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存才|雄浑天成 蕴藉金石——晏方师金石书画艺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沙孟海先生题晏方师印谱曰:“得然犀室指授,走安吉高浑一路,既有守,亦有为,范我驱驰,展卷色憙。”(童衍方编著《艺苑清赏》序言)此评语当时专指晏方师的篆刻艺术,但三十年后的今天,回味此语亦是对晏方师金石书画艺术最好的诠释与赞誉了。

      晏方师祖籍浙江宁海,纵观宁海历史所见文士辈出,著名者有宋朝叶梦鼎、元朝方克勤、明朝方孝孺、现代柔石、潘天寿等,尤其潘天寿先生在金石书画艺术及艺术教育领域开创出中国现代艺术史崭新的篇章而深深地影响着后来学者的同时,也在孩提时代的晏方师心中铸造了此生对金石书画艺术向往与追求的灯塔。

师承然犀与大石

      自我在晏方师门下三十多年来,常听晏方师娓娓道来早年学习金石书画艺术诸多有趣的故事。晏方师最先与住锡杭州净慈寺、上海吉祥寺的若瓢和尚相识,也可以说是若瓢和尚引领晏方师推开了金石书画艺术殿堂的大门。若瓢和尚擅书画、懂鉴赏,笔下兰竹雅逸超俗,晏方师曾借恽南田题画诗句赞其墨竹“长竿细辩、玲珑影半”。柯灵撰文《记若瓢和尚》中云:“若瓢是一个迥异于一般和尚的和尚,能诗,能画……”(陈建华、周建灿《海派画僧若瓢轶事(上)》)若瓢和尚生性豪爽,身处佛门却是交游极为广泛,民国以来书画家张大千、丁辅之、白蕉、邓散木、来楚生、唐云等皆是他的好朋友,这样的人脉资源为晏方师艺术学习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唐宝室寺钟      52cm×63cm

      由若瓢和尚介绍,晏方师拜谒然犀室,正式成为来楚生先生门下弟子。来先生曾在自用印“生于鄂渚,长于浙水,游于沪渎”的边款上刻曰:“刻近二吴风规,志我一生萍踪”,清晰地表明其篆刻艺术宗法吴让之与吴昌硕,来先生篆刻艺术的客观取向之一与晏方师内在审美秉性的契合注定了晏方师“走安吉高浑一路”的必然,更何况乡贤大家潘天寿先生正是缶庐弟子。先生教授晏方师艺术,是异于给其他弟子的简单临摹示范,更多的是告诉晏方师他对金石书画艺术本体内在规律的认识理解,以及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所酝酿的艺术思考,甚至用合作创作的形式给予晏方师篆刻艺术进一步的开示与提携。有件篆刻作品就是汉将军印风的杜甫五言律诗句“门庭畏客频”,来先生篆印,由晏方师执刀手刻,来先生再刻边款“初升篆,遣小童刻之,杜少陵句”,其意义不仅仅是师生合作的一方篆刻佳作,更是体现出来先生善用“悟”的方式循循善诱的为师之道,也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古贤“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先生的篆隶书是基于先秦、秦汉基础上对明清金石书法汲取养料后的综合呈现,其中对汉代简牍、清代金农漆书的解读与运用凸显出来先生对艺术探索和创新的渴望,对此我们看到晏方师早年隶书中的汉简韵味及近年来对金农式漆书写来的炉火纯青,这些似乎都是晏方师接过来先生艺术薪火而奋力前行的雪泥鸿爪。

      大石斋唐云先生也是若瓢和尚亲自领着晏方师去拜的恩师,唐云先生当场以随身携带的佳扇作礼物赠予晏方师。唐云先生精鉴赏、富收藏,擅金石书画艺术,尤其为人的仗义豪情当为海上艺坛的典范。在大石斋中,晏方师目睹八大、石涛、陈曼生、赵之谦等金石书画作品,聆听着唐云先生带着浓重杭州口音对所藏珍品的叙述,从中体会到金石书画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与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内涵的相互关联,传统经典的鉴赏学习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此时晏方师随着唐云先生的指导,慢慢地开启了对先贤金石书画作品的鉴赏与收藏之路。唐云先生从艺术到生活都悉心呵护着晏方师,一九七五年得知晏方师筹备婚礼时,特选所藏吴昌硕八十一岁所书石鼓文八言联精品作贺礼馈赠,这份令晏方师难以忘却的珍贵礼物也成为晏方师收藏的第一件缶庐翰墨。

      此外,海上张大壮、叶潞渊、郭若愚诸位先生都在晏方师艺术成长之路上给予了重要的指导与鼎力的支持。

篆刻缶翁、负翁间


     晏方师的篆刻艺术享誉印坛,早年在然犀室的指授下,多以缶翁、负翁印风为刻。缶翁曾为任伯年作“画奴”朱文印,这是一方吴昌硕印风典型的代表作,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晏方师择石对其临摹,从印章的章法与线条的摹仿均完美地呈现了缶翁篆刻特征,惟妙惟肖,有几可乱真之感,正应了沙孟海先生言晏方师学缶翁印“既有守”的确评,这也是三十多年后晏方师重见此印欣然再刻顶款曰:“此缶老为挚友伯年先生所制,古朴雄浑,天趣盎然,余有幸得赏即取石摹之……”的真正原因。而与负翁合作的“门庭畏客频”印,则是晏方师对来先生篆刻独特的艺术语言从实践层面上得以深刻认识后的高度把握,在此基础上,晏方师上涉秦汉、两周玺印并遵循赵之谦“印外求印”的思想而广收博取殷墟契文、鼎彝吉金、秦汉画像、石刻碑碣等文字与图案元素融入自已的篆刻艺术创作之中,形成以缶翁、负翁印风为基础从而清新遒劲、雄浑苍郁、古朴华滋韵味的新风格。

      在我的印像中,晏方师非常喜欢上虞徐三庚篆刻,曾将收藏的徐三庚为龚心钊刻“怀熙”象牙朱文印给我观摩学习,特别指出徐三庚用刀的犀利劲挺所形成线条的劲锐质感且富于变化是晚清印人中罕见的,也是邓石如“印从书出”理论的极佳佐证。近年来,晏方师收藏了徐三庚数十方原作,并从中梳理出徐三庚生平艺术研究的某些重要学术结点。今时常见晏方师从篆刻用刀、线条笔意等元素上对徐三庚印风进行探索与汲取,甚至尝试着用小刀薄刃替代缶翁式重型刻刀来进一步强化这种印面爽朗劲健和线条书意的效果。

      修正意味着继承中的探索与改变,回首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发展,几乎每一历史阶段的前进都是建立在对经典继承之上的修正。晏方师的篆刻求变就是这样默默细微地隐含在其作品之中,似乎没有颠覆式的改变,但我们静心品味却恍然知其中精彩迭出,知其中几许创新。

书法古篆碑简中

      书法是中国金石书画艺术的基石与核心,先贤曾有“篆刻家必须是书法家”之说,明朝文彭开创篆刻流派印历史以来,各时期篆刻家多在书法艺术领域富于建树,晏方师同样如此,在书法艺术殿堂中以数十年的传承积累形成了自己的个人书风。

     晏方师的篆书宗法缶翁而融先秦石鼓文及钟鼎文字于一炉,笔致雄浑天成,苍劲中充盈着古朴豪迈之气。与缶翁相比,其篆书结体往往中心紧结而透出向外弥漫的张力,更没有夸张的结构变形而显得一堂正气。墨法偏向浓重与枯笔间的和谐,使得作品整体越发显得厚重与朴茂。晏方师隶书则取诸汉碑,凡《礼器》《史晨》《石门》《张迁》等,经过长年的日积月累而使其隶法与文字皆烂熟于胸,是以晏方师所作隶书在雄强郁勃的气息中总有一种闲庭信步式的优游不迫。晚清时期,西域汉代简牍被斯坦因发现后,来楚生先生是最先临摹并运用于书法创作实践的书家之一。晏方师秉承来先生艺术,亦沉浸于简牍书法中,且将简牍书法的灵动洒脱之风与汉碑的森严端庄相结合,秀逸雋美之韵自然溢于字里行间,可谓源于汉隶、然犀而出新于己意了。

      扬州八怪中金农的漆书是充分把握汉代《华山庙碑》隶法后暗合汉简书的书法创新成果,晏方师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始对金农漆书予以临摹并运用于创作。我记得晏方师当时曾书宋人诗联“惊我梅花睡,闻他竹叶吟”,就是摹仿金农早期的漆书。近年来,随着民众对漆书体的了解与喜欢,晏方师常有漆书作品问世,若漆书朱彝尊“茶烟、高峰”十四言联,其用笔极为轻松自然,字体开合有致,率真峻逸,文士气息浓郁至极。

     晏方师行草书得益于明代张瑞图书风,强悍劲爽中见点画狼藉、宽博豪放,虽然不以行草书法行世,然而其行草书风的笔墨韵味当可接明人书格的。必须表明的是,晏方师在书法篆刻之余,尚著笔墨于绘画,在缶翁、白石花鸟画风中见八大、石涛之意,也曾作墨笔山水小品,逸趣横生,意境深邃,当是四僧家法。

鉴古求真金石路

      金石学起于宋朝而兴盛于清代,晚清时期形成的海派金石书画艺术,金石艺术即是核心的组成部分。光绪三十年成立的西泠印社,将“保存金石”置于社旨之首,并在建社一〇五周年时提出重振金石学的主张,身为西泠印社副社长的晏方师于金石文化艺术研究尤为深入。近十多年间,晏方师策划了金石永年、清代民国金石全形拓及金石拓本题跋展览、金石齐寿、石鼓墨影、大唐气象、徐三庚、张廷济等主题特展,并展开相应的学术研究活动,推动了当今金石文化艺术热的回归与兴盛。

      晏方师擅金石拓本题跋,其跋文内容多切合金石传拓主题,反映对金石拓本主题范畴的考证及历史信息梳理研究后的成果展现。而跋文书法的位置选择、字体大小乃至数段跋文的章法排布考量是承继金石先贤又结合时代审美的创新探索。同时,晏方师对金石传拓技艺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传拓纸张、墨色及色调浓淡等元素之外提出传拓是金石艺术二度创作的理念,而非机械式的简单呈现。他常嘱我传拓器物前要阅读理解器物的文字与纹饰特征,针对金石器物本体及可能传世过程自然疲损等状况要用多种技术手法将其还原在纸质文本上。

      伴随金石书画艺术的深入与发展,鉴古真伪成为每个艺术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晏方师长年受唐云先生耳提面命,又在鉴藏实践与研究中逐渐掌握了金石书画艺术作品鉴赏与辨伪之道,著有《中国画名家作品真伪—赵之谦》《艺苑清赏》《吉金留影—青铜器全形摹拓捃存》《陈介祺鉴藏考释二百镜斋古镜拓本》《石鼓墨影》《石鼓汇观》等,在这些著述中我们可以读到晏方师在鉴赏、辨识真伪领域的心路历程。

      晏方师长年来心系家乡宁海前童古镇,八年前前童古镇将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群峰簪笏童氏古宅整修设为“童衍方艺术馆”,古宅马头墙左右对称,鱼龙雕饰错落有致,墙体分别塑有“群峰簪笏”“清流映带”字样,为前童历史上耕读文化的集中体现。二〇二一年初夏,前童古镇在艺术馆后,即明代万历年间童氏十代祖永昌太公所建童氏上党屋派首家书院“尺木草堂”遗址上再建“童衍方艺术新馆”,晏方师特先后为艺术馆、艺术新馆捐赠了金石书画作品各一百一十一件,并在艺术馆中举办“尺木艺光”等展览及开展诸多文化艺术领域的学术活动,以自己独有的努力方式承继童氏先祖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也。

      罗曼·罗兰论艺术曰:“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这句关于艺术的名言,用来解释晏方师始终保持着对金石书画艺术诚挚与炽热之心是非常恰当的。



原文载于中国书法杂志2022年第7期《人物》专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孟海的篆刻艺术
童衍方篆刻21品赏析
阎纂业的篆刻艺术
昌古硕今 ——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特展图录
“昌古硕今”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70周年特展(二)
金海印潭(一):应当在青少年中提倡篆刻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