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外名人艺术▕ 历代篆刻赏析】

 文枱西疆司寇



 文枱西疆司寇

战国三晋铜质官鉨。“文枱”读为“文台”。是魏国台名,鉨文意思是指掌管文台所在园圃之西部地区的司寇,此为其所用印。三晋官鉨的纽制,多坛座鼻纽,少见平台鼻纽者。章法上,此印六字分三行排列,所占面积有宽有窄,第一列“文枱”二字最窄,  “文”字最小, “枱”字变为上下结构,形体瘦长,紧紧依附在“西疆”二字旁边。“司寇”两字笔画虽少,却横向伸展,占地最宽。“西疆”二字笔画多,占地少,故显得茂密,全印疏密有致。字法上,全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上部的“西”字,呈三角形,字中四条线分割出的空间大小不一,全印的视觉重心也在此。  “疆”字左部上弯下挺,右部上下方各有一“田”字,形近似实则有异,上略方,下略长;  “司”字横向伸展,扁而阔,  “口”部不是全方,而是左宽右窄;  “寇”字宝盖头呈三角斜坡状,与右上角的“文”字斜笔呈对角呼应,左右两竖一长一短,角度亦不同。下部两短横是为了丰富印面,是古鉨增减笔画常用的手法,也和“疆”字的两短横相呼应。另外,“文”字下部交叉部与“枱”字下部以及“寇”字左下角的“叉形”相呼应。全印布满了相似而又不同的零部件,有区别又有联系,故全印生动有趣。


春安君



春安君

战国三晋玉质官鉨,属于封君鉨。纵23毫米,横23毫米,高19毫米。由龚安顺、龚安庆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玉印材质印章的制作大多用碾琢法,故线条多呈两头尖中间鼓状,骨力内含。三晋官鉨的材质多见于铜,少有玉质,金银质官鉨均未见著录。玉印官鉨皆白文,在著录的三晋玉印官鉨中,除上海博物馆藏的“匈奴相邦”外,多为封君鉨,如上海博物馆藏的“春安君”“襄安君”及日本小林斗盦所藏“襄平君”,总数不过十万。此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章法比较平稳,文字“印化”程度较强,变圆为方,易曲为直,中规中矩。但仔细观察,在清丽端庄的背后其实蕴藏着细微的变化。如文字和上下边栏的距离为上小下大,“春”字比“君”字位置略高,  “春”字上下结构两部分互调位置,巧妙地解决了与全印不易协调的问题,下部中间的小短横并不在正中间,而是偏左,与之交叉的弧笔像条小尾巴般向左弯曲。“安”字的宝盖头上收下放,与“君”的两个长竖有所区别,避免了雷同。此印的入刀和收刀之处均呈尖状,一笔之中又注重了粗细的变化,这些细微变化使得该印于雍容华贵中不失峻峭。

匈奴相邦



匈奴相邦

战国三晋玉质官鉨。纵25毫米,横24毫米。现藏上海博物馆。“相邦”,汉代改称“相国”,是国家的执政大臣。据考证,此印为赵国赏赐给北部少数民族领袖的礼物。此印风格较为平正,但并不平淡。在笔画上,玉印的制作方式与铜印不同,是碾琢刻画而成,线条细而不弱,清朗雅正,有一股秀逸静穆之气。在字法上,印文中除了“匈”字古籀笔意较为明显,其余三字已接近缪篆,外形端方整饬。“匈”字上半部的“凶”较大,下边撇高捺低,一长一短,字的重心偏于左下,率意天真;  “奴”字左右结构变为上下穿插,  “又”部斜插在“女”部下面,底部一点向左斜,灵活生动;“相”字左圆右方,  “目”部下面加两横,填补了“目”上移所留下的空间,同时也是为了使印面更匀称,恰好与“邦”字左下角的两横呼应;“邦”字夸大了右边“邑”部,左右部件产生互倚的倾向。章法上,全印虽然平正,但也有微妙变化,四字分成两排,  “匈”“邦”二字略小,且略圆润, “奴”“相”二字稍大,且略方整,成对角呼应。此印刀法娴熟,转捩自如,起讫搭接自然流转;线条挺拔圆劲,刚柔相济。虽时隔两千多年,仍可见刀痕灼灼,富有生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章发展的勃兴期
先秦古玺赏析
传世先秦玺印,让鉴赏家们拍案叫绝
中国古代玺印—三晋古玺杂说 金印
清风说战国古玺之三晋系白文玺(下):三晋私鉨
秦汉印分享之九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