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景山永定河畔之庞村铁牛
庞村,位于北京西面石景山区“石景山'(特指首钢中的那座小山)的东南,永定河东岸,其西侧就是永定河由东向南流的拐弯处,因河水多年泛滥,河道几经波动改道对拐弯处的堤岸冲击很大,所以古人在永定河拐弯处的河东侧修建了坚固的水利护堤工程,这段堰长350米以上,是用坚硬的长短不一但厚度统一的十八层花岗岩长条石垒砌而成,故称十八堰,又因条石以阶梯状斜向垒成,又称十八蹬。堤岸的每层条石之间用米浆汤灌缝,条石与条石之间凿以银锭式凹槽,以扣锁相连。这段护堤修建时间还待考,但庞村这个名字唐代就有,所有怀疑修建时间在唐代甚至更早。
在清代雍正四年,永定河水泛滥,雍正皇帝派怡亲王允详和大学士朱轼治理,雍正七年成效显著,特在石景山南,庞村以西北建立和北惠济祠以谢河神。乾隆皇帝也曾经两次来到这里,并留下过诗作。北惠济庙仅存的碑亭内有雍正御制碑,碑阳刻雍正御制碑文,碑阴刻的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乾隆十八年(1753),皇帝第一次来到北惠济祠祭祀永定河神,作《石景山初礼惠济祠》一诗。三年后的乾隆二十一年(1756),他再次来到北惠济祠祭祀永定河神,依上诗的韵脚作《石景山礼惠济祠叠癸酉旧作韵》,诗。永定河沿途祭拜河神龙王的庙宇众多,但从规模和等级上,北惠济祠是最高的;清代对这些水利神灵的祭祀是国家的行为,所以这个寺庙是清政府管理,并不是为百姓祭拜服务的。
在北惠济祠南侧不远处,就是有名的庞村铁牛。铁牛座南朝北,头像西北永定河方向,遥望河对面的河道拐弯处,铁牛坐落在2米的砖石台基之上,台基位于“十八蹬”护堤之上,周围空旷,是非常明显的地标性建筑。铁牛由铸铁分多块铸造,然后整体拼焊而成,略粗糙。牛身长约2米,高约0.8米。古人认为“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以“牛能镇水”希望靠着铁牛使江河风平浪静。颐和园的镇水铜牛也是这种用途。传说当永定河涨水时,牛会发出吼声,提醒人们避险。这种传说真实性待考,因为当时的工艺似乎比较难做的。当然可能会因为水势凶猛时,声音加大时,牛身会带动金属外壳发出金属共振,当然即使是这样也不是工匠特意设计而成的。另外铁牛和高台还可以座为一种标尺,比较容易让人发现水位的变化。铁牛大概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被破坏后炼铁。
铁牛的建成时间无考,单从工艺略粗糙,判断不是官府行为,铁牛位于北惠济祠的南侧,怀疑建成时间晚于惠济祠本身。大胆猜测,这个铁牛是乾隆时期,民间募建而成的。因为乾隆时期民间比较富庶。当然证据还略显不足,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通过老地图可以看到永定河道的位置和北惠济祠,铁牛,庞村的位置关系
庞村铁牛最早的照片,是1901年德国部队,在北京周边扫荡义和团残余时,拍摄的。感谢网友HK提供的图片
其后是喜仁龙拍摄的最为清晰版的庞村铁牛的照片,观察该牛细部,目前全靠此片,大概拍摄于1920-1925 年
一是1928年《华北水利月刊》所刊铁牛照片,照片清晰度不好,不过还是感谢门头沟的侯老师供片
另一张也来自民国杂志或书籍扫描,同样效果不佳,从台基下人物的装束判断要1930年前后了,该照片珍贵处是可以看到永定河道明显的弯道,和现在似乎不太一样,感谢网友jnxu提供的片子
作者:黑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遗迹|北惠济庙与雍正御碑亭
永定河北惠济庙雍正御碑亭
北京石景山:唐代的庞村
两通御制碑,三世治河史
北京·石景山
北京石景山麻峪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