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刊真精彩!荣宝斋——'艺术品'2016.04期





——卷首语——


匆匆过了寒食,悄悄等来花期。

灿烂的郊野,雨里的清明。

春服既成,水边修禊,这是古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四月,注定永远是不寻常的。

这里有慎终追远的思念和怀想。

这里有人们与春风约定好的信念与希望。

这里有树上的桃花,陌上的尘土。

这里还有一年一度的青春。

是啊,我们的人生有时是被时间、空间、概念等隔离开来,于是产生了所谓的意义、属性和存在感。当然也包括心灵的朝向和境界。在这其中,艺术是一道最为耀眼的光芒。它温暖寒夜、照亮黮闇,驱赶蒙昧,慰藉心灵。

艺术不是知识,更不是学问,凡是把艺术当成学问来做的大抵都背离了艺术的初衷。

艺术更不等同于技术,技巧的泥潭会使艺术陷入平庸的深渊。

契诃夫说:“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英国谚语也曾说:“艺术恒久,生命短暂” 。

可见,艺术是个性的焕发,是生命的阐扬。是“月涌大江流”的气度,是“天工与清新”般的自然与明朗。

本期《艺术品》,更加关注的是“艺术与岁月、土地”的话题。传统的维度、世纪的背影,带着过往的沧桑。

油画家郑艺以他深情的笔调讴歌《守望中的乡土》。民国时期北京的书风、凤凰山摩崖石刻的故事等,山川胜迹,人文化成。18世纪中国玻璃画中藏着“深远的秘密”;“自由的坐标”里,告诉你梵高艺术信念形成的“偶然都在必然中”……                          

艺术:壮丽的想象与心灵的辽阔;

生活:平常的美好与诗意的栖居。                         

《艺术品》,品艺术。艺术使人更深刻。




—目录—


 荣宝斋文化投资、陈玉圃、冯钟云、凡人、郭明馥等


聚焦

   “传统的维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展回眸 ——王 浩

   世纪的背影·丹青卷—— 荣宝斋藏近代京派绘画展暨研讨会——杨元元


珍品

   山川胜迹 人文化成——凤凰山摩崖石刻小考——金志敏

   江山平远水一湾——文徵明《木泾幽居图》——李艳红


论坛

   五代至元代的敦煌石窟艺术(中)—— 赵声良

   深远的秘密——18世纪中国玻璃油画中的西方人(上)——英 孔佩特等


艺林

   翰墨烟云—民国时期北京书风(一) ——邹典飞 

   

名家

   守望中的乡土——解读郑艺——邓珂


赏析

    秣陵烟月——南京博物院藏明末清初金陵绘画特展综述(上) ——鲁珊珊 

   《刘梁碑残石》金石僧六舟跋本——嘉道时期“传拓”技艺的巅峰之作——仲威   

       

金石

   容轩读印——战国古玺·三晋——杨勇


海外

   自由的坐标·通往而立之年的艺术家—凡·高艺术信念的形成——龚之允


生活 

   汉代礼仪用玉中的社会思潮 ——鲍丽娟

   国色天香—唐代女子服饰时尚(三)—— 贾玺增


行旅

   等待中的瞻礼——毗卢寺纪游 —— 马明博


艺讯

   “荣宝斋藏品系列展—近现代册页部分(二)”等




—名家—

守望中的乡土——解读郑艺 

文/邓珂

八五思潮以来,西风东渐。各种主义与思潮风起云涌般地充斥在中国油画家的观念与实践中。于是先锋并举,异帜纷呈。然而,就在焦虑与鼓噪中,仍有一批理性与沉着的画家,他们时刻恪守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乡土、表现民生,在前辈既有的视觉经验中,拓展出独具特色的绘画空间。他们将写实主义、象征主义绘画的传统重新组合,又一次把乡土与农民的主题,赫然推向新世纪的舞台。无疑,来自北方,并始终关注北方的画家郑艺,正是这个群体重要的一员。由此,我们试图将郑艺的绘画语言作为个案,进行阐释与解读。






—聚焦—

世纪的背影·丹青卷

——荣宝斋藏近代京派绘画展暨研讨会

20世纪的初叶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大转捩的特殊时期。千疮百孔的旧王朝远去,充满朝气的新时代君临。这种“辞旧迎新”的特别文化征候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之中,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以及此际的“文人画传统”。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荣宝斋较为完整地收藏了这批“京派画家”的作品。这些历史中的雪泥鸿爪,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绘画传承的基本线索和风格渊源。







—论坛

深远的秘密

——18世纪中国玻璃油画中的西方人(上)            

文/英 孔佩特

18世纪中国画家绘制的玻璃油画曾风靡欧洲艺术市场,形成一股时尚潮流。本文旨在介绍西方镜子工艺的起源与技术发展,梳理玻璃油画在中国产生和传播的源流,并通过实物对比分析,说明访华西方军官或商人作为艺术赞助人对中国外销玻璃画发展的影响。




—海外

自由的坐标·通往而立之年的艺术家

——凡·高艺术信念的形成            

文/龚之允

“后印象派”大师凡·高,在通往而立之年时才决定完全投身于创作。1883年,30岁的他搬到了纽南(Nuenen),在那里他完成了第一幅重要的作品《吃土豆的人》,完全展露出他作为独立艺术家的创造力。关于通往而立之年的凡·高的讨论是揭示其艺术魅力的关键。





—生活

汉代礼仪用玉中的社会思潮

文/鲍丽娟

汉代礼仪用玉在玉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高峰时期,这表现在汉玉对前代的继承和其自身独特的开创上。本文在这些变化的前提下探讨引起这些变化的社会背景,使之具备更广阔的社会学土壤。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再看汉代礼玉必然会有不一样的眼界。




—广告

一山追本溯源,沿着大写意绘画的传统路径、循礼般的一路走来,从宋、元缘起,工稳精致。后又取法明、清大写意,并从生活与自然造化见悟得笔墨情趣,生发出灿烂而又博大的审美境界。

——荣宝斋《艺术品》期刊推介语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荣宝斋《艺术品》创刊五周年名家题贺·吴悦石
『艺术作品』精美的玻璃艺术品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中西方审美差异
流光溢彩的玻璃艺术品,绝美!
荣宝斋书画家、评论家、鉴赏家安涛书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