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嬴政为什么是'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


  首先,從篇名上講,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的本紀,司馬遷依次命名為《秦始皇本紀》《高祖本紀》《呂太後本紀》《孝文本紀》《孝景本紀》《今上本紀》,在這裏,除去《呂太後本紀》不說,我們可以看到在為皇帝作本紀時,篇名中司馬遷都沒有對他們用“皇帝”二字,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人作文不像現代人壹樣,當時司馬遷作《史記》把字寫在竹簡上,非常不方便,所以在措辭上能省則省。秦始皇自稱“始皇帝”,由於他取消了“謚號”制度,所以司馬遷沒法用他的謚號作篇名,如果用《秦始本紀》作為篇名,我們會感到很奇怪,這個篇名讓人覺得不像是在給人作本紀,為了節省,只能取用“秦始皇”三字了。對於漢文帝、漢景帝,司馬遷只是用了他們的謚號中的“孝文”“孝景”,而把“皇帝”二字都省略了,因為我們看到“孝文”“孝武”就知道是誰,所以沒有必要再浪費多余的字。

(图)《说文解字》现代印刷本

  

  那為什麽是《秦始皇本紀》而不是《秦始帝本紀》呢?

  首先,我們從“皇”和“帝”說起。《說文解字》中,“皇”,大也。從自王。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從丄朿聲。由此可見,所有的皇帝都可以稱為某某帝,但只有嬴政才配得上“皇”字。所以漢代的皇帝省稱為“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而不是“漢文皇”“漢景皇”“漢武皇”,並不是因為在人們心中“帝”比“皇”重要的多,而是因為“皇”字本身有創始者的意思,是嬴政開創了封建大壹統的時代,最開始使用“皇帝”的稱號,所以只有嬴政可以用“皇”,由此也可看出,司馬遷對秦始皇並非貶低,而是有意推崇。


(图)《说文解字》唐抄本

  

  那為什麽會出現“帝”比“皇”重要的多這種觀點呢?

  在清代學者趙翼的《廿二史劄記》中有這樣壹句:“太上皇本漢高祖有天下後奉其父太公之稱,非太公有天下,傳於子而有是稱也。”旁邊的註釋這樣寫到:《漢書》高帝詔曰:“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今公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尊號,今上太公曰太上皇。”蔡邕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顏師古曰:“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又《三國誌》王肅議曰:“漢總帝王之號號曰皇帝,有別稱帝,無別稱皇者,高祖時其父見在,而使稱皇,則皇是稍輕者也。”裴松之註:“漢祖尊其父為皇,其實貴而無位,高而無民,比之於帝,實稍輕也。”在註釋中,他們只是關註於劉邦的父親沒有權力,因此而輕皇重帝,然而他們卻沒有追究劉邦尊他的父親為“太上皇”的根源。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秦始皇與群臣議帝號,將帝號定為“皇帝”之後,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史記集解》中說漢高祖尊他的父親為“太上皇”是仿照秦始皇的做法。所謂“漢承秦制”,劉邦也是沒有什麽文化的人,所以說他尊父親為太上皇是仿照秦始皇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莊襄王作為秦國的國君,是有權力的。所以從劉邦封其父為“太上皇”來確定“帝”比“皇”重要是不科學的。


  

  秦始皇之所以尊封莊襄王為“太上皇”而不是“太上帝”壹是因為莊襄王為秦始皇的父親,沒有他就沒有秦始皇,所以他有資格稱“皇”;二是因為,“皇”比“帝”重要。

  起初,秦王嬴政平定天下,為彰顯自己的功名,與群臣商議帝號。丞相王綰、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都說“昔者五帝地方千裏,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壹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由此可見五帝的功名不及三皇。

  有人說,司馬遷為秦朝作了兩篇本紀,壹篇《秦本紀》,壹篇《秦始皇本紀》。其實,把《秦始皇本紀》的內容安排在《秦本紀》中也沒有什麽不合適,但是司馬遷卻把為秦始皇單獨作本紀,可見司馬遷對秦始皇的態度並非貶而是崇。


来源:历史堂品

特邀作者丨王庆婷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嬴政为什么是''秦始皇''而不是''秦始帝''
秦始皇为什么不叫“秦始帝”“秦太祖”
他是太上皇,却没有当过一天皇帝,掌握一天实权
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第一位太上皇又是谁?
戏说太上皇
皇帝为何自称“朕”、“寡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