斧成书法

随着近现代大量汉代竹简帛书墨迹的出土,我们看到,要讨寻汉魏古法,在相当程度上,须打破汉碑的桎梏,从简帛书这些汉代书家真迹入手,才能有所成效。

不过受历史局限,那一时期的书法家还没有机会将19世纪末发现的流沙坠简、楼兰残纸,借鉴反映到隶书创作领域。

宁斧成临《秦诏版》

整个时代,隶书都处于弱势。在这样的书史背景下来看宁斧成的隶书创作,也许他书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便变得容易理解了。因为作为一个书家他最终无力超越时代审美精神的笼罩。

宁斧成隶书取法《张迁碑》,并受郑簠、陈鸿寿隶书的影响。他取《张迁碑》的方正、郑簠蝌蚪型笔法及陈鸿寿割裂、摆布的装饰化于一体,形成装饰意趣和美术化颇浓的“宁体”。

宁斧成书法

作为隶书风格,宁斧成隶书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但这种个性化风格明显缺乏艺术美感和书史高度,而带有做气和匠气。

宁斧成取法《张迁碑》,但其书丧失了《张迁碑》深厚沉郁的金石气,笔意全无。而由大力提顿、断连造成的类似蝌蚪型笔法使其隶书笔意趋于俗道。

宁斧成书法

更致命的是,宁斧成将陈鸿寿隶书装饰意趣推向极致,摆布、割裂,趋于支离、板滞,而将陈鸿寿隶书飘逸灵动的神韵完全丧失掉了。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评陈鸿寿写道:“他全仗聪明,把隶体割裂、改装、很醒目的。”

陈鸿寿的隶书虽不无巧饰、摆布之弊,但他牢牢把握住笔法和书意,虽巧饰而不做作,虽摆布而不呆滞,飘逸飞动,寓庄于谐,可谓匠心独运。

宁斧成书法

宁斧成隶书不乏个性面目,但这种个性面目尚未上升到风格的高度,而只是一种异化的个人意趣。在现代书坛,宁斧成隶书颇负时誉和影响,这似乎也很能说明现代隶书的衰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们在清代书坛上没有何绍基出名,可他们在书法上的作为并不他少
清·陈鸿寿 隶书临《灵台碑》书法欣赏yac8
吉林书坛领军人物刘成,指点隶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你以为伊秉绶只是在写“美术字”?
字帖 | 陈鸿寿《临灵台碑》古趣横生
陈鸿寿隶书 | 临《成阳灵台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