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景山地名太神奇了,好些名字不知道怎么来的!


咱石景山儿有不少奇怪的地名儿啊,然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都是怎么来的您知道吗?今儿咱就说说这些地名的来历!


八角

八角村祖先是在明永乐初年从山西移民来到北京的。这样就有了索、果、王、梁、左、肖、冯、赵等八大家,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先民们拉家带口来到鳌山这块地方,依附于寺庙周围生存下来,他们给朝廷充当林衡署的果户。

  由于八家最早迁来,所以称“八家子”,后改“八角村”。山西洪洞口音称“八家”为“八角”,所以“八家村”便叫成了“八角村”。从《宛署杂记》的记载来看,八角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鲁谷

鲁谷得名完全是因韩延徽封为鲁国公,死后归葬于鲁郭的缘故。后人依据此,对鲁郭、鲁国、鲁谷乃至到了明代还附会出“路过”这样的谐音地名,都有似乎合理的解释。最有说服力的是鲁郭得名是韩延徽的封地在鲁,因为他在此建有城郭,故称鲁郭,后来在八宝山地区又相继出土有《辽辽州刺史韩佚墓志》、《辽六宅副使韩子道墓志》、《金辅国上将军韩景口神道碑》、《金宣威将军韩诊墓志》、《辽太尉太保杜悆墓志》、《金太常少卿,殿中侍御史吕嗣延墓志》、《金吕士安墓志》等确实都提到了鲁郭里的名称,如《韩佚墓志》曰“统和十三年(995)六月一日寝薨于平州之私第……即以丁酉岁(996)五月十九日葬于幽都县鲁郭里之原。”雄辩地证明了辽金时期有一个鲁郭里的存在。辽代的村落多以“里”称,是因沿袭了唐代对村落大小称呼的习惯,因唐制以“百户为里”,可见鲁郭里在辽代还是个很大的村落。


石槽

石槽村著名的古物,莫过于青石质的石槽了。石槽长约四米,宽、高均约一米,槽帮0.2米,呈梯形,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地地道道的石槽,而不是石棺,石槽村由此得名。



  说起石槽村的由来,村民们津津乐道一个古老的传说。那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大明太监刚炳与北国鞑兵大战于洪炉山前,刚炳一看出阵的是一员女将,哈哈大笑道:“北国就没男人了吗?好男不跟女斗!”那员女将名叫萧玉梅,手持两把月牙飞刀,年轻美貌,面如芙蓉。刚炳不知这女子厉害,挥舞双叉,催马上前,萧玉梅佯装败退,将刚炳引至洪炉山口。刚炳不知是计,紧追不放。刚到山口,就听萧玉梅高声大叫:“此地洪炉山口,洪炉专炼钢铁,还不下马受死!”刚炳一听,大叫:“我命休矣!”原来,刚炳又名刚铁,刚铁与“钢铁”谐音,“洪炉专炼钢铁”,莫非这是天意?正在迟疑,萧玉梅一刀飞来,疾如闪电,刚炳的上半身顿时落地,战马向南狂奔,下半身也落了地,战马依然不停狂奔,跑到一个荒村,向东跑去,到水槽中饮水,之后消失在一片枣林中。

  人们把刚炳上半身落地的地方叫上庄,下半身落地的地方叫下庄,路过的村子叫“路过”,后来叫成了“鲁谷”,那个“荒庄”就是后来的黄庄,饮水的那个石槽,就是后来的石槽村,那片枣树林,就是石槽村东的枣林村。


良安

良安原称梁公庵,位于石景山区东部,南依八宝山,北抵田村山,与海淀区接壤,西望老山,并与田村水厂相近,属八宝山街道办事处管辖。金、元时,开金口河,曾流经村北。

  良安原有一座小庙,匾额上有“梁公庵”三字,可知这是纪念梁公的一座庙宇。久而久之,“梁公庵”成为村名,村民简称为“梁庵”,依其谐音改为“良安”。



梁公何许人也?村南一墓曾出土一碑,上面镌刻着“直隶分巡大名道河南按察使佥事加三级追补盖含梁公”字样。可惜此碑出土时,当时发现者只录下上述23个字,其余文字未录,实为憾事。从上述23个字可知梁公是位清代官员,职务是“按察使佥事”,是辅佐按察使的官员,品级为正五品。“盖含”有可能是梁公的“字”,他的“名”是什么,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位梁公品级虽然不高,但是位值得纪念的人物,因此为其建庙,以表彰他的功绩。


刘娘府

京西民谚:“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说的是京西带“府”的地名,均为明代皇家坟地,“刘娘府”是其中之一。

  《明史》记载:“孝纯刘太后,庄烈帝生母也,海州人,后籍宛平。初入宫为淑女。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庄烈帝。己,失光宗意,被谴,薨。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从这段记载我们知道,刘娘娘是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不过,海州只是刘娘娘的祖籍,她本人是在宛平(今北京)出生的。那么,刘娘娘的祖上是何时入籍宛平的呢?从各种史料中,可以理出一条脉络。《新乐侯刘氏传》记载:“其先本海州人,以成祖靖难功,拜河阳千户,籍任丘,九世祖名宗者迁宛平,遂世为宛平人。”说明刘娘娘的祖上在明永乐年间就因跟随朱棣起兵靖难,被封在任丘当河阳千户,九世祖时迁宛平,遂为宛平人。另据《康熙海州志》记载:“其祖父侨寓京中。”说明到刘娘娘的祖父时,她家从河北任丘迁到京城居住。


天启七年的九月,刘娘娘坟迁往庆陵。从万历四十二年(1614)葬于刘娘府,到天启七年(1627)迁往庆陵,刘娘娘坟存在了十四年的时间,其间形成了“刘娘府”的地名。


福寿岭

福寿岭的地名,应是明代形成的,与福寿禅师有关。据《僧录司左觉义兼大功德禅寺住持嵩岩寿禅师塔铭》记载,法海寺第一代住持福寿,亦称嵩岩寿,号南山,广西衡州人。生于建文二年(1400)九月十一日,自幼羡慕僧人,因有出世之念。福寿八岁那年出家,当了和尚,漫游名山古刹,遍访名师。正统元年(1436),福寿来到京城,当他听说祖渊禅师所度弟子数以万计,僧人“尊而仰之,如泰山北斗”,于是拜祖渊为师,祖渊见其慧心深邃,于是收为入室弟子。正统四年(1439),御用监太监李童于翠微山建寺,英宗赐名法海禅寺,请福寿为法海寺住持。正统十四年(1449),福寿奉英宗之命,兼任大功德寺住持。景泰元年(1450),升僧录司右觉义。时间不长,领僧录司事。景泰三年(1452),升左觉义。成化六年(1470)九月十一日,福寿年迈,感到困乏疲倦,请求退休,得到成化皇帝的批准。福寿的入室弟子慧义,接任法海寺住持。成化七年(1471)十月二十二日,福寿圆寂。


福寿圆寂后,慧义在法海寺以东为其建塔,是为法海寺塔院。塔为喇嘛式,砖石结构,高一丈九尺。自从福寿塔建成以后,福寿塔院所在的山岭,命名为福寿岭。


黑石头

黑石山在今石景山区五里坨黑石头村,是因为在黑石头村西北有两块黑褐色的巨石砬子而得名。黑石山在永定河的北岸山前冲积坡地,北接卧牛台山,东北与翠微山毗邻,西接秀府,南靠上下石府。



克勤峪

当你向当地人询问“克勤峪”时,当地人会告诉你:这里有“渴了峪”,没有“克勤峪”。“渴了峪”是当地一条山沟的土地名,位于隆恩寺故址以东。“渴了峪”的得名,与杨家将的传说有关。传说杨家将曾在这里打仗,饥渴难当,战马似解人意,用蹄刨地,一投清泉涌出。后人为纪念杨家将,将这条山沟命名为“渴了峪”。那么,“克勤峪”因何得名呢?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测绘人员向当地人打听这里的地名,当地人告诉测绘人员,这里叫渴了峪。测绘人员按其谐音写成“克勒峪”,又由“克勒峪”改为“克勤峪”。一个地人不知所云的“新地名”就这样“诞生”了。


那么,这里真正的地名叫什么呢?真正的地名叫荐福山,是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悠久地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模式口

民间传说,磨石口因磨刀石而得名。磨石口确实产过磨刀石,因此说,这一传说具有误导性,使不明史实的人信以为真。

  模式口原称磨石口。模式口也好,磨石口也罢,都是隘口名。这个隘口的得名,与隘口附近有磨室有关。磨室这个地方,后来建有宫室,称为磨室宫。

磨室,即磨面的房间,这是世人皆知的。不过,磨室还有另一层意思,即祭祀的场所。

这种象征生育的石磨,供奉在笼罩着神秘色彩的房屋内,称为磨室。每当春暖花开、燕子北返之时,由天子亲率妃嫔前往,献上猪牛羊三牲,《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 “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与此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民间亦各有名称不同的高禖祭场,踏歌舞蹈,谈情说爱,气氛热烈而奔放。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征生育之神的石磨,由碧霞元君所取代。模式口有碧霞元君庙吗?回答是肯定的。碧霞元君庙位于法海寺以西,直至清代还在供奉碧霞元君,有大量的石碑为 证,这和“磨室”的功能是一脉相承的。

齐国与骑劫交战,骑劫大败。燕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就派人去赵国对乐毅说:“我之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不想将军误听传言,归附赵国。”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这便是著名的《报燕惠王书》。信中回顾燕国打败齐国这段史实时,说:“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这里出现的宁台、元英、磨室,显然都是地名。磨室即今模式口。在磨室这块土地上,建有一个宫殿,命名为磨室宫,以陈设“故鼎”。也就是说,磨室是地名,磨室宫是宫殿名,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奉宽在《妙峰山琐记》中谈到磨石口时,有精辟的论述:“‘磨室口’即燕‘磨室宫’地,《史记·乐毅传》‘故鼎反乎磨室’是也。‘室’今作‘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唐代《高延福墓志》
正月初四 数千人涌向陂洋这个村。。。【图 视频】
唐代高延福墓志
舒朗别致,魏隶之美~《元文墓志》
【公益志愿08】八角的杏花
【地名播迁】篁屿村与八角井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