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文/赵立平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审美密切相关,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抵制外域文化的渗透,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维护文化主权,获取文化认同,已成为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要职责和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博物馆与这一工作存在怎样的关系?该做些什么?有什么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深远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其表现形式是口头传说、表现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器皿、实物、手工艺制品等,其文化空间就是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形式,它具有时空性的特点。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其面是很宽泛的,它在人们的生活情感中无处不在。它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手段”。

所以,随着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和发达国家推行强势文化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形势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成了当务之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同时,还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全国“文化遗产日”,为此还特别强调推进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各项措施,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等。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形成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为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它联系着人们的情感,渗透着人们的心灵,如传统故事、节庆礼仪、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等都包含着人们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第二,它体现着人们对人权的尊重,如尊重人类的劳动一样,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三,它是人们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尺。因为口头传说、表现艺术、风俗、礼仪、节庆等形式是物质文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所以非物质文化与人们的社会活动、经济发展、精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十分重要又非常迫切的任务。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包容、紧密联系

博物馆在一般人们的视觉中都是以“物”的形式存在,但实际上,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分离的。比如,博物馆是“陈设一切天然或人造之物,供民众观览之所”的概念,这里的“天然和人造之物”中就包含“造物”的技能、工艺和当时当地的礼仪、习俗、情趣、爱好等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博物馆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遗产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的概念,无论是物质文化遗存、精神文化遗存还是自然标本,都有“非物”的因素。比如,诸暨市博物馆陈列的出土器物内容就都包含着古人的习俗、礼仪、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一座古代墓葬,就凝结了很多的礼仪和习俗,其中包括墓地的选择、墓穴的朝向、头部的位置,以及随葬品的多少等等都有属非物质文化的成分。又如在诸暨市博物馆陈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精致的竹编器、独木舟、木柁螺、陶屋等器物就包含着先民们的工艺技能和工艺信息;民俗馆陈列的民间风俗、节庆礼仪、生产工具等无不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工艺技巧,都有着非物质文化的体现。所以说,博物馆工作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是相辅相存和相互渗透的,博物馆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也离不博物馆,双方相互包容,相互关联。

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优势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既然存在密切的关系,那么,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具有哪些优势?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笔者认为:第一,具有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博物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管收藏,它具备固定的、安全的存放设施,以及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管理队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各种资料、器物需要科学的保护、保管和收藏,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收藏,这将大大增加博物馆藏品的门类和数量,如果这个任务由博物馆来承担,并在保护、收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理、研究,这样既可以延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触角,且可以扩大博物馆的工作内涵,提高博物馆的品位。

第二,具有展示优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为抢救而抢救,最主要的是向民众宣传,为民众解读,让他们理解、熟悉、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必须把它展示出来,而博物馆在这方面有较强优势。为此,如果博物馆能在原有陈列的基础上,举办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陈列、演示等内容的展览,既有利于宣传地域文化,又可以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方式、方法。如2014诸暨市博物馆与诸暨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传承文明留驻乡愁——诸暨农耕文化展览”;2015诸暨市博物馆与诸暨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非遗十年回顾展”暨“诸暨市传统手工技艺大赛”等展览活动,集中展示了馆内收藏民俗类藏品,结合近年来非遗保护中心挖掘的农耕习俗,进行现场互动,勾起观众对曾经经历过的生活情景的回忆,引发其共鸣。

所以,非遗元素的融入更能增加展览的教育性、娱乐性、趣味性,具有很好的宣传效果,从此也可以说明博物馆在非遗宣传中具有明显的展示优势。第三,具有观众优势。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因此,我们抢救和保护的直接手段是向公众展示,让更多的群众认识、了解和熟悉自己身边的文化。而博物馆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各个层面的观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所以,如果能抓住这个层面的观众,并加强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就能使这一工作更具基础性、广泛性。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如果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并纳入博物馆的工作目标,不但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具有多样性、科学性,并且能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的工作思路,延伸博物馆的工作领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弘扬传统醉美人酒业打造醉美非遗工艺研学酒企
平江花灯戏
端午民俗文化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宝鸡民俗博物馆开门迎宾啦(166P)
#民俗文化 礼仪!结婚送日子书继续书写!#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参观北京空竹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