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研究|“东皋印派”研究三题



“东皋印派”研究三题


文/石剑波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南通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如东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丨摘要丨


本文通过对明末清初江苏南通、如皋地区“东皋印派”资料的梳理,考订出许容的生年及《谷园印谱》的成书时间,还披露“扬州八怪”、汪启淑、徽派印人项怀述与如皋文园主人汪氏父子交游的史实,而晚清重臣林则徐题黄楚桥《史印》诗的挖掘,则可补清代印论史料之阙。


丨关键字丨


东皋印派 许容 如皋文园 黄楚桥





当文彭、何震倡印学于江南之际,印风亦播及江北,明末清初,文坛盟主王士祯推重的邵潜夫[1]客居江苏如皋,倡“六书”之学,一时文人学者黄经[2]、许容、童鹿游[3]、程邃[4]、乔林[5]等,聚集南通州、如皋一带,共研印学,遂形成“东皋印派”。清乾嘉时期,黄经后裔黄楚桥集东皋派大成,辑《东皋印人传》二卷。叶一苇先生在其《篆刻丛谈》一书中这样评说:“丁敬早期的印章并无别于扬州八怪印派,甚至很接近东皋派。”可见此派在中国印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就此派重要印人的生平史实作一考证,对此派兴盛的文化背景及流派从产生、流变到衰败的过程做一梳理,以供后人借鉴。


一、许容的生年及《谷园印谱》的成书时间考


许容,字实夫,号默公、遇道人等。江苏如皋人,善诗书画篆刻,治印上追秦汉,尤以白文为胜,韵味绝佳,著《说篆》概括用刀十三法,享誉后世,后人称为“东皋派”开山人物之一。


至于名人生卒年的考订,常有“古人难考,今人难找”之说,许容的生年一直为印学界所关注,但至今尚未有公认的结论。笔者偶然从许容所作《淳化阁帖》注释清拓本(现藏如皋市博物馆)中发现了他的遗墨,将帖中隶书题跋抄录如下:“乙亥三月,如皋许容实夫氏译,时年六十。”(图1)查乙亥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此推断许容的生年为1635年。



丨图1  《淳化阁帖》注释清拓本局部丨


关于许容《谷园印谱》的成书时间,许多学者已有论述,笔者稍加梳理,归纳为三种代表性说法。其一,1994年上海《书法》杂志第六期介绍“许容篆刻”:“胡介祉(循斋)非常欣赏他的篆刻,于康熙十九年(1680)请他刻了一部《谷园印谱》。”其二,韩天衡先生编《中国印学年表》记载:“康熙二十五年(1686)胡介祉辑许容刻印成《谷园印谱》,有四册、六册、九册本。”其三,柴子英先生在《印学年表》[6]中分得较为详细,称“康熙十九年(1680)许容为胡介祉刻《谷园印谱》四卷成书;康熙二十五年(1686)许容续为胡介祉刻《谷园印谱》二册成书;康熙三十二年(1693)许容为胡介祉三刻《谷园印谱》,时在胡介祉开封官署,许容著有《说篆》无年月可考,且系于此。”


针对上述三种说法,《谷园印谱》的成书时间为某一确定时间还是一段时间,成为当前研究许容的焦点。笔者几年前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一套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扫叶山房印行的《谷园印谱》,为六册本,封面上有近代学者冒鹤亭小字题识:“此谱凡四百石,分三次刻成,第一次为庚申(1680)成百方,第二次为甲子(1684)亦成百方,第三次癸酉(1693)成二百方,先后十四年,实夫有《韫光楼印谱》,朱竹垞序,余藏其为金晓珠夫人及家谷梁两印皆六面刻。”冒家世居如皋,金晓珠为冒鹤亭先祖冒襄之妾,据冒鹤亭之孙冒怀苏先生来信相告:冒鹤亭曾收集许容印若干,并拟写其传记,惜未写成。笔者认为冒鹤亭之说当可信。


另外,柴子英先生对《说篆》成书时间失考,胡介祉在康熙庚申(1680)序许容《谷园印谱》时有“及出所著《说篆》则博采精择,参以用刀法,虫形鸟迹,周鼓秦碑,极天画神镂之巧”这样的描述,可知《说篆》成书时间应在1680年或此前。黄惇先生编《清初印风》定《说篆》成书于1675年,不知何所本,且存疑于此。


二、对印人雅集场所如皋文园的考察


如皋地处长江北岸,是通扬运河与通吕运河的交点,水陆交通便利,盛产棉花、稻麦、玉米,土壤肥沃,实为鱼米之乡。清雍正二年(1724)前隶属扬州,宋朝教育家胡安定、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襄、清初戏剧家李渔等皆出生如皋。


如皋水绘园为冒襄别业,明末清初文士如陈其年、戴本孝、杜浚等人皆寓居此地,流连忘返,与冒襄谈诗论文,今辟为市博物馆,仍可见昔年余风、流韵。与水绘园东西相望的是丰利“文园”,当水绘园文风衰落之际,文园就成为当时如皋地区文士雅集、饮酒作赋、书画遣怀的场所。


文园主人汪之珩(1715—1766)字楚白,号朴庄,丰利镇人。清雍正十三年,其父汪澹庵于今丰利小学筑园林一座,名“文园”。汪之珩幼时即读书于此,初为贡生,乾隆年间“捐资道衔”,擢为资政大夫。汪之珩以诗名世,遗著有《东皋诗存》48卷,收入《四库全书》。水绘园中“瞻园”厅两侧楹联即出汪手,效郑板桥。


汪之珩虽做官,但是个闲职,不需赴任。在乾隆十九年(1754)前,他曾与李御(字萝村)、黄振(字漱石,汪之珩内弟,黄楚桥堂兄)、顾駉(号墨园)、刘文玢、吴合纶等五人在文园谈诗论文饮酒作赋,被后人称为“文园六子”。乾隆十九年(1754)后,郑板桥、黄慎、罗聘都曾先后寓居文园,作书画赠汪之珩,金农、李鱓没有游览过文园,但他们十分仰慕文园主人之好客古风,吟诗作画相寄赠。袁枚还为汪之珩所编《东皋诗存》作序。汪之珩延请兴化文人王国栋来编写此书,王与郑板桥同学。在文字狱盛行的时代,王国栋死后多年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王因被牵连于东台栟茶举人徐述夔“一柱楼诗案”惨遭剖棺戮尸,诗文集被毁。


另一位协助王国栋一起编书者是朱逸,《东皋印人传》存其名目:“(朱逸)号竹里,通州人,李萝村叙云:安雅和静,道高品重,可想见其丰仪矣。乾隆甲戌(1754)馆于汪氏之文园,日与六子唱和,于片峰寸铁之间能必其传,不亦难哉!斯言足见其苦心矣。”其有《古声堂印谱》传世,临古功力深厚,不逊前贤。汪之珩对其作品极为赞赏,曾作《朱竹里印谱》七古一首:


赢秦变坏古文法,符刻摹印八体杂。

卯金继统无改更,神铸大凿垂后叶。

丹阳善铜匹银镠,宫府中外穷雕搜。

私者姓氏官爵号,将军司马关内侯。

螭蹲龟伏象灵钮,拳身不必尽蝌蚪。

一气直贯阴与阳,色闭芒寒鬼神守。

炎销土蚀三千年,水银黛绿丹砂鲜。

古犁眢井耕陶出,五铢半两兼铜钱。

今人说印目空眩,掎摭粃糠作黄绢。

点鼠纵意皆私心,走马容针终野战。

高几入云卑坠泥,端正不奇欹斜奇。

一矫一率缠染久,孰得中道之威仪。

古人作文今作伎,伎亦有神岂儿戏。

消息根底羲颉通,灵源在心心使臂。

离合呼息参化工,气苍骨老超凡庸。

盂盘鼎钟皆我助,母泥斯籀称毫雄。

唐薛宋赵明文何,寸金片玉传不多。

专精抱朴就规矩,汉灯约略无差讹。

朱生突兀海上来,秋去瘦削芙蓉腮。

囊挈大铸三百六,离奇光怪含秦灰。

揉铁搏沙剔古壁,闽山石啸水晶泣。

志通神合非迹求,豪厘倍是强弓力。

一源九派空茫茫,中有奇气不可当。

相逢欲倒玻璃缸,斯人眼底谁其双。

吁嗟乎世上黄金即如斗,蠹鱼冷煞雕龙手。

世上铜铁如泥沙,邻沽不许行人赊。

请君同吸东海水,饥来餐尽三山五岳之朝霞。


(见《东皋诗存》卷之四十七)


另外,“四凤”之一潘西凤,吴叔元、黄楚桥师徒等曾先后游览文园,除“东皋派”印人外,徽派印人项怀述也曾到文园拜访,与园主交流文艺。


项怀述(1718—?),又名述,字惕孜,号易峰,歙县桂溪人。有《伊蔚斋印谱》行世。乾隆二十四年(1758)春,项怀述与吴去尘“访胜于吴越,秋探奇于黄海。归而制印,则一往山川之秀美,景物之变幻,砂飞石走,云涌潮生,一切可惊、可喜、可诧、可愕之状,纷纷杂陈于腕,应皆可为印中之波折,而发印上之光芒,其精进又不同于曩日矣”(吴去尘《伊蔚斋印谱序》)。此处“黄海”离丰利仅数十里而矣。《伊蔚斋印谱》,两册不分卷,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道光二十七年(1847)。其子项元翰,外孙程芝云、程芝华,外曾孙程上奎为之刊刻序跋题词,以原印钤拓行世,有郑板桥、王国栋、汪之珩、凤鸣(东台栟茶诗人)、管涛(如皋马塘诗人)、江干(如皋掘港场诗人)等题词。这是徽派印人自程邃、戴本孝之后又一次与东皋派印人相互接触,互相交流。


文园主人雅好文艺,上有所好,下必肖之。据汪启淑《续印人传》卷八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乔,字嵩年,号寿谷,江苏如皋县人,家朴庄观察之青衣也。幼使伴读,自知向学,遂麤通文义小楷,甚整齐,画兰竹亦具肃疏之致。观察素好客,有江宁筠溪左君名亭者,善八分,尤工六书篆刻,常客观察家。嵩年从之受刀法,具能摹印不染江湖习气。观察嗣君为霖官比部,挈之入都,予因得倩镌数钮,附之谱中,盖嘉其咸能有志耳。


汪之珩之子汪为霖的陪读魏乔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篆刻家,只不过名为主人所掩而矣。但他的好学精神还是得到汪启淑称赞的。


汪为霖官至山东督粮道,与经学家、诗人孙星衍同在山东为宦,故来往较密。笔者曾在丰利藏友处见到一幅孙星衍赠汪的销夏诗中堂(图2),上款为“李宁圃观察招作销夏之集,即席分题,录奉春田(汪为霖号)大弟观察正句”,下款为“阳湖孙星衍手稿”。乾隆六十年(1795),汪为霖在家乡丰利文园旁建造了“绿净园”,园名为洪亮吉所题,笔者揣测,汪得识洪亮吉,也是通过孙星衍介绍的。因孙、洪二人同籍江苏常州,洪辞官归里十年,闭门著书,常与孙星衍论学相长。



丨图2  销夏诗中堂丨


《东皋诗存》书中辑东皋印人许容、许之男、黄克业、姜任修、姜恭寿、范驹、邵潜、朱逸、李霁等人诗若干首,为后人研究东皋印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962年春,古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从上海专程到苏北,拟查文园遗址,至泰州时为大雪所阻,兴废而返。如今其园早已荒废,只留下邑人季标[7]绘图底本而矣。


三、黄学圯晚年别号及《楚桥先生印稿》


上海博物馆藏有《楚桥先生印稿》残卷一册。该谱共四册,此为卷一,后有冒鹤亭小字题识:


吾乡印人推黄(济叔)经,次则许(实夫)容、童(鹿游)昌龄,楚桥先生后起。尝于宝应朱氏见所著东皋印人传,为题四诗,此册得之沪市。疚斋七十三岁记。


黄学圯(1762—?)字孺子,号楚桥。江苏如皋人,工诗文,精研六书篆隶之学。著有《历朝史印》五卷十册,《楚桥先生印稿》四册,撰《东皋印人传》一册两卷。为东皋印派代表人物之一。


黄楚桥幼承家学,其先德黄经,活动于明末清初,工画,尤精于印学,篆刻为周亮工所称赏,《印人传》推誉黄经治印为第一。如皋白蒲人沈裕本(活动于道光、光绪年间)在《黄济叔印存》上题字云:“黄子楚桥,公(黄经)裔也。得公学最深,藏公印亦最多。”韩天衡先生《历代印学论文选》中称:“黄(经)印谱专书,世所未闻,此册印作,容当存疑待考。”笔者曾从《东皋印存》(仲贞子收藏,王个簃题签)残页中看到过黄经所刻的白文“彝鼎图书自典重”印蜕,虽一鳞半爪难窥全豹,然非学养功深者难到此种境界,且东皋派诸子中能入周亮工、魏锡曾之法眼者一二人而矣。黄经印作当自有其过人处。至于后人遍访其印及谱无着,不足为奇,黄楚桥在编《东皋印人传》时,已嗟叹“数十年来,即本山(潘西凤子)之作亦希觏矣”,而况其先祖遗作!关于东皋派印章的流向,在民国27年(1938),如皋收藏家尤氏所藏近千方印章悉毁于火,令人惋惜。另一部分印章为南通名士费范九收藏,后卖于苏州某印人,今尚存。


我曾在上海《文汇报》上读到韩天衡先生《印章故事·四种能力》一文,其中对黄楚桥的生年,韩先生据其藏黄印“贰十八宿罗汉胸”等五面印边款推算为1762年。无独有偶,笔者在南通博物苑藏黄楚桥篆书联(图3)也得到印证,这幅篆书联是黄赠给友人徐雪门[8],题款“道光十有七年秋七月楚桥黄学圯时年七十又六”,道光十年(1837)黄楚桥时76岁。关于其卒年,学界尚无确切时间,乡贤邱丰、赵鹏先生编《紫琅印存》据地方资料定为1830年,若以此推断黄只活到69岁,而韩先生据边款所刊时间及当时黄的年龄,认为黄79岁尚在。这是个新发现。以前,我曾在如皋博物馆看到几方署款为“楚老人”的印章,便将它们拓下来,白文“吴嘉印”(图4)朱文“南园珍藏”(图5)款为“戊戌七月,楚老人”,印风与黄吻合。笔者认为“楚老人”当为黄晚年的另一别号。戊戌年为道光十八年(1838),时黄77岁,其卒年待考。



丨图3  黄楚桥篆书联丨


丨图4  胡嘉鋐印丨


丨图5  南园珍藏丨


黄楚桥《东皋印人传》前有陶澍、李琪序,陶澍(1778—1839),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改翰林院士编修,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太保。其在扬州为官时,黄楚桥请他为所著《东皋印人传》作序。笔者在陶澍的好友、晚清重臣林则徐诗文集[9]中发现一首林则徐题黄楚桥《史印》五言诗,兹录于下:


周官重玺节,汉为斗简封。后来私印出,杂用金玉铜。

昔之拨蜡法,今作攻石工。偶得秦汉章,珍逾琥璜琮。

颜姜与吾赵,谱录纷异同。琅山有老学,苍雅罗心胸。

余事擅镌篆,著手斤成风。六书究奥恉,此技非雕虫。

慨念古史才,裒集以类从。凡四百余石,钤以丹硃红。

想当运腕初,光气宵贯虹。旁可证碑碣,肃若列鼎钟。

自来篆刻家,无此体例崇。何况龙泓后,浙派非中锋。

巨编一展对,金石相昭融。乙部四千年,留迹如霜鸿。

三长欲兼擅,八法谁争雄。君真古为徒,颉颃斯与邕。


这首诗虽不免有溢美之处,但国事繁忙的林则徐,不但不认为刻印是雕虫小技,而且对整个篆刻艺术发展史了然在胸,如数家珍。其认为印人必须先打好篆隶书法基础后治印才能有所发展,即“印从书出”思想。诗中林则徐对“印内求印”的浙派后期印人持否定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结语


如皋地处江东一隅,其偏僻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一,当时印人很难见到秦汉玺印诸谱,初学者往往以摹刻乡前贤,时人印作为尚。黄楚桥早年就临过邵潜《皇明印史》和潘西凤印谱,后以临作《历朝史印》传世。他对祖传印存也“颇自珍秘,不轻视人”(沈序),此举说明了《黄济叔印存》是他长期临习的主要范本,近亲繁殖势必会造成印章面貌上的雷同。其二,本地不产印石,印人喜用竹根、瘿木、黄杨木刻印,如乔林、潘西凤等人便有此专长。印人还往往在一方石头上刻满六面,使物尽其用。其三,东皋诸子中童昌龄天资甚高,朱文喜用金文入印,疏密参差,离合有伦,所临程邃印章几可乱真。黄楚桥谓“(其)大篆为斋馆,直拟黄山垢道人也”。萧高洪先生《篆刻史话》对黄楚桥发出的“不知程师童,童师程耶”提出质疑,认为童小程四十余岁,为晚辈,不可能出现程师童的情况。再者,如皋友人近以童昌龄《韵言篆略》印谱一册示我,后有童氏自跋语,隶法郑谷口,谈学印心得,其中叹曰:“今人不究六书所从来,辄言刀法,多有鱼尾钜齿,自诩苍老,殊失本源,海阳程子穆倩论篆亦然,故其奇巧遒劲,错落纵横,较古法更上一层。”谱内朱文“气象万千”乃临摹程印,由此更可见二人之关系。


东皋派发展到清中期,已呈衰败之势,殿军人物黄楚桥处在东皋派的环境里,狭隘的门派观念束缚了他艺术才华的施展。他的老师吴叔元,对当时的篆刻有如下感叹:“自邵(潜)、程(邃)而下今无人矣,今人不究六书之源,不考摹印之解,多有鱼尾巨齿,自诩苍老,嫣秀妩媚,妄成谱帖,世人但目之曰图书而矣,良可慨也!”此说针对当今印坛,亦不无启迪。黄虽然接受了老师的观点,但他的印作仍为印风所囿,他本人虽欲试图摆脱东皋派的风貌习气,然其识见仅局限在形式技巧方面,而忽略了篆刻艺术的内涵意蕴。与他隔江相望的虞山派代表林皋,所治朱文印力追宋元,气息典雅,继汪关元朱文一路后,薪火不灭。但不可否认“东皋派”也曾影响过后起的云间派、四凤派,功不可没,并因第一本地方印人传——《东皋印人传》的广泛流传而得以在印学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丨注释丨


[1] 邵潜夫(1581—1665),通州人,号五岳外臣,布衣,性耿介,客游四方,晚年徙居如皋。诗文甚佳,精通六书。著有《州乘资》《皇明印史》《邵山人集》等。

[2] 黄经(1619—1669),字维之,又字济叔,号山松,如皋人,工书法印章,尤精绘事,周亮工称其书画兼神逸二妙。《读画录》一书中有记叙黄经事。以非罪而系狱中,事既解决,名闻公卿间,后客死常州。

[3] 童鹿游(约1650—?),号香谿渔父,本浙江义乌人,徙居如皋,作为印人,刻印受到程邃影响,擅画古木竹石,风味淡远。

[4] 程邃(1605—1692),字穆倩,号垢区、垢道人、江东布衣等,安徽歙县人,其品行气节为世人推重,工山水,尤精篆刻,晚年生活在扬州。

[5] 乔林(1731—?),字翰园,号西野,晚号墨庄,如皋人,精六书,尤善篆刻,能辨识古鼎彝敦鬲文字。兼能书,善画山水。有《墨庄印谱》《金石萃言》等编著。

[6] 参见《印学论丛》,西泠印社1994年版。

[7] 季标,字学耕,清嘉庆至道光间如皋人,擅长山水,道光十年应丰利汪氏请,绘汪氏园林《文园十景》《绿净园四景》,有朱英和朱石圃题跋。后南通费范九刊行于世。

[8] 徐炘:字雪门,如皋丰利人,官河南灵宝县知县,后升授郑州知州,退隐家乡后与同里汪春田观察诗酒相往还。著有《雪门仅存草》。

[9] 参见《林则徐诗文集》。



本文编辑丨《西泠艺丛》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始创篆刻用刀十三法,清代许容说篆刀法理论浅析
黄牧甫印谱真迹高清大图,看了别激动!
刘聪泉《东皋印学》自序
沈复与印章
篆刻印谱欣赏《印粋》
瓦存室藏黄士陵篆刻53品,2913万最贵的黄士陵,最好的篆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