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景山村落史话---西黄村原名黄村



西黄村位于石景山区东部偏北,北接八大处,西与西井村相望,南靠京门铁路,东邻新四平台村,是历史上著名的交通要道。西黄村的建村史可以追溯到金代。

  西黄村原名“黄村”,见于出土的金代墓志。1971年在距离西黄村约四里之遥的金王府村,出土了金定远大将军利涉军节度副使吴前鉴及妻王氏墓志铭,志称:“以大定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举公与二夫人神柩合葬于大兴府宛平县房仙乡黄村之原”。从墓志推算,至少在大定七年(1167)之前“黄村”已经存在,而且管辖地域比现在还要大。这是关于“黄村”的最早记载。


  金、元陵替之际,史学、文学大家元好问(号遗山)所撰《遗山先生文集》收录《显武将军英君阡表》,其中记载“君讳璋,字器玉,姓吴氏”,“以崇庆元年五月二十五日,春秋六十有五,终于官”。其次子名“仲杰,邓州教授”。又记“仲杰将以某年月奉公之柩,归付于大兴府宛平县玉河乡黄村里之先茔。岁甲辰冬,予过洛西。仲杰涕泗百拜,以墓碣铭请。”文中之“甲辰”,为蒙古乃马真后称制三年,即1244年。墓主吴璋与定远大将军吴前鉴同出一门,任职“辽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国公”的吴匡嗣是吴前鉴的曾祖、吴璋的六世祖。这样,吴前鉴所葬的“大兴府宛平县房仙乡黄村之原”,就是吴璋所拟葬的“大兴府宛平县玉河乡黄村里之先茔”,说明在今西黄村一带,金元之际有一座吴氏家族墓地。所不同的是,吴前鉴葬时(1167),此地尚属宛平县“房仙乡”,为沿袭唐、辽以来旧乡名;到撰写吴璋阡表时(1244),此地改属宛平县“玉河乡”,这是金朝根据人口增加新设立的乡名。因此,在金代,西黄村一带先属“房仙乡”,后属“玉河乡”。


  2001年5月25日,“黄村”之名再度出现在出土文物上。这次出土的是元代大圣寿万安寺(俗名白塔寺)开山住持知揀的舍利石函,出土地点正在现西黄村之南的苹果园黄南苑小区北侧,直线距离西黄村不到500米。石函下葬于皇庆元年(1312),函盖里侧的墨书题记明确交代了下葬地点:“广平僧录□吉祥黄村监盖、舍利灵塔座高62尺”。说明元代仍在沿用金代的“黄村”之名,也说明西黄村居然有元代白塔寺的高大塔院。

  进入明代,西黄村乡属演变为“香山乡”,而距其五里之遥的“法海寺”仍旧属于“玉河乡”。《宛署杂记》卷18引明弘治十二年(1409)顺天保明寺《敕谕》碑称此地“顺天府宛平县香山乡黄村女僧吕氏,先年置买土地六顷七十六亩,起盖寺宇一所,奏乞寺额,并蠲免粮税。特赐额曰顺天保明寺,俱蠲免地亩粮草……”,至此黄村已三改乡属。西黄村因有顺天保明寺(民间称皇姑寺)而声名远播,香火极盛。皇姑寺最初叫黄村寺,寺以村名,皇姑寺的大钟上有记载。

  西黄村在明朝时还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百年之后的福地佳城,属于“一溜边山府”范围,曾经在西黄村的北面、永定河引水渠的南面曾出土万历之女荣昌公主和驸马杨春元的墓志。

  清时,“黄村”、“西黄村”之名渐次出现在地方志中。《宸垣识略》卷十三《郊埛二》云:“显应寺在阜城关外香山乡黄村”,又说“西黄村保明寺,是比丘尼焚修之所,寺建自吕姑。”这里的保明寺、显应寺是皇姑寺在明清两朝的不同官方称谓。《日下旧闻考》转引的《五城寺院册》和《耳谭》的记载也是“黄村”与“西黄村”并列,想必在明末清初“西黄村”之名就已出现。

  清朝中叶西黄村皇姑寺发展为京西著名的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来自通州、三河、香河、安次、武清、宝坻、蓟县、宁河等京东八县的香客,纷纷到西黄村皇姑寺吕祖殿焚香礼拜。村里村外逛庙会的、卖吃食的、撂地摊卖艺的,每天云集数千人,热闹非凡。而且,皇姑寺还是京西著名的风景游览区。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至于游览之地,如西山妙峰、弘教、圣感、潭柘、显应、西域、戒台等寺,极称名胜。岁之四月,都人结伴联鐎,攒聚香会而往游焉。”其中的“显应”就是西黄村的皇姑寺,是都人清明前后踏青郊游的好去处。

  明清之际西黄村远近闻名,还得益于著名的京西大道穿过村庄,西黄村处于东西交通中心。京西古道是京城通往门头沟辗转塞外的交通要道,车水马龙,骆驼成行,主要运载门头沟的煤炭、塞外的皮货抵达京城。据龙泉务瓷窑遗址用煤做生产原料的考古资料看,门头沟煤炭约开采于唐代末期。到了元朝,门头沟所产煤炭大量供应大都,平则门(即阜成门)是专供走煤车的城门,有“煤门”之称,“都城百万家烟火之煤”均仰赖西山之煤,这种情形一直延续至上世纪70年代。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记载了明朝时西郊的古村落及道路,黄村也在其中:“北中路  八里庄  西家店  西张华  半边店  东田村  东张华  西田村工村  石井村黄村  平果村  狼山  杨家庄  北营村  磨石口  北新安  畏吾村……望湖亭”。其中属于石景山区的有石井村(西井村)、黄村(西黄村)、平果村(苹果园)、狼山(琅山)、杨家庄(杨庄)、磨石口(模式口)、北新安(北辛安)。《宛署杂记》卷五记录京西古道经过“黄村”。

  这条古道主要依赖骆驼做脚力,驼铃阵阵,随风入耳,也称驼铃古道,既是交通和商业要道又是京师西部门户,到清末逐渐演变为平门公路(从平则门到门头沟)。最初为4米宽土路,磨石口段坡陡路窄,十分不便。民国三十六年(1947)由善后救济总署冀热平津公署河北省公路局主持拓宽道路,西黄村到门头沟路面从4米拓宽至6米,甩过磨石口古隘口,从西黄村直接经黑头山东麓沿西北斜坡而上,摆脱爬坡之险,交通日益便捷。京门铁路修建时,西黄村又成为京门铁路支线的必经之处。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由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勘测设计、东起西直门西至门头沟的京门铁路竣工,全线53.4公里,石景山境内长10.3公里,由东至西设西黄村、石景山、三家店三站,这是石景山地区最早的一条跨境铁路。京门铁路的通车,方便了西山煤炭运输和石景山人民的出行生活

西黄村影像 摄影:香山梦

本文作者:苗天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黄村皇姑寺古槐
北大附 6号线 89平爆款小三居复利叠加!禧悦学府或成京西NO.1?
区位王、细节控、惊喜价 京西红盘禧悦学府的爆品逻辑
北京石景山:唐代的庞村
[转载]故乡
北京地铁线路以及站点名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